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进度条”即将加载完毕
这一年我们
聚焦党的二十大
见证历史高光时刻
纪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
守护文化根脉
探索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城市更新模式
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落实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
巩固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成果
思考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方向
谋定未来坐标
每一份坚守的背后
是无数人的全力以赴和执着追求
今天我们共同盘点2022
铭记昨天
迎接明天
NO.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NO.2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
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新时代十年新跨越、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NO.3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成功举办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
冬奥会背后,凝聚着规划人的付出与奉献。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有三大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张家口赛区,以及地处北京市西北部的延庆赛区。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冬奥会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将赛后利用纳入规划,展现了中国文化。
● 规划人看世界杯 | 卡塔尔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
NO.4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线下嘉宾合影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党员大会召开
NO.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地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完成城乡规划学基础研究三部曲,并将进一步推动学科基础研究作为新一届理事会最重要的工作
城市规划学科画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基于《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整理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地位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
NO.6
纪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成功举办
会议海报
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140座城市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镇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行业内外举行了系列活动,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2022西安论坛’”、“2021/2022中国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我与名城的故事征文活动”、“传承与创新· 清华与名城四十周年”、“世界遗产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基于人文的韧性与创新国际会议”等,讲述名城保护故事,回溯名城40年工作历程与成就,交流最新的名城研究成果,分享保护利用实践探索、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研讨应对未来挑战的思路。
NO.7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庄少勤副部长介绍道,十年来,我们着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积极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覆盖土地、矿产等主要门类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进一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推动我国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22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2022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印发,在全面研判未来城镇化趋势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NO.9
切实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棚户区改造到老旧小区改造,再到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中央层面对于城市更新的推动不断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在实践中,城市更新对象不断拓展,面对复杂的、系统性的城市更新过程,业界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多元化的城市更新模式、方法,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
为了推广各地经验做法,住建部陆续印发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等。
NO.10
托举青年成长 共谋未来发展
青年规划师演讲风采
青年托举工程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旨在培育造就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打造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近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通过遴选潜心研究有关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工程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复合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更多支持,营造更宽松的环境,指导青年人才过好“科研黄金期”,激发学术认同、增强学会归属。
在行业变革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将一如既往地做好青年托举工作,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托举青年、服务青年,更好地凝聚青年力量,搭建成长平台。
新的一年
愿大家
千帆过尽
笑靥如初
所求皆如愿
所行化坦途
多喜乐
长安宁
岁无忧
久安康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2021规划年终盘点 | 总有一些事儿,让我们记忆深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终盘点|2020这不平凡的一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终盘点|2020年倒计时,带你重走一遍2019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