距离北京时间8月3日凌晨一点开打的TI6国际邀请赛已经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点,各大站队的参战人员业已就位,V社也公布了此次TI6的具体赛制。因此,笔者选择在这时对TI6做出预测。整个预测分为两个部分,你现在所看到的第一部分是针对TI6前夕发生的一些事情做出的评论。而在第二部分,笔者将对TI5至TI6前一年内各大站队的表现做出分析,并尝试挖掘赛事背后的规律。
从TI6的具体赛制说开去
本次TI6的赛制和TI5时期区别不大。首先是一个四进二的外卡赛,然后把16支队伍分成AB两个小组进行为期3天的BO2单循环积分赛,每组的前四名进入淘汰赛胜者组,后四名进入败者组。在正赛阶段,胜者组8个队和败者组8个队进行双败淘汰赛。经过6天正赛的激烈厮杀,最终决出TI6的总冠军。
说了那么多,其实简单参考一下过往的几届TI就不难发现这个赛制对于不同战队的影响。先来看看小组赛,因为是BO2的单循环,小组赛的比赛量相对适中(3天打7个BO2),最后也不容易出现好几个队伍打加赛的情况。同样使用了这个赛制的TI3和TI5,小组赛阶段都只打了一场加赛。在之前的几次TI中,这个赛制下诞生的小组赛冠军最终都捧起了冠军盾。TI2的IG是B组冠军,13胜1负;TI3的Aiilance是B组冠军,14胜0负;TI5的EG也是B组冠军,10胜4负。不难看出,在小组赛阶段就取得了辉煌战绩的队伍有理由把他们的好状态继续保持下去。而另外一个没有捧起盾的小组赛冠军则显得比较有意思——在TI2和TI5上,LGD都是A组的冠军。或许这种小组赛对于选人比较保守的队伍更加有利吧。
而在淘汰赛阶段,首先备受关注的应该是败者组首轮的死亡BO1,这对那些喜欢在小组赛里面“藏战术”的队伍起到了不错的警示效果。在死亡BO1结束后,所有的鱼队基本上就会告别TI,高质量的对局也会出现的更加频繁。此后在胜者组第一轮和败者组第二轮,应该就是战队之间硬实力的较量,那些战术花哨但是实力不济的队伍往往倒在这一轮(譬如TI5的C9)。此后的比赛,可以说就是“TI”这场盛宴的“正餐”,在历史上的很多经典对局都出现在胜者组第二轮和败者组第三轮——比赛双方势均力敌,为了冠军拼的你死我活。
签证问题引发的人员变动
早在7月初,关于两位中国选手签证的问题就一直让水友们颇为担心。而到最后,玄月和Yang还是未能办好美国签证,这意味着他们将缺席本次TI6。玄月作为冬季赛后加入LGD的一名新人,在国内的各种小型比赛中发挥出色,绝活凤凰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玄月多次在出国的大型比赛中暴露出一个年轻选手难以避免的心态问题,但是失去玄月对于LGD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不过,香蕉的加盟却是一个意外惊喜。香蕉作为TI4冠军辅助,在野区上的造诣极高;同时,他作为Xiao8的老队友,在沟通上也不存在问题。所以在笔者看来,只要LGD在TI前能磨合出效果,他们就能因祸得福。
相比LGD而言,VG.R的情况就比较“雪崩”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一个和Yang位置上能对应的替补,而且Yang又是他们队里面的二号大腿,失去了Yang的VG.R在阵容上显得非常尴尬。在得知了Nono参赛的消息后,笔者猜测教练会在TI6上被迫转型三号位。因为在之前的很多场比赛中,VG.R的中路其实也是起到了一个抗压的作用。教练本人在对线上并不占优势,主要靠团战打切入收割。其实自从这支VG.R成立到现在,关于他们的人员变动就没消停过,更别提这个队伍还发明了“家里有事”这个梗。对于VG.R的TI6成绩,笔者的预计非常悲观。希望他们能和之前在中国区预选赛时一样,用比赛成绩来打我的脸。
风云莫测的博彩盘口
再有了TI5黑马CDEC的“前车之鉴”后,博彩盘口的参考意义就显得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不过,我们在这里选择了两张菠菜盘口不同时间段的图片,从中似乎能捕捉到7月份的一些风吹草动。在7月3日,南洋杯S2、TS5、SL-IS2和PGL2016都没有打,VG.R和LGD的签证风波也没有摆上台面。此时OG、液体和NB占据了前三的位置,然后是一个非常诡异的EG,之后是LGD,然后是一个更加诡异的秘密。比EG和秘密还要诡异的是,Navi的赔率居然在倒数第四。可以说除了最后三个队和前三个队,这张图片只能起到误导的作用。
