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东城区东总布胡同38号院东城区图书馆东总布分馆大阅览室
主讲人:崔亚鲁(画家)
地点:朝阳区半壁店1号文化产业园C-102另一个书屋
嘉宾:陈小雨(知识博主)、Eve(媒体人、公益人)、刘丽欣(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曹逸冰(译者)
地点:西城西四南大街26号红楼藏书楼
嘉宾:黄晓丹(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欧阳江河(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都靓(作家、读书博主)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作者黄晓丹向古典诗歌探寻,她发现,在我们看来无路可走的地方,有千山万水可走。这是诗人们内心的丰富带来的。岁末,黄晓丹教授与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知名读书博主都靓,一同分享对九位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的理解,共同回应,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历史的垃圾时间”完成自处、转化、创造;在大的时代纷乱中,一个人可以如何保持个体生命的稳定,获得生活下去的内心力量。
北京|发现我们的天帝:中国远古文化的新发现
地点: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幸福二村38号楼4层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
主讲人:辛德勇(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上帝”并非外国信仰传入中国后产生的新名词,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关于“上帝”的记载,与“上帝”相关的词汇还有“天帝”“帝”等。考察这些词语的含义,就会发现“帝”与天文观测相关,当时的人们还认为“帝”具有影响甚至主宰人间事务的力量。近代以来,甲骨文、金文成为了研究中国上古史的重要材料,而“帝”对于今人认知商周时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家辛德勇重新思考陈梦家、郭沫若等前辈学人对“帝”的认知,并受到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天坛”的启发,提出了对“帝”的新解读,亦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五帝五行和中华民族的“龙”图腾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行动即答案:《十三邀》的演变之旅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远东科技文化园15号楼一层码字人书店
嘉宾:黄燎宇(德语文学研究学者)、宋阿曼(作家)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四楼SKP RENDEZ-VOUS
嘉宾:许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殷之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张跃然(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马嘉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北京|以赛先生之眼:科技与人文对话的N种可能
地点:海淀区杏石口路65号中间艺术区中间美术馆会议室
嘉宾:李静(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卢迎华(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
步入现代世界以来,科技与人文被视为“两种文化”,隔阂日深。在发展主义、实用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多重挤压下,人文学科屡遭质疑,其使命、价值与工作方式也亟须调整与反思。2024年,青年学者李静的新著《赛先生在当代:科技升格与文学转型》尝试从文学角度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以个案形式呈现“赛先生”在当代中国的旅程。以此为契机,中间美术馆邀请七位文学研究者从该著出发,畅谈当前科技与人文对话的N种可能。
北京|健康中国背后的医者故事——从麻风病的“消失”谈起
地点:西城区廊房头条13号院北京坊东区E11号楼PAGEONE书店3F
嘉宾:李琭璐(作家)、顾中一(营养师、健康科普博主)
1958年,37岁的李桓英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只身返回祖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她和同事们奔波在祖国的偏远山区,救助了无数在绝望中挣扎的麻风病患者,给他们带来治病的良方,也给他们带来尊重与希望。2023年12月,李琭璐的纪实文学作品《苍生大医》出版,将这位情系苍生、心怀大爱的大医李桓英的传奇百年人生呈现在我们面前——苍茫大地,步履不停。她毕生求索,只为世间再无麻风。本场活动,我们邀请作家李琭璐以及营养师、健康科普博主顾中一做客PAGEONE(北京坊店)。本场活动由北京新闻广播《编辑部的故事》主持人李雷担任主持。活动现场,我们将一同回顾苍生大医李桓英的传奇一生,也将从麻风病的“消失”谈起,探讨生命的尊严、健康的定义,以及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疾病”与“社会偏见”。
北京|纸上游历,沉浸体验千年敦煌之美
地点:丰台区芳群园四区26号一层一方书庄
嘉宾:李岩(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黄炫梓(常沙娜工作室创始人、策展人)、柴剑虹(敦煌学家)、曾孜荣(东方出版中心北京分社、国博出版中心总编辑)
上海|“世界七大奇迹”知识在明清中国的传播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7-03研讨室
主讲人: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上海|一颗“原子弹”,一把双刃剑:中国伪史论与新史学的诞生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郭永秉(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海|“内核稳定”:在现代社会寻找个人价值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局
主讲人:卢国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诗与克苏鲁
地点: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云通楼316
主讲人:倪湛舸(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宗教与文化系副教授、诗人、作家)
克苏鲁神话是诞生于二十世纪美国的神话体系,近年来深受流行文化和批判理论的青睐。该跨媒体跨文化体系执着于在祛魅时代反思理性霸权并追求复魅,也勇于宣扬反人文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和世界终结。克苏鲁神话能够为当代汉语诗歌写作提供怎样的资源?在全球流行文化和最新批评理论的冲击下,我们该如何更新诗歌写作、阅读和交流的理念和范式?写作者该如何在文化传统、社会议题和个人经验的互动中回应克苏鲁的呼唤?本次讲座致力于回应上述问题并邀请大家继续探讨。
上海|何以敦煌之青春和信念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王慧慧(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孙蕾(敦煌研究院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聘教授)、王巧红(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赵松(作家)
