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从“三闯国青队”到“青奥会蜕变”奥运会东京奥运会邱贻可国乒

上周我们写了,带大家认识了呆萌可爱的莎莎(点击下图回顾)。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长大以后的莎莎,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中间又有什么趣事呢?

三闯国青队

孙颖莎历经三次全国少年锦标赛,才踏进国家青年队的大门。孙颖莎讲起三次闯关很简单,“2013年我第一次参赛,心态最轻松,一下就冲进了决赛。结果3比4输给了曼昱,第一名进国家队,那次曼昱就打上去了。第二年比赛我16进8就输了,第三次我拿了第一,进了国家队”。

杨广弟则记得很仔细。“在我看来孙颖莎没有什么沮丧的时候,她从小不声不语的,但心里挺有主意、挺有想法、也挺有目标的。少年比赛三闯青年队,第一次输给王曼昱,确实打不过,我说再来,她也没什么,心不是特别重,该生活该训练,依旧是很阳光的孩子。平时她和队友团结得特别好,那时候她年纪最小,大家都愿意哄着她玩。默默努力了一年后,想着上一次打过第二,觉得第二年有戏,我们开始有点放松,结果16进8输给郭雨涵,很意外。那次比赛我有责任,重点去准备半决赛和决赛了,是我们重视不够,加上对手有实力又难缠,莎莎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那次赛后我自我检讨半天,但她也没有沮丧,还是该怎么练怎么练,只是训练里更抓细技术运用和特点发挥了。2015年最后一次闯关,莎莎15岁了,赛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2015年比赛里有钱天一,她是2014年的冠军。最后莎莎一关一关地过,赢了郭雨涵,决赛和钱天一打,她0比2落后,最后4比2反败为胜。这是我们卧薪尝胆、奋斗努力争取到的宝贵入队资格。”

电视里的奥运会

孙颖莎关于奥运会的记忆有四届。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打开电视时已经是颁奖环节”;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颖莎也是在家里看的电视;2016年里约奥运会,孙颖莎在国家队里和队友们一起看;到了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就是家人在电视上看孙颖莎了。

“小哭包”

孙颖莎比赛受挫后会哭。杨广弟说最心疼的就是输了球坐在他身边掉眼泪的孙颖莎,“她有时候输了不该输的球,会说教练你骂骂我吧,可能觉得辜负了教练,骂她两句她心里能舒服点,但我从来不骂,都是鼓励。小时候打比赛莎莎父母不在,她坐在我旁边哭,有时候上气不接下气,说付出这么多不应该输,或者觉得自己打得不好。看着她哭得很伤心,我就拍拍她肩膀,拿个纸给她抹抹泪儿”。孙颖莎虽然会哭,但不会因为输球就丢了自信。

初识青奥会

刚进国家二队的时候,孙颖莎第一次接触和认识了青奥会,2018年,她也站上了青奥会的赛场。比赛在遥远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乒只有阎森和陈振江两位教练,孙颖莎和王楚钦两个队员去参赛。“训练天天都是我和王楚钦一起练,我的对手主要是平野,那时候她成绩很好,但我赛前备战确实练到了,心里还是挺有底的。就是团体决赛打得很紧张,我第一场对平野美宇,五局三胜,我大分1比2、小分3:7落后,她还拿到了3个赛点。我就一直追,追平后到第五局我就拼了,一上来打了个5:0,最后打了个11:1。那一场比赛真的很锻炼人,在场上我就认识到,只有自己长大才行,只有自己成熟起来才行。我2019年能拿那么多成绩,跟青奥会和2018年经历的挫折密不可分。”

邱老师拌的面

孙颖莎管主管教练邱贻可叫邱老师。在她看来,“邱老师性格真的挺好,而且和他聊天真的能给我缓解心情。他看我今天心情不好,或者我不想说话的时候,他就会跑来跟我侃,聊着聊着我就会跟他一起说了。心情这东西确实有点麻烦,有时候控制不了,我也知道他辛苦,有时候我就跟他说:真没办法,邱老师你忍一忍吧。平时邱老师比我还能侃呢”。

听了这话,邱贻可笑着说:“我肯定比她能聊,毕竟岁数在这摆着。”他们两个人的沟通方式是有什么问题直接在训练场上就沟通,生活上的问题也直接说。“孙颖莎喜欢问问题,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不过有的时候她知道答案,只是想你帮她确认一下。”邱贻可还发现孙颖莎挺能吃,吃得好和睡得好,是孙颖莎作为国乒绝对主力的绝对优势。“孙颖莎吃得挺多,接受度也高,辣的也能吃(但比他这个四川人还是差了点)。她吃饭慢,一起吃饭也总是我先吃完,有时候她训练完要练体能还要放松拉伸,我就先去食堂,我知道孙颖莎喜欢吃面,就按照她的口味拌好,等她来了能直接吃,早上吃馄饨也是我给她加佐料。”邱贻可吃饭快,经常是他吃完了,要跟孙颖莎聊的天也聊完了,孙颖莎还在细嚼慢咽。

“老孙”