在7月28日,也就是本文写作的当天,笔者再次参考了博彩网站的赔率。不难发现,这次的赔率比上一次“正常”了很多,但是EG和秘密这两个家伙还停留在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位置。为什么经历了SL-I联赛之后EG还能进入前六?这真是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在其余队伍中,Navi的赔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LGD和VG.R因为签证问题则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在笔者看来,LGD和VG.R要是互换一下位置,可能显得更加合适。
用Reddit神图结尾——暗流涌动的TI6
相比博彩网站的盘口数据,来自Reddit的这张图片就明显更加科学。本文作为一个预测,笔者本来是想自己在最后说一下对于TI6的看法。但是在看到这张图片后,我觉得自己能说的东西都已经被这张图给说完了——如果能把图中的Fnc和LGD调一下位置,就和我心中所想的东西完全一致,所以就觉得借着这张图来分析一波。
先来看看High hopes这组。在这个组中的OG、Wings、NB和液体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四皇,这四支队伍都有冲击冠军的硬实力,并且在TI6前的成绩也都非常优秀。然后是在Dark horse这组的VG.R、DC和Fnc,我个人觉得把Fnc改成LGD比较合适,因为LGD再经历了换人后不确定性相当之大,VG.R和LGD同理。而DC则是在之前的比赛中展现出了他们神经刀的一面,他们有和四皇一较高下的实力,但是在BO3中,DC明显缺乏耐心。最后是Low hopes这组,包括除了Ehome在外的所有外卡赛队伍和东南亚的TNC。虽然TNC在此前的训练赛中有击败过Fnc的时候,但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可能确实不大。
这张图的重点其实是剩下的几支队伍,他们往往拥有多重身份。譬如身处High hopes和Low hopes的MVP和Ehome,前者在冬季赛后短暂地称霸全球,然后在春季赛后逐渐衰落,最近才靠PGL的冠军找回了一点颜面。而Ehome则是在去年靠MDL冠军傲居世界第一,随后队伍因为冬季赛的失败支离破碎;直到国区预选赛,Ehome才靠一个相对合理的阵容恢复了实力。这两个队的上下限都非常惊人,人们既见识过他们强大的一面,也见识过他们失意的时刻。而被同时放在Dark horse和High hopes中的LGD(FNC)和Navi从世界排名上看,他们本身的实力就很强大,并非是一匹黑马。但是这两个队却很难突破自己的上限,总是被四皇用各种姿势吊打。如果他们能在TI6上打开限制器,并不是没有取得冠军的可能。然后是在Low hopes和Dark horse中的EG和A队,笔者对于这个分组只想说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看这两只老骆驼能不能创造奇迹了。
最后想谈谈这张图的中心——秘密。
正如这张图所画出的一样,秘密是一支具有无穷可能的队伍。在不久前的SL-IS2上,秘密先是在胜者组2:0吊打Navi,然后在决赛中1:3惨败Navi。整个过程如梦似幻,让人仿佛觉得自己不在人间。从秘密目前的配置来看,除了三号位Bulba之外的四个人都是有实力冲击冠军的选手——RTZ和EE的位置互换打的非常熟练,丝毫不亚于9000和大爹的强度;而Ppy的指挥和PLD的技能释放在业内也都是首屈一指的。现在有一个很恐怖的情况就是中国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秘密交手了,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忽视秘密这个潜在的对手或许会让某些队伍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第二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大概了解了在TI6前夕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与TI6参赛队伍的大致情况。而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根据往届TI以及冬季赛后半年的赛况,对TI6做出完整的预测。
