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在法国与波兰的世界杯1/8决赛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上半场比赛进行到第42分钟时,裁判吹停了比赛。正当观众们一脸懵的时候,镜头给到场边准备掷界外球的孔德,在他身后,法国教练组成员正忙着把金项链从孔德的脖子上取下来。
具据英超金哨克拉滕伯格回忆,直到十年前,球员把项链等装备带进球场都是很常见的事,就算有裁判检查,很多球员也会把项链藏在球袜或者护腿板里偷偷带进场,然后找个机会再戴上。
而这种球场潜规则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事实上今天孔德的事迹很难不让中国球迷联想到王燊超。2018年,在国足与缅甸的比赛中,替补登场的王燊超就在镜头的注视下从球袜里取出了项链(据报道是挂了一个玉佩),自以为没人注意的他把项链戴在了脖子上。
王燊超偷偷戴项链
然而王燊超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被直播镜头完完整整的抓住了,结果中国足协随后重罚王燊超,取消其征调资格一年,里皮也将王燊超开除出队,王燊超因此错过了之后与泰国的比赛,并被球迷们起了一个“项链哥”的诨号。
殷鉴不远,两个月后的足协杯,大连一方球员刘映辰在登场时,也被转播镜头捕捉到他佩戴项链出场。
其实吧,项链首饰这些都是小意思,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球员把奇奇怪怪东西带进球场的心思,今年世界杯葡萄牙对加纳的比赛, C罗就从裤裆里掏出了一个不可名状的东西直接塞到嘴里,虽然事后证明那只是一块补充能量的糖,但这种让人浮想联翩的动作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离谱了。
有给自己带糖的,也有给对手加debuff的,2014年,法国低级别联赛的一场比赛中,色当队的几名球员试图把大蒜带进球场,并偷偷埋在球门下面,理由竟然是“巫毒教的恩贡(类似于祭司)说这样能带来好运”;
*******
西甲赛场还有更离谱的,2020年12月,在韦斯卡与毕尔巴鄂的比赛中,韦斯卡后卫普利亚多竟然把一部手机带进了现场。
PS:小贝克汉姆后来因为经常代表还得到了奢侈表的代言机会,不过后来NFL思考再三还是禁掉了他的手表。
偷偷拿刀片摸喉咙
所以看完这个,你大概就明白为什么规则要求球员不得携带任何金属物品进场了,因为一些人的下限远比你想的更低。
其实为了杜绝类似的问题,现在足球《规则》第四章第一条明确规定,球员不得装备或佩戴任何可能产生危险的物品;比赛时必须取下身上珠宝 ,不允许用胶带覆盖珠宝;球员入场必须接受检查,如果主裁判发现了球员佩戴未经授权或是有问题的饰品,必须勒令球员进行处理;如果球员拒绝处理饰品,或是再犯,可以直接取消资格。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就在不断约束球员们佩戴饰品的行为,不过当时球员们在球迷当中的影响力要大过官方机构,而且国际足联执法也没有依据,所以这种约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等到了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球员佩戴饰品参加比赛,以及球员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意外受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曼联前任主帅弗格森爵士是比较早意识到佩戴饰品存在风险的人。在执教期间,弗格森爵士禁止曼联球员在队内训练时佩戴饰品,除了安全原因之外,他认为带耳钉踢球是对足球的不尊重。
从2002年起,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开始进行《规则》的修订。《规则》第四章规定了球员穿着球员装备时的要求和规范。2006年,《规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不仅让球员知道了佩戴饰品有可能伤害到自己,也让球员知道了穿戴什么样的装备能够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比如切尔西的门将切赫,他在重伤之后只能佩戴头盔参加比赛,但在当时没人敢确定佩戴头盔比赛是不是符合国际足联规定的。《规则》完善后,新增的“足球防护装备”一条中明确规定,允许使用非危险防护设备,如头盔、面具、护膝等护具参加比赛,前提是这些防护装备必须是由柔软、不会造成二次伤害的材料支撑的。
《规则》的完善让大批运动员受益。越来越多球员意识到,佩戴饰品耍帅是一时的,但是一旦意外受伤,遗憾是一世的,他们也会在比赛开始前主动摘下金属饰品。
其实不管怎么样,有可能造成球员受伤的东西最好都别带。球员们无论是追求乐趣,彰显个性,还是小迷信求保佑,这些东西最好都留在场下。毕竟足球运动员比的是球员们的状态和真实能力,而不是谁更有个性、谁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