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唯一 【象棋】官方认证公众号
本文摘选自象棋白皮书《关于象棋现状的调查报告》( 2016年版)
象棋以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兴起并延续至今,在近现代则作为体育项目添加了竞技因素,以及作为文化载体被传统中国文化及思想赋予了文化精髓。正是基于对象棋认知层面的不同,本报告将象棋划分为智力游戏,体育项目以及文化活动三个层次,并将这三个层次贯穿于报告全文。
1.1.1 象棋作为智力游戏
象棋用具简单,对场地无特殊要求,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摆上一副棋盘,男女老少就可以开始对弈。无论是全盘大战,还是对弈排局,象棋都充满了各种魅力,引人入胜。正因为象棋的大众化,男女老少皆宜,使其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游戏。
(1)象棋以其“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参与度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琴棋书画中,象棋以其“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参与度。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古今中外,象棋都有着广泛的爱好者。
在国内,象棋经过近千年的实践,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杨慎、唐寅、郎英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
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侨胞和外籍华人中也广泛流传。这些地区和国家近年也都举行象棋比赛,而且都已分别成立了象棋总会或象棋协会。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作是侨胞与祖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开展象棋活动看作是炎黄后裔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几十年来,随着贸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断发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也发展了不少的爱好者。象棋正从它的发源地,经过亚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2)网络的迅猛发展,象棋游戏形式多样化
人类的科技发展随着电脑的问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象棋的软件也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通过软件,人们的思路得以拓展,而职业棋手则有了更好的辅助工具,业余棋迷也多了可以陪伴的玩伴。
随着科技的发展,象棋已经不仅仅是手执棋子在棋盘上的对弈了,象棋比赛的赛场可以转移到虚拟空间,它不仅可以在电脑上、手机上实现人机大战,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比如QQ象棋游戏,为广大的象棋爱好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通过这个平台,玩家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各个层次的棋手切磋,这样更加增添了象棋的趣味性,也有利于象棋的普及与推广。
1.1.2 象棋作为体育运动
下棋时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由大脑皮层发生的冲动,不仅加速心脏的活动,而且使人身传导系统起着刺激性的改变,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在竞技色彩浓厚的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悟出某种哲理。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千变万化的棋局和弈棋人之间在心理素质、体能耐力的挑战极限,带给观赏者震撼心弦的冲击和强大的感染力,因此,严格规则、公平竞赛、以决一胜负为导向的象棋同时也是一项体育运动。
(1)各项专业棋手参加的竞赛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覆盖面较广,参与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象棋比赛整理如表1-1:
表1-1 象棋界主要赛事
赛事名称创赛时间赛事类别世界象棋锦标赛1990——至今锦标赛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2008——至今锦标赛亚洲象棋锦标赛1980——至今锦标赛象棋个人赛1956——至今锦标赛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2003——至今锦标赛全国象棋女子甲级联赛2014年——至今锦标赛全国象棋青年锦标赛(个人)2008年——至今锦标赛“五羊杯”全国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1981——2009年邀请赛“威凯杯”全国象棋等级赛2002年——至今等级赛“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2004年——至今公开赛“金顾山杯”全国象棋混双邀请赛2007——至今邀请赛“九城置业杯”象棋比赛2009——2010年邀请赛“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2009——至今邀请赛“茅山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2009——至今邀请赛“周庄杯”海峡两岸象棋大师赛2011——至今邀请赛全国象棋国手赛2011——至今邀请赛“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2012——至今邀请赛决战名山全国象棋冠军挑战赛2012——至今邀请赛“财神杯”电视象棋快棋赛2013——至今邀请赛
(2)正规的组织和规程
至此,中国的象棋官方组织已基本完善。虽然各大比赛都有不同的规程,但基本来讲,中国的象棋比赛一般按照以下的规程来运作,见表1-2。
表1-2 象棋比赛的一般规程
比赛名称:XX象棋比赛
主办单位:象棋协会
承办单位:比赛所在地象棋协会
协办单位:赞助商单位名称
赞助单位:赞助商单位名称
比赛项目:象棋
比赛组别:男子组/女子组
比赛类型:个人赛/团体赛
开始日期:比赛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比赛结束日期
比赛地点:
比赛轮次:视比赛情况而定
每轮局数:1
比赛用时:60分+30秒
编排软件:棋类竞赛定位编排综合系统
编排制度:积分编排
采用规则:2011规则
比赛仲裁:
裁判长:
副裁判长:
编排长:
裁判员:
资料员:
团体场分:
个人局分:胜2 和1 负0
团体排名:
个人排名:积分,累进分,胜局,犯规,后手局数
1.1.3 象棋作为文化活动
象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融入和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当中积极努力、入世进取的精神追求。作为千百年流传形成的文化,象棋早已融入了国人的生活中,在文学,影视,动漫等方面均有一些以象棋或者棋手为原型创作的作品。同时,基于象棋的各种教育(专业和非专业)已初具规模化。
(1)象棋的文学作品
中国大陆作家阿城1984年发表了处女作《棋王》,该书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排名第20名。原载《上海文学》1984年第七期,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台湾作家张系国在七十年代创作了一部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棋王》,它通过神童棋王的变化,反映了台湾七十年代初期社会变化中人们的生活、思想,特别是年轻一代知识界的心态状况。这篇同名《棋王》也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排名第79名。
(2)象棋的影视作品
1991年,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将大陆作家钟阿城的小说《棋王》与台湾作家张系国的同名小说《棋王》融合成一部电影,并由他与严浩联合导演《棋王》,由梁家辉主演。
2000年,由张卫健主演的《棋武士》是一部港产古装言情剧。象棋是中国人最热爱的游戏之一,把象棋巧妙地融合在武侠故事里,开创了武侠的新类型。
2006年国产动画片《象棋王》,改造了传统象棋,将象棋立体化、具象化、生命化,为象棋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做了不小的贡献。
(3)象棋的教育项目
中国象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所蕴含的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同时,作为集益智类体育项目、大众化的娱乐活动等形象于一身的象棋,自然适于在学校开展象棋教育。学校开展象棋教育有助于锻炼青少年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勇敢顽强、沉着机智、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2001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下发的教体艺司【2001】7号文件精神,内容是“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内容是提倡将棋类教学纳入中小学课程。
最近几年,业余棋类培训行业开始出现了棋院或棋牌培训中心。但这些棋类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经过教育局的合法登记。其核心业务:都是以“少儿培训”为其核心业务,一年分春秋季和寒暑假来开班,以三棋培训为主。招生对象是4岁以上的儿童,都是通过与校方合作和知名度来吸引生源,招生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学方式以小班为主。课程特色:一般棋院的课程都差不多,都是三棋的启蒙班、入门班、加强版、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到精英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