宏观方面的熵增
熵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用于度量一个热力学系统的无序程度。而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测量——熵越高,则能传输越多的信息;熵越低,则意味着传输的信息越少。
TI1的时候,DOTA2这款游戏还没有正式发售。就连职业战队也都是在比赛前不久才有机会掀开DOTA2的面纱,所以比赛就成为了对游戏熟悉程度和选手个人能力的考量,至于战术层面上的东西则少之又少。而在TI2上,IG依靠‘小娜迦潮汐黑贤’的战术击败强敌,最终拿到了冠军。在TI3上,冠军A队为观众展现出了与其他战队泾渭分明的“体系”。他们贯彻一条自己独有的逻辑——带线牵制,并围绕着这个体系制造多个战术。至于TI4,则是三种不同体系之间的激烈碰撞——VG的速推、NB的冲脸和EG的团战, NB笑到了最后。而在TI5上,各大顶尖战队都对体系心知肚明,于是争夺的焦点来到了每个英雄身上——2000的小娜迦和炸弹人,霸气的猴子和飞机,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产物。
从纯粹的个人能力对抗,到运用战术,再到体系的出现和体系之间的对抗,最后到英雄与细节上的挖掘。DOTA2职业赛事经历了五年的发展,已经变得空前复杂。
于是,三天后就要开打的TI6也理所应当会成为比前五届都要复杂的一次TI。这件事在TS5的决赛上早有预兆:在一个BO5中拿出了20个英雄的Wings和拿出了19个英雄的OG已经把DOTA2这个游戏玩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很多玩家都跟不上比赛的节奏。如果按照OG和Wings的节奏走下去,TI6很可能会变成多个“英雄组合”之间的战争。强如Wings和OG这样的队伍选出的英雄两两搭配就能起到奇效,五个一起上也不会互相冲突,最恐怖的是在同一个阵容里面实现多个战术思路,让敌人防不胜防。
黑弓体系的演化佐证了笔者的观点:最早的黑弓只是单纯用来和死灵龙打速推;后来更新出A仗后的黑弓有了后期资本,便出现了黑弓美杜莎、黑弓TB这样的后期阵容;而现在的黑弓则往往兼顾了速推和后期,成为了当前版本的大热英雄。
微观方面的熵增
在具体到每一个赛事的时候,熵增同样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对我们的预测提供了一些参考。在小组赛阶段,每个战队之间的强弱非常鲜明,纸面实力强的队就能吃死纸面实力弱的队。回顾往届的小组赛,不难发现每届TI都出现了小组赛积分超高的战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鱼塘霸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赛中的风向开始影响某些摇摆不定的队伍,迫使他们在半路改变自己的风格。而有些挣扎着打入下一轮比赛的“鱼苗”也会在TI这种高强度赛事中不断成长,最终完成从“鱼”到“渔夫”的身份转变。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在一项赛事中,前面的比赛总是比后面的比赛容易预测。随之而来的,比赛离决赛越近,所发生的特殊情况就会越多,冠军总是最难预料。
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TI3上,看到了前面A队的成绩,很多人都认为决赛是一个没什么悬念的3:0——结果决赛打满了五场,A队最终依仗的竟然是S4的临场发挥。而在TI5上,前一天CDEC 2:0 EG,国外论坛哀嚎一片,赔率也对EG极不友好。然后EG就在决赛中3:1CDEC,让“爱国菠菜”全部打了水漂。
鱼塘哲学
如上文所言,外卡赛和小组赛相对容易预测,因为这和我们平时接触的天梯鱼塘有着相似之处。简而言之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拿TI6外卡赛的四进二为例,在Col、Ehome、Escape Gaming和Execration中,Ehome的实力是最强的,是名副其实的“渔夫”。而相对的,Execration是实力最弱的,就是一条鱼。Col和Escape则属于两者之间,外卡赛的四进二等于是这两个队的二进一。Escape队员名气大,磨合时间不长;Col队员个人能力 一般,但是磨合的久。笔者在GGM上见识过绝境中的Escape后,个人就更看好Col。