杨广弟管孙颖莎叫“老孙”,是褒义的,夸她做事稳当,沉得住气。“老孙对球的理解、对机会的把握和对场面的把握都比较成熟,在场上也不乱,比较听教练指挥,战术执行度比较强。善良乐观的老孙有两大慢,现在改了一个。以前她打比赛局间走下来时慢,我都想进去把她拉下来。后来我问过她,她不是磨蹭,而是边走边思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原因后我就不催她了,但她现在这方面非常注意了。”还有一个慢到现在仍然慢,就是邱贻可也说到的吃饭慢。“她吃饭又多嚼得又细,不紧不慌的,这也是我叫她老孙的一个原因。加上她一边吃饭再爱说点话,就更慢了。在省队有时食堂都要关门了,就剩她一个人在吃,大师傅都认识她,都来跟她聊过天,那她也不着急呢。”

第三个优点

让孙颖莎总结自己的三个优点,她先笑着说“三个哪够”!再把别人夸过她的“性格好”“大气”等优点分类总结了一下,最终归了两类,“第一个是开朗,第二个是调节快。第三个……你来说一个!”

“故事会”看到这里的你,来说一个你认为的孙颖莎的“第三个优点”吧。

本文节选自《乒乓世界》2022年第8期

点击下图,进入微店购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今晚7时,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开幕起风时,火花也会随风舞动 是不是有一种既科幻又浪漫的感觉? 开幕式是一项体育赛事的序幕 开场过后,“派对”才真正开始! 尽管与奥运会和冬奥会相比 冬青奥会在影响力、商业价值等方面无法媲美 开幕式规模也无法比对 但也有其独特魅力与价值 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又迎来一次 感受冰雪运动和奥林匹克魅力的机会 让我们一同期待 今晚的开幕仪式 以及陆续开始进行的冬青奥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9/2332;8iqe/ooclmum>87B<9:0yivvq
1.南京成功申办2014青奥会奥运圣火再次点亮中华综合体育为在全世界的青年中加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4月在危地马拉全会上决定创建夏季青年奥运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同夏季奥运会一样,夏季青年奥运会每四年 举办一次,设项包括田径、游泳等26个奥运项目。有所区别的是,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必须在14至18岁之间。为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青奥会,国际奥委会对每个奥委jvzquC41urusv|3ukpg/exr0ep5p1;532/63/:6126:36A8739>/uqyon
2.青奥会不是迷你版奥运会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今晚在南京揭幕,相比6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壮丽场景,南京青奥会简洁精练的开幕式表演也许会让很多人难言过瘾。青奥会不仅开幕式表演规模大大缩水,就是参赛人数、赛会周期也明显不及奥运会,还有jvzq<84|sd4d{xq0eqs0j}rn1462665:13=0p€3F336129isph`49662:78a:2260nuo
3.“十年路漫漫”那些从2014南京青奥会到2024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们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不久前落下帷幕,我在观赛的时候发现,中国代表团中的许多健儿在十年之前,我们本土举办的2014南京青奥会上就已崭露头角。 1. “真正的强大,允许一切发生” 张雨霏 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霏姐拿下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三枚金牌,女子200米蝶泳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4396233>11
4.电竞都入选青奥会了离奥运会还会远吗?|游民星空早在2003年11月,电子竞技就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78号体育运动,但长期以来,电竞和传统体育似乎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永远走在各自的路上,“电竞距离奥运有多远”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叩问着每一个玩家和从业者。然而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之后,这道题看似无解的问答题真的没有答案吗?近日腾讯游戏旗下四款作品正式jvzquC41ycv/ijrgtuqz0lto1pkxu8Hqpvkov68648:40qyon
5.青奥会最显眼的标签让国际奥委会欣慰的是,混合团体赛这一创新模式受到广大青少年选手的热烈欢迎,混合团体赛正成为青奥会最明显的标签——如果一名普通观众还不理解青奥会与奥运会有何区别,只要看到打破国别和性别界限的混合团体赛就会明白。 混合团体赛受到青少年选手的欢迎,同时也有极高的观赏性——本届青奥会田径比赛的压轴大戏将不会是jvzq<84|sd4d{xq0eqs0j}rn1462665:14:0p€3F336129isph`49662:85a:2260nuo
6.夏奥会青奥会冬奥会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价值观相互交融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胡雪蓉)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正在筹办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元素是如何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这样的融合对于后者又有怎样的作用?日前,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薛原,做客由人民网体育部主办的“点亮体育jvzq<84urqxuu7ugqrrf0lto0et0p:4424602?751e96:?7/53=68:;50jznn
7.罗乐3.青奥会和奥运会与环境互动关系之比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01),第一作者 4.大众传媒对体育赛事的影响,体育文化导刊,2013(05),第一作者 5.巴塞罗那队与西班牙队Tiki_Taka式足球风格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03),第一作者 6.体育赛事中个人为团队利益牺牲行为批判—以法拉利车队“让车门”事件为例,运动jvzquC41yh~z0kzev0kew7hp14633859375d3:;87c767<761rghg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