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此刻巴黎体育馆,记分牌跳到11:9的瞬间,王楚钦的球拍砸在地上,下一秒他已扑过去箍住孙颖莎,女孩的马尾甩在他汗湿的肩头,两人撞在一起的力道让看台都跟着震动。
混双金牌!中国乒乓球队等了整整两届奥运的首枚混双金牌!
镜头扫过观众席,有人攥着“陪莎头·战巴黎”的灯牌哭到发抖。解说员扯着嗓子喊:“冠军属于中国! 也属于每一个为梦想拼命的人! ”
365天过去,这段视频还在社交媒体疯转。 弹幕里刷着同一句话:“怎么像昨天刚看完直播? ”
决赛那六局球,打得人指甲掐进掌心
朝鲜黑马李正植/金琴英的球路像淬了冰的刀。 从小组赛一路砍翻日本张本智和、瑞典卡尔森,半决赛甚至打崩中国香港黄镇廷/杜凯琹,谁都没料到这匹黑马能冲进决赛。
首局11:6的比分像一针强心剂,但第二局朝鲜组合立刻以11:7还击。 第三局打到8:8时,王楚钦一板反手拧拉擦网而过,孙颖莎几乎同步冲前补位,身体挡在他左侧半台。 解说惊得卡壳:“这两人,根本不用商量! ”
第六局,9:9平的那一分,朝鲜突然变直线偷袭孙颖莎正手大角。 她反手一挡,球擦网弹起,王楚钦已暴冲上前扣杀! 11:8! 球落地的刹那,肖战指导一拳砸向挡板,刘国梁在看台上红着眼鼓掌。
七年搭档史,写满训练馆漏夜的灯
“第一次配对? 我连他习惯发什么旋转都不知道! ”孙颖莎回忆2017年亚青赛初遇时直摇头。 那年王楚钦17岁,反手拧拉像炮弹;孙颖莎16岁,防守稳得像块钢板。 教练一拍桌子:“试试呗,反正一个左撇子一个右手将。 ”
谁想到这一试就是187场国际赛。 2018年青奥会集训,孙颖莎因反手失误摔拍哭红眼,王楚钦默默递过冰镇矿泉水:“哭完再练,下次让你打回来。 ”
两年后世乒赛半决赛输球,他一把拽过话筒怼记者:“我的问题,没衔接好。 ”身后孙颖莎咬嘴唇憋回了泪。
东京奥运落选混双那天,孙颖莎躲房间掉眼泪。门被球拍敲响,王楚钦在门外吼:“哭啥? 下次咱自己打进去! ”那晚训练馆的灯亮到凌晨三点,两个少年对着墙壁狂练发球。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莎头密码”
巴黎决赛第四局10:10的关键分,朝鲜突然偷袭孙颖莎正手。 她侧身救球的瞬间,王楚钦已横移补住空档,嘴里喊的“我的”还没落地,人已卡准位置。 这种默契靠什么练? 靠每天六小时混双特训,王楚钦把80%精力押在混双上;靠孙颖莎模拟奥运压力:“平时练到绝望,赛场才从容。 ”
肢体语言:新加坡大满贯赛孙颖莎发球失误,王楚钦瞪她一眼,赛后却低头认错:“我不该凶你。 ”多哈世乒赛对日本组合,孙颖莎一个翻白眼的微表情,王楚钦立刻换发球策略。 网友扒出视频慢放:“这哪是搭档? 分明是共用脑电波! ”
“陪莎头”的声浪,从看台卷到热搜
巴黎混双看台有个名场面:第三局暂停时,观众席突然爆出齐声呐喊,“陪莎头!战巴黎! ”声浪震得直播话筒发颤。 后来才知道,那是中国留学生连夜赶制的300块灯牌组成的方阵。
夺冠五分钟内,“莎头拥抱”冲上27国热搜,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破12亿。 有网友把青奥会到巴黎的九年照片拼成合集: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领奖时还够不着彼此肩膀,2024年巴黎领奖台,王楚钦给孙颖莎挂金牌的动作熟稔得像重复过千遍。 热评第一被顶爆:“他们是一起从泥里爬起来,又一起站到山顶的人。 ”
这一年,金牌在胸前发烫
巴黎凯旋后不到三个月,两人拎着球拍又出现在全锦赛混双赛场。 记者问“不歇歇吗”,孙颖莎擦着汗笑:“混双是任务,得时刻准备着。 ”
今年五月多哈世乒赛见证了他们更恐怖的状态。 决赛对阵日本吉村真晴/大藤沙月,第三局7:7时连续四个中远台对拉,逼得对手最后瘫坐在地。 颁奖礼上,三连冠奖杯被两人同时举起,王楚钦右臂上凸起的肌肉线条,比去年更硬朗几分。
数据不会说谎:孙颖莎女单世界第一稳坐159周,王楚钦2025赛季23连胜。扎眼的还是混双胜率,巴黎奥运后十一场国际赛,未丢一局。
巴黎的呐喊声,今天还在震
上周北京训练馆开放日,有球迷拍到最新画面:孙颖莎练接发球时,王楚钦突然往她兜里塞了颗草莓。 她扭头瞪眼,手里球拍却精准挡回他的偷袭球。
这场景被配上九年前青奥会的照片,那次孙颖莎摔拍哭鼻子,王楚钦递过草莓味冰淇淋哄她。 网友秒懂:“有些习惯,比金牌更长久。 ”
此刻翻出去年巴黎决赛视频,弹幕仍以每秒百条速度刷新。 最新一条飘过屏幕:“听到吗? 那声‘莎头’的呐喊,根本就没停过。 ”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