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乒的陈梦为什么在比赛中几乎不参加混双和双打,而孙颖莎却能参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北纬评球来回答这个有水平的问题。
第一:陈梦其实是国家队培养的“半成品”,而孙颖莎则是“成品”。
没错,我们可以用“半成品”来形容陈梦。
我们都知道陈梦在女乒是中生代球员,她的前面一直有李晓霞、丁宁和刘诗雯等人的巨大身影。所以在陈梦过了培养前期和中期之后,由于李晓霞、丁宁和刘诗雯等人还处在巅峰期,所以国家队重大比赛基本都要靠这三人完成。再加上陈梦和朱雨玲竞争接班人的时候处于劣势,所以陈梦在国家队逐渐沦为边缘人,所以她就像一件“半成品”一样不是特别的完整。
我们可以看国乒之前的比赛,几乎是李晓霞、丁宁和刘诗雯三人包揽了所有大赛的任务。这样陈梦几乎没有多少展示自己也舞台。而且因为国乒当时太过于强大,甚至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无论男队还是女队都不怎么重视双打的配合与磨练。
我们看国乒2018年的公开赛比赛,基本都是随便抓一对儿组合在一起就去比赛了。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国乒对双打这一块有多么不重视了吧!陈梦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成,她们双打能力又怎么会很高呢?
而孙颖莎就完全不同。她进入国家队的时候,国家队还是从她的双打开始抓起的。所以我们看到她那个时候经常搭配陈幸同打女双,只是后来因为日本组合伊藤美诚/早田希娜太强势了,所以这对组合才被拆开。后来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时候,孙颖莎主攻方向还是双打。那个时候她的搭档是同样年轻的男乒选手王楚钦,他俩从雅加达亚运会打到了青奥会,然后又打到了全锦赛。
再加上孙颖莎赶上了好时候,国家队培养她双打的时候正好是东京奥运会周期。由于赛事改革的原因,奥运会增加了混双的比赛且团体比赛双打是第一场比赛,所以各国都在抓双打和混双的训练和比赛。国家队开始重视双打的训练和比赛了,孙颖莎就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学习进步过程。
孙颖莎还赶上了一个好时候,那就是李晓霞退役,丁宁和刘诗雯也处在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末端,国乒正好需要新的、优秀的人才能够顶上来。所以她也获得了很多国际比赛的单打机会,所以她没有走陈梦的老路,而是得到了全面、均衡的发展。
这个现象也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陈梦成长的时代赶上国乒不太重视双打,所以她的双打水平挺菜的,她就像一件“半成品”;而孙颖莎赶上了好时候,她的发展均衡,所以她就像一件“成品”一样。
第二:陈梦和孙颖莎走的技术特点不同,就注定了两个人的双打会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
陈梦打球靠的是单板质量,而且她打球动作幅度比较大,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这样的话她自己和同伴与她的衔接速度就慢,所以我们看陈梦无论是和樊振东还是许昕配对,都没能拿到太理想的成绩。
所以说陈梦在比赛中几乎不怎么打混双和双打其实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在这两个原因里面,历史的原因左右了陈梦的最终走向,让她强于单打而若在双打。
孙颖莎哪一项都能打,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国家队从双打开始培养她,结果她由双打获得了灵感和勇气,最终让自己的单打水平蒸蒸日上。这里面看上去是历史的机遇问题,但实际上是她个人能力占据了更大的比例——毕竟她时这块料,给她一个支点,她就敢去撬动地球啊!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