17-18世纪,大量的中国器物(如瓷器、漆器、织物、墙纸)和它们的欧洲仿制品掀起了风靡欧洲的中国热。与此同时,欧洲启蒙思想家在中国文化中看到了自然、理性、道德等他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哥尔斯密创作出了18世纪欧洲涉中国题材文学中最主要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实践了一种文学上的“中国风”。什么是“世界公民”?“中国风”的盛行对欧洲的启蒙思想,意味着什么?12月28日,来思南公馆,与《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互鉴》丛书主编金雯、《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译者王巧红,以及作家赵松,聊一聊近代欧洲的“中国风”。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俞冰夏(译者、自由撰稿人)、贝小戎(《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骆玉龙(图书编辑)
上海|《天体运行论》:黑暗中世纪的启明星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陈鹏飞(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于公元前300多年提出的地心说在历经几代天文学家的完善后,被用来解释一切天文现象,并在1000多年里被罗马教廷视为其宗教的科学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哥白尼著作的出版如同一道闪电刺破中世纪的黑暗天空。在500年后的今天,虽然书中的内容已经成为常识,但这本书让我们时刻铭记,科学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创新永远在路上。
地点: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龙美术馆(西岸馆)
嘉宾:王薇(龙美术馆创办人、馆长)、邵舒(和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翔(博物馆人)、一森(博物馆人)
地点:杨浦区民府路678号抖音新江湾广场T1一层中信书店
上海|当诗歌遇上MBTI
地点:黄浦区皋兰路16号思南书局·诗歌店
嘉宾:胡桑(诗人、译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潘文井(心理学专家)
本周六,思南书局·诗歌店就5岁啦!上个月,我们向读者们发出邀约:写一首诗,为诗歌店庆生——16类MBTI写给诗歌店的庆生诗。12月28日,我们将邀请优秀诗歌创作者来到思南书局·诗歌店分享自己的诗歌。诗人胡桑、心理学专家潘文井也将来到现场,和所有诗歌爱好者一起为诗歌店庆生。
上海|世界下雪了——罗伯特·瓦尔泽《散步》《雅各布·冯·贡腾》新书发布
地点:杨浦区淞沪路77号万达广场C区B1上海书城
嘉宾:胡桑(诗人、译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朱嘉雯(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
上海|也谈纳兰词流行之因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主讲人:曾庆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馆员)
上海|2025,不躺不卷,我们如何抵抗虚无——《前浪后浪》上海首发新书见面会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如果说,许纪霖著作《脉动中国》是在“价值重估”影响我们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那么,他的全新著作《前浪后浪》,则更关注我们中国人这一百年来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精英迭代”以至今天的。12月29日下午,许纪霖将携新著《前浪后浪》,与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忽左忽右”程衍樑主播做客建投书局,一起回望百年中国,看历史如何给我们当下以启发,如何从先贤的经验中汲取能量,探索抵抗虚无的方法。
地点:杨浦区民府路678号抖音新江湾广场T1一层中信书店
嘉宾:李宁静(插画师)、王占黑(作家)
上海|2024,我读过的书
地点:虹口区武进路455号巴金图书馆二楼四厅
嘉宾: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简平(作家)、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贾雪飞(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总编辑)
本次文坛茶话会特别邀请张新颖、简平、汤惟杰、贾雪飞四位著名作家、学者作为嘉宾,各自推荐过去一年里,读后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或几本书,以阅读与读者共迎2025。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福州路店6楼
主讲人:张迈(自由撰稿人、金融从业者)
广州|回望&启程——《血与蜜之地》新书首发会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楼35号铺方所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叶子(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副教授)、姜向明(译者)
原来除了是一名“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作家之外,在很久以前,海明威同样也是一位独一无二的父亲。海明威的一生就像别人的数段人生,如果说能勇敢享受这一切有一种本质秘诀,也许就是信中他对儿子所说的:“每周写作四天,打猎三天,爱你们每一天。”
杭州|叙利亚的前世今生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晓风·明远BOOK
嘉宾:王静(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西木(出版人、时评作家)
地点:余杭区玉鸟路12号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书馆
嘉宾:楼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肖海鸥(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出版总监)
地点:余杭区杭行路与良运街交叉口玉湖公园上岸市集1F神兽之间
嘉宾:楼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肖海鸥(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出版总监)
成都|难以定义的人生——苏东坡的辉煌与黯淡
地点: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001号SKP购物中心二楼SKP RENDEZ-VOUS
主讲人:刘小川(作家)
附:线上活动预告
唐代佛塔崇拜与神圣空间的建构
主讲人:林伟正(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
唐代佛塔的遗存虽然十分有限,但文献记载中,兴建的佛塔数量庞大,反映出高层建筑技术的成熟。拜佛塔崇拜兴盛之赐,更是提供给信众以非图像感应佛在场性的方式,这尤其体现在舍利塔相关的绕塔行道仪式。本次讲座将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九世纪“经塔”为研究中心,追溯经塔与舍利塔崇拜之间的关系,重新阅读经塔的宗教性,神圣空间的建构,以及其作为一种经咒载体的功能,并探讨经塔如何具体而微的精炼出唐代舍利塔的本质和宗教意义。
“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文学·中国跨年盛典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