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国足国际赛事较多,首先是参加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麒麟杯及广州国际友好邀请赛、参加第七届亚洲杯足球赛和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围绕这些时间点,国足进行了调整、集结。
2月13日,出战本月24日起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国足集结备战,名单如下:
主教练:年维泗
教练:陈成达、任彬
守门员:1.李富胜(队长,八一)、22.许建平(辽宁)
后卫:2.相恒庆(山东)、3.刘志才(八一)、4.林乐丰(辽宁)、5.迟尚斌(北京部队)、12.臧蔡灵(空军)、16.王峰(广西)
中场:6.黄向东(昆明部队)、8.左树声(天津)、11.容志行、14.何佳(以上广东)
前锋:7.杨玉敏(辽宁)、9.徐永来(山东)、10.李福宝(河北)、13.沈祥福(北京)、15.古广明(广东)
李富胜
5月24日,国足前往日本参加第三届麒麟杯,这是共和国建国以来国足首次在日本进行比赛。6月份还要参加广州国际邀请赛。国足集训名单:
领队:年维泗
代理主教练:陈成达
教练:张宏根、胡之刚、任彬
守门员:1.李富胜(队长,八一)、22.许建平(辽宁)
后卫:2.蔡锦标(广东)、3.刘志才(八一)、4.林乐丰(辽宁)、5.迟尚斌(北京部队)、12.臧蔡灵(空军)
中场:6.黄向东(昆明部队)、8.左树声、11.陈金刚(以上天津)、16.王峰(广西)
前锋:7.杨玉敏(辽宁)、9.徐永来(山东)、10.李福宝(河北)、13.沈祥福(北京)、14.李津春(八一)、15.古广明(广东)
左树生
7月2日,国家体委批复,前广东队主教练苏永舜被正式任命为国足主帅。7月6日,苏永舜从广州飞赴北京上任。7月10日,国足开始集训,增补三名球员,包括年仅18岁,在广州国际友好邀请赛上光芒四射的守门员杨宁,中场何佳、陈熙荣,还从辽宁队调入中场盖增臣,从吉林队征调中锋金光洙。
苏永舜
9月7日,参加第七届亚洲杯足球赛的国足,在北京集结,名单如下:
领队:蔚继统
主教练:苏永舜
教练:张宏根、胡之刚
守门员:1.李富胜(八一)、22.许建平(辽宁)
后卫:2.蔡锦标(广东)、3.刘志才(八一)、4.林乐丰(辽宁)、5.迟尚斌(队长,北京部队)、12.臧蔡灵(空军)、16.王峰(广西)
中场:6.黄向东(昆明部队)、8.左树声、11.陈金刚(以上天津)、18.盖增臣(辽宁)、20.陈熙荣(广东)
前锋:7.杨玉敏(辽宁)、9.徐永来(山东)、10.李福宝(河北)、13.沈祥福(北京)、15.古广明(广东)
12月19日,国足抵达香港,参加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第一轮第四小组比赛。国脚名单:
沈祥福
主教练:苏永舜
教练:张宏根、胡之刚
守门员:1.李富胜(八一)、22.杨宁(广东)
后卫:2.蔡锦标(广东)、3.刘志才(八一)、4.林乐丰(辽宁)、5.迟尚斌(队长,北京部队)、12.臧蔡灵(空军)
中场:6.黄向东(昆明部队)、8.左树声、11.陈金刚(以上天津)、16.王峰(广西)、18.容志行、20.陈熙荣(以上广东)
前锋: 7.杨玉敏(辽宁)、9.徐永来(山东)、13.沈祥福(北京)、15.古广明(广东)
对比1978、1979年的国足,1980年中国男足“新面孔”不多。至于“老面孔”,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有介绍(如下表,可查询相应年份的文章),本文只介绍“新人”,包括:苏永舜、盖增臣、杨宁和金光洙。
王峰
1978年国脚
1979年国脚
1980年国脚
年维泗(M)
1971
年维泗(M)
1971
1971
李富胜(GK)
1976
张宏根(AC)
1954
1951
王建英(GK)
1978
胡之刚(AC)
1972
1974
王俊生(GK)
1978
李富胜(GK)
1976
1972
许建平(GK)
1978
许建平(GK)
1978
1976
相恒庆
1971
王竹仁
1979
1978
刘志才
1977
刘志才
1977
1971
林乐丰
1977
林乐丰
1977
1977
蔡锦标
1976
张森
1979
1977
迟尚斌
1971
臧蔡灵
1979
1971
杨玉敏
1977
胡燕瑜
1979
1979
刘利福
1977
黄向东
1977
1977
刘金山
1975
左树声
1979
1977
王长太
1977
陈熙荣
1976
1979
容志行
1973
奚志康
1979
1973
欧伟庭
1976
王峰
1977
1975
郭新源
1977
杨玉敏
1977
1977
何佳
1975
徐永来
1979
1979
沈祥福
1977
李福宝
1978
1978
王峰
1977
古广明
1979
1977
杨培桓
1978
于景连
1976
1979
李福宝
1978
迟尚斌
1971
1976
杨安利
1976
刘成德
1979
1979
蔡锦标
1976
1979
容志行
1973
盖增臣
1980
何佳
1975
1976
陈金刚
1979
杨宁(GK)
1980
殷铁生
1979
苏永舜(M)
1980
姜溪远
1979
金光洙
1980
李津春
1979
沈祥福
1977
杨楠
1979
苏永舜,1934年出生于广东番禺,1951年在广州圣心中学上学,1953年从广州市中山大学入选国家白队,1957年国家白队改为天津队,他与其他球员转投天津队。1959年退役后,苏永舜回到广东,担任起广东足球队教练工作,1973年担任广东足球队主教练,1980年被推举为国家队主教练。他所带领的国家队被称誉为“最具观赏价值”的一届国家队。2019年,苏永舜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终身成就奖。苏永舜还曾担任辽足主教练、广东标达足球学校校长兼总教练等。
苏永舜带领广东队在20世纪70年代两度在国内登顶,被称为是“南派”风格走向成熟的关键缔造者。
盖增臣1984年退役,此后到辽宁师范大学进修。年毕业后,先后任辽宁足球二队和辽宁足球一队教练,担任辽宁队主教练、国少、国青主教练、中国中学生队主教练。1998年任辽宁队、长春亚泰和沈阳金德足球队主教练。也曾就职于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竞训部部长。
盖增臣的家庭成员均热爱足球运动,其3个哥哥盖增圣、盖增贤、盖增君,曾效力于各专业足球队,是足坛有名的“盖氏兄弟”。
盖增臣现任大连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
杨宁,1962年出生于广东梅州,他的家庭是一个足球世家,父亲是足球教练员,哥哥是广州部队守门员。受家庭足球气氛的熏陶,杨宁也走上足球之路。1972年,杨宁(10岁)参加了梅县小学生足球队在吉林省四平市举行全国十一城市小学生足球赛。1973年杨宁被调入广东省二队;1976年杨宁入选国少队;1978年杨宁(16岁)被选为广东省队正选门将。
1980年杨宁入选国家队,此后多次入选国家队,参加两届世界杯预选赛。1988年,杨宁定居于美国旧金山。
金光洙,1954年9月出生于吉林延边(足球报导年龄也曾有1957年7月),来自吉林队,1980年曾入选国家队。退役后,在吉林任教,曾任吉林延边队助理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