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孔”王超首次亮相!他是谁工作中国

3月4日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作为全国人大会议的第9位新闻发言人,王超在发布会首次亮相。

作为大会发言人,王超是一位新面孔。可在外交和国际商务等领域,他是一位资深人士。

王超现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他长期在对外经贸领域工作,2013年他到外交部工作时,曾是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卸任外交部副部长后,王超在外交学会的会长职务上也经常参与国际活动,发出中国声音。

曾是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据公开简历,王超出生于1960年4月,河北省人,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1982年起,王超长期在原外经贸部、商务部任职,曾任大使馆经商处随员、美大司处长等职。

2003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部门整合成为商务部之后,王超出任商务部美大司司长,后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担任州委常委、副州长,2006年调任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同年担任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2010年升任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3年,王超进入外交部工作,是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分管欧洲地区事务、翻译、档案和机关党务工作。

王超在外交部副部长的职位上一直工作到2019年。2019年7月,人社部发布消息,免去王超的外交部副部长职务。王超卸下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后,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会长。

据其官网介绍,外交学会涉及的工作内容包括接待外国政要、建立对话交流机制等。迄今为止,外交学会共接待外国政要、议会、智库、媒体等来访团组4000余批、3万余人次,与120多个国家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等保持着广泛联系,建立了20多个双边对话交流机制。

公开报道显示,王超在外交学会会长任上,也经常参与国际事务,并在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2021年,王超在出席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时谈到,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努力。

去年,王超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国际研讨会上致辞时谈到,某些国家的个别政客从狭隘的选举政治和地缘政治需要出发,炮制和鼓吹“文明冲突”“种族较量”,给国际社会带来“负能量”,极具破坏性和危险性。

王超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应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交流融合,互促互进;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王超还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上发言,他说,国际社会必须坚决反对在人权问题上搞政治化和双重标准,促进“两类人权”和发展权的平衡发展,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公平、公正、包容的方向发展。

是9位发言人中

唯一有商务部工作经历的

全国人代会新闻发言人产生有着严格的程序。

根据安排,每次大会开幕的前一天都要举行预备会议,之后举行第一次主席团会议,经表决指定大会发言人。

1983年,为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及成就,了解中国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情况,第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召开前举行了全国人代会历史上的首次新闻发布会。

曾涛成为首任发言人。

从那时起,这一制度就被延续下来。

1983年至今,共有曾涛、姚广、周觉、曾建徽、姜恩柱、李肇星、傅莹、张业遂、王超9位全国人代会新闻发言人。

北京青年报注意到,这9人中,王超的工作经历尤为特别。

从工作经历来看,这9位发言人都在外事系统工作多年,王超则是这几人中唯一一位还有在商务部多年工作经历的。

9位发言人中,有7位都曾担任过驻外大使,还有两位曾在媒体任职。

曾涛担任过新华社社长,曾是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驻法国大使。

姚广长期在外交部工作,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曾是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驻法国大使。

周觉担任过外交部部长助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曾是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驻法国大使。

曾建徽担任过新华社副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职。

姜恩柱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香港中联办主任,曾是中国驻英国大使。

李肇星担任过外交部部长,曾是中国驻美大使。

傅莹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曾是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驻英国大使。她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女性发言人。

张业遂担任过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曾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国驻美大使。

中欧关系、“一带一路”、国防费…

王超回应热点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4日12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期8天半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说,本次大会3月5日上午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8天半。大会议程共有9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说,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现行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

王超说,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8个方面初步安排了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这8个方面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目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正在向各方面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将突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

对外关系法对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

王超说,中国一向坚决反对“长臂管辖”。对外关系法作为涉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有必要对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对于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在法律中作出相关规定,予以坚决反制,是正当和必要的。

“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

王超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愿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一道,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新发展。

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王超说,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欧洲领导人频密互动,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反对“新冷战”和阵营对抗,反对经济“脱钩”。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战略分歧和冲突,有的是广泛共同利益和长期积累的合作基础。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支持欧洲团结繁荣,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希望欧方同中方一道,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对话合作,扩大贸易和双向投资,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修改立法法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王超说,这次修改立法法有以下主要内容:完善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明确立法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完善授权决定制度;贯彻和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明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有关要求;明确监察法规的法律地位,完善部门规章制定主体;完善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明确地方立法中的区域协同立法及其工作机制;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加强立法宣传工作。这次修法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确保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的情况。

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占有相当比例

王超说,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的占比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的占比为76.75%。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归侨代表42名;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的16.69%。

香港国安法是“一国两制”重要里程碑

王超说,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是“一国两制”实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法治得到彰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发展重回正轨,香港居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更好保障,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民调显示,75.7%的市民对香港国安法实施成效感到满意。去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作出解释,阐明了相关条文的法律含义,明确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及时妥善解决了香港国安法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中国国防费保持适度合理增长

王超说,国防费的规模,是综合考虑国防建设的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确定的,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国防费的增长,既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基本稳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长幅度也是比较适度、合理的。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反而是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

