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前程无忧联合青塔,发布《人才报告》招聘人力资源高层次人才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加凸显。近些年,国内多地先后出台各种人才招引政策,吸引包括应届毕业大学生、海外留学生、技能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关注度越来越高,成为各城市重点争夺的重要资源之一。

01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政策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从90年代起陆续推出

对高层次人才的关注和支持可以追溯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4年开始实施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旨在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取得良好效果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2年开始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进一步资助青年学术人才成长。

“杰青”、“优青”基金助力青年学术和科技人才成长

199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百人计划”,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一开始设置了学术帅才、技术英才和青年俊才三个项目,学术帅才针对领军人才;技术英才针对工程技术人才;青年俊才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百人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工程等计划在90年代中后期分批启动

199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实施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纳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统筹实施,计划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的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工程”国家级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其中,纳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基础学科、基础研究领域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

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计划, 通过在高等学校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全职)和讲座教授岗位(非全职),面向海内外招募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高校建设,该计划在2005,2012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更新。

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和万人计划引进和培养了大量顶尖人才

2008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发布实施“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国家重点人才计划“,计划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2010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决定实施“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项目,大力引进一批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为今后10年~20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2012年,为了形成与“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发布实施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国家“万人计划”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100名杰出人才;第二层次为8000名领军人才;第三层次为2000名青年拔尖人才。

02省市级高层次人才政策

为贯彻顶层设计,各省及地市纷纷出台相应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各省会城市在人才的横向维度上兼顾了学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创业人才,技能人才和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人才。

高层次人才大体可分为六类,以硕士博士为基础

各地从多维度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

生活补贴直接给予高层次人才现金奖励,一般分年度或按月发放,发放范围较广,一些区县可以覆盖到其他高级人才甚至后备人才级别;多个城市开出巨额生活补贴吸引人才:宁波对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与最高800万元的安家补贴,分3年发放;天津则向国家级领军人才发放最高200万的奖励资助。

生活补贴和经费资助最高可达800万和1000万元

经费资助指给予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或创业经费,一般需要通过项目评审,或申请所在省市的人才引进或创业扶持计划。天津曾给予国际领先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各分别提供1000/200/100万的研究经费扶持。

03高层次人才的供给

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供给主要来自于硕士、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10年至今,我国累计培养博士约70万名,硕士约600万名;有博士制度以来,我国累计培养博士后31万名;随着高层次人才政策力度加大,学成归国人数逐年上升,并在2020年首次超过出国留学人数。

高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也纳入各地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

2022年3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将职业技能等级升级为“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八级工制度。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占7.5亿就业人员的26%;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其中高级工约4700万人,技师约1000万人,高级技师约300万人。

截至2019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7839.8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到48%,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超过10%,即约800万人。

04高层次人才引进效果显著

各地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增加

由于认定标准不同,因此各城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和增速有较大差异。近5年,苏州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了~50%,无锡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了~30%,泉州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了~20倍,东莞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了~80%。

国际权威期刊高被引作者数量持续提升

科睿唯安(Clarivate)是全球知名的信息服务公司,其SCI,EI和ISTP等是公认的重要引文数据库;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遴选方法由科睿唯安专家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分析而制定,高被引学者论文的被引频次在 Web of Science™ 中位于同学科、同发表年份的前1%。近5年,中国的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增加了近500%。

各省市国内顶级奖项获得者数量稳中有增

前程无忧和青塔联合提供的高层次人才招聘服务

前程无忧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上市的互联网招聘公司,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和人事外包咨询,覆盖国内~300个城市,客户群全面覆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半导体和汽车制造等高层次人才高度聚集的产业。

青塔自主研发的“星云人才引进数字系统”,集高层次人才发现与邀约、AI智能人才推荐、日常招聘管理等功能于一身,涵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求是杰出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顶刊发文学者等在内的海内外优秀华人学者,截至目前平台收录了全球数百万名学者的学术动态信息,支持AI智能推荐或通过研究领域、发文期刊、工作职务等条件筛选,帮助用人单位高效查找各个学科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潜力青年人才。

前程无忧和青塔共同打造全球人才寻访系统,可极大帮助客户提升高层次人才招引效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丨院士、千人、长江、杰青、青千、优青、次青一、次青人才 入选一般要求:高质量期刊论文 1、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该国家级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自2015年10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启动,旨在对32岁以下具有显著创新能力及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连续三年总计45万元的资金支持。其目标是在这些人才创造力最为旺盛的关键阶段,助力他们取得卓越成就,并逐步成长为国家主要jvzquC41yy}/j~n|jkpjejn0eqs0c8=515=50qyon
1.统计名单公布(附最新榜单)杰青优青千青院士排序杰青、优青的获得者是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人才,称得上是国之栋梁,也是各自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历年来,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竞争都非常激烈。 小编(unionpub.cn)依据各单位已经官宣的情况,汇总统计了2022年度获"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的获得者。具体入选情况如下:(截至2022年8月22日) jvzquC41dnuh0lxfp0tfv8\cpi[okxsrwd5bt}neng5eg}fknu524?:763=6
2.袁亚湘院士:我更愿意去边远地区、给普娃做科普512479.shtm“我本人做科普更看重的是(影响)普通孩子而不是‘精英小孩’,相比名校,我也更愿意去边远地区,我觉得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接受科普知识和科学教育。”在近期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科学教育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说出了他多年投身科普的一些“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922@525/792
3.创新人才1.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大业 2.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孙大业、蒋春澜、高亭、孙颖、刘敬泽、崔文元 3.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孙颖 4. 国家杰青人才 马力耕 5. 国家优青人才 房军生、纪奎、李亮 6.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 刘喜富、廖春元、龚贵华 7. 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刘西岗、赵开明 8. 燕赵学者 jvzquC41mli/jngvw0kew7hp1c5l{m|1ezxd1rsfgz4ivvq
4.学术界各类学术人才称号青拔8、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也被称为"小杰青",一般为35-40岁之间。支持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潜力的青年学者,资助金额通常在100-300万元之间,资助期限为3年。。 9、青年拔尖人才(青拔):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不超过35岁(女性不超过37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不超过38岁(女性不超过40岁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7866:6681gsvrhng1jfvjnnu174;A5;89=
5.上了发条的人生,没法做到从容!院士名单公布后!|优青|博士后|发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青):≤45岁(2024年起年龄限制从48岁下调)。长江学者青年项目(青长):≤45岁(部分高校要求≤38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0岁(需已获正高职称)。特点:四青人才(优青、杰青、青千、青长)是晋升正高/学科带头人的关键门槛。需要有国家级项目(如面上基金)、省部级奖项、国际影响力成果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
6.揭秘学界常见头衔,青椒该怎么规划?闻刊科研“四青” 分别是优青、青年长江、青千、拔尖人才。 1、优青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小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决定自2012年起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主选择研究方向jvzquC41yy}/ynsmcpqz0lto1j3of675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