有人会说,你现在那么早就说Ehome是“渔夫”,会不会有一种钦定的感觉啊?但根据鱼塘哲学,硬实力强的队伍在一个赛事的前期就是胜率高,我不相信那些一年都没打过几个大型比赛的队伍就能在外卡赛上创造奇迹——要是能,他们就不会进外卡赛了。
再来看看小组赛,因为是分成AB两个组,相信V社也会刻意按照队伍的强弱调整一下每个组的阵容。但即使莫名其妙把四皇(OG、Wings、液体、NB)都分在了一个组,我也相信他们都能顺利出线。这么说的意思就是,TI6的胜者组八强有四个队伍是板上钉钉的。而后面在剩下四个队伍中,不出意外肯定有Navi和Fnc的一席之地,因为他们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都是各大比赛前四的常客。最后两个胜者组名额则显得有点微妙,这主要是因为LGD和VG.R都在赛前出现了变阵的情况。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坚信LGD和VG.R会有至少一个进入胜者组。至于最后一个名额,差不多就是DC和MVP这两个神经刀的争夺了。
我前面这么聊,肯定有水友会拿TI4的VG举例子——赛前都不看好老队长,结果人家直接一路推倒小组第一哎!对于这一点,我只想说TI4的那个种赛制和版本确实适合老队长的风格,那种情况应该不会在以后的TI上再度出现了。
混沌理论
如果按照我们上面所说的“剧本”继续下去,在最“正常”的情况下,四皇中至少有三个队会在胜者组第一轮胜利——掉队的那个很可能是在最近状态不佳的液体。而在败者组第一轮中,本次TI实力稍弱的几个队伍,譬如Col、EG、TNC和Alliance就会惨遭淘汰。随后的胜者组第二轮,四皇中实力最强的OG和Wings将分别击败他们的对手,再度相会紫禁之巅。而在败者组中,实力再逊一筹的秘密、DC、VG.R和LGD可能也要告别TI6的赛场。之后是胜者组决赛,Wings战胜OG,进入决赛。败者组剩下的队伍经过三轮厮杀,最终是一个外国队来到了决赛,站在了Wings的对面。
笔者自己写到这里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剧本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在这里想引用美国数学家斯蒂芬 • 斯梅爾关于“混沌理论”的一句话,“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最终)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
作为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一届TI,在淘汰赛这个最难以预料的时刻,之前所有比赛的所有数据和战绩都可以被轻易推翻。在TI6前,OG多次击败液体,液体多次击败NB,NB一度战胜Wings,Wings又能赢OG,但是在TI6中,这些“经验之谈”统统无用。诸如此类的还有Navi稳吃Fnc,Fnc稳吃DC等等说法都在TI6中毫无立足之地。在这个混沌的淘汰赛中,所产生的任何结果是有可能的。
如果非要说寻找规律,寻找混沌系统中值得参考的焦点,那其实也不能只单看1、2个队伍。笔者的个人观点是要着重观察队伍风格的变化和新的英雄组合这两点。在队伍风格上,NB和液体打法稳重刚猛,是捕鱼能手,但是往往被OG、Wings这样灵活多变的队伍所克制。在其他队伍中,液体NB的追随者不算少数,因为这些队伍的英雄池完全不能胜任更高端的打法。但是在淘汰赛进入了某一阶段后,这些队伍往往根据赛况改变自己的风格。特别是OG和Wings如果使用了某一个胜率很高的战术,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效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Wings和OG带起了节奏,他们就离最后的胜利不远了。而新的英雄组合则是笔者一直期待的一点——会不会有队伍在淘汰赛上制造出这个版本的“最强阵容”,同时因为自身要Ban的绝活又不少,最后让Wings和OG因为杂技而翻船。
笔者在最后,想提出一种和本章开头完全相反的假设——最后是一支Wings和NB之外的中国队和一支OG和液体之外的外国队进入了决赛,他们进行了今天动地的BO5大战,最终那支中国队拿到了TI6的冠军。
没错,可能你已经猜到了。
也不用我再说一次——LGD是TI6冠军!(SG论坛上的梗,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