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中国举行了两场表演赛,一场在四川,另一场则吸引了不少国外顶尖球员参与。四川的比赛邀请了特鲁姆普、威廉姆斯、希金斯、塞尔比以及肖国栋,另一场则主要邀请了几位已经退役或接近退役的老前辈,他们包括吉米·怀特、亨德利、史蒂夫·戴维斯、泰勒、达赫迪和傅家俊。
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在积极举办表演赛,最近又有三场新的邀请赛确定了时间和参赛选手。首先是在德国的两个表演赛,分别定于21号和22号。其中,21号在哈姆中心音乐厅举行,而22号则在慕尼黑的克罗内马戏团,参赛球员包括凯伦、霍金斯和宾汉姆。此外,斯里兰卡也将举办一场比赛,邀请了利索夫斯基和塞尔比两位选手。
从这些比赛中可以看出,斯诺克的发展势头确实相当不错。许多国家都在积极举办比赛,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些邀请赛中,中国选手的机会似乎并不多。就算是在中国本土的表演赛中,参赛的中国选手也相对较少。
在今年,张安达参与了两场表演赛。在芬兰的比赛中,他是唯一的中国选手,而在香港大湾区的比赛中,虽然有张安达和年轻选手陈麟恩两位中国参赛者,但陈麟恩的知名度较低。在内地的表演赛,如长沙的赛事,只有肖国栋这一位中国选手出场,四川的情况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中国球员的邀请频率会这么低呢?
在长沙的表演赛上,有主播提到,之所以没有邀请丁俊晖,是因为请不起。传闻中,丁俊晖的出场费在100万人民币以上,远高于其他选手。而且近年来,丁俊晖在表演赛中的表现观赏性也有所下降。除了他,中国方面,还只有赵心童具备与西方顶尖球员如“小特”和“囧哥”抗衡的实力。简单说,中国顶尖球员数量太少,很多比赛根本凑不齐。
更为复杂的是,赵心童目前在国内也无法参加表演赛,因此他的邀请可能要等到明年。而对于外国的邀请赛来说,缺乏中国球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出场费和知名度。即便丁俊晖被称为中国第一,但在国外的知名度依然不够,与公认的顶级外籍球员如罗伯逊相比还有差距。
尽管赵心童在亚洲世锦赛中拿下了冠军,但他之前已有两位90后选手在世锦赛上获得过冠军。从综合实力上讲,囧哥仍然更具竞争力。另外,中国其他选手的技术水平和知名度整体上也无法与小特、马叔和希金斯等外国巨头相提并论。
还有,邀请赛与排名赛的性质不同,邀请球员参加时需要照顾到各方面,而许多中国球员由于语言障碍需要额外安排,这无疑也是增加了费用和复杂性。因此,从各方面考虑,还是邀请外国球员更划算。
当然,有些外国邀请赛并没有出场费,例如芬兰的表演赛,冠军可以获得10万欧元。但对于中国球员而言,前往欧洲比赛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出场费,反而可能会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