立法联系点成为基层声音“直通车”

王超说,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THE END
0.212.历史回眸:党领导的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选出的国家领导人(1第一任沈钧儒(49年10月以前), 建国后为董必武; 最高人民检查院检查长: 罗荣桓。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9年 4-18-一28-在北京召开): 1148人参加,主席团97人。 本届一次会上选出: 国家主席: 刘少奇; 国家副主席: 宋庆龄 董必武; 人大委员长: 朱德; 副委员长; 林伯渠 李济深等16人。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https://www.meipian.cn/38g43w2y
1.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开幕立法议程人代会根据安排,大会开幕前一天要举行预备会议,之后举行第一次主席团会议,经表决指定大会发言人。1983年,为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及成就,了解中国人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情况,第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召开前举行了全国人代会历史上的首次新闻发布会。https://www.163.com/dy/article/HV1H1M8G0514R9KQ.html
2.2003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图文:第十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大会结束 (20030305 15:20) 图文: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现场(2) (20030305 15:18) 图文: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现场 (20030305 15:16) 图文: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20030305 15:14) 图文: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20030305 15:13) 图文:外国记者采访少数https://news.sina.com.cn/pc/2003-03-05/27/381.html
3.今年不举行总理记者会,如无特殊情况,本届全国人大后几年也不再举行今年全国人代会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 中新社记者提问: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是否邀请国务院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娄勤俭说,去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大会发言人邀请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志出席了记者会。李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ELVSAE055040N3.html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几年一次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几年一次,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几年一次选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多少年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年?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几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多少年 法律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 https://www.qkqwhg.com/ls/c966d3128a77.html
5.人大开会时间2023开几天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结束时间3月1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结束时间3月11日。2023年全国两会是哪两个大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历届全国两会召http://jincheng.offcn.com/html/2023/03/80933.html
6.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2016年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随团抵达北京,出席全国人代会,这是申纪兰第50次出席全国人代会,全国唯一一名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1月31日,在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申纪兰当选为山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https://www.meipian.cn/2e2q3oi3
7.有没有级别?她的回答震撼人心妇女申纪兰人代会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每一届人代会申纪兰都会去现场参加,没有一次缺席。每一次参加都认真地做笔记,回来后认真作报告。https://news.sina.com.cn/c/nd/2018-03-02/doc-ifwnpcnt1068369.shtml
8.连心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来代表工作综述人代会“我是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都来自基层百姓。全国人大常委会健全的制度、良好的代表联络机制,让人民群众的声音被真正聆听,代表履职真正有力。”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说。 抓实落地:议案建议化作民生福祉 “农业农村部吸收了我在2023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同时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ADONR30514R9KE.html
9.全程回顾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新闻2023年全国两会 2024年2023年 2023-03-13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23-03-1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3-03-11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会 2023-03-07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3-03-07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 外交部长秦刚回答https://www.mgtv.com/b/530214/18428821.html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般每年召开几次?律师普法召集。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四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https://www.110ask.com/tuwen/6794703717841323792.html
11.全国两会为啥要在3月开?惯例始于1985年时政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不同。 记者梳理一下发现,自1954年9月15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即将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61个会议年度中,共召开48次全国人代会,除了10月份,其他11个月份都举行过大会。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03/c70731-26630134.html
12.中国式民主的生动窗口——我国“两会”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确定了全国人代会一般在每年一季度举行。而召开的日期https://www.12371.cn/2023/03/10/ARTI1678415453521557.shtml
13.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上午9点,2913名代表出席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闭幕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六项决议,分别是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http://news.cntv.cn/lm/522/41/85891.html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述评2024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  从全国人代会现场工作人员高效回应代表建议,到多地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再到全国20多万个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定期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更好保障民意与国策共鸣、党心与民心相通。   70年征程,70载荣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砥砺前行,必将在新时代新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304/803f22a782a5426480a8029c5c657554/c.html
15.申纪兰:65年守护一个初心中国人大新闻当地人告诉记者,平顺虽然是一个山区小县,但这几年游客却越来越多,县里已将发展全域旅游纳入平顺新的脱贫战略。如今,藏在深闺的平顺“朋友圈”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干上了“旅游活”、端上了“金饭碗”,旅游产业正成为平顺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早在2013年的全国人代会上,申纪兰就向大会提交了一件“关于http://npc.people.com.cn/gb/n1/2019/0805/c14576-31276793.html
16.2013年全国两会网易专题2013年两会将于3月正式在京召开,其中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将于3月3日开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本次两会是换届会议,将选举和决定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等在内的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https://news.163.com/special/2013lianghui/
17.回眸光辉历程不忘法治初心“新中国法治第一次”扫描1986年3月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采用电子表决器进行表决。从1990年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始,全国人代会也开始使用电子表决器。 计算机系统只对赞成、反对、弃权和未按表决器这四种结果进行数字叠加,仅需短短几秒钟,表决结果就会通过会场前方的两个电子屏显示出来,大大提高了效率。 http://npc.people.com.cn/n1/2019/1008/c14576-3138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