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结束以后,中国冰雪还有「热度」吗?起步较晚的中国冰雪运动,到底能不能乘着冬奥之风一路直上?
文 / 子楠
编辑 / 马珍妮
01
三亿人,冰雪热!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难忘的经历,都要归功于我们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全体中国人民。中国已经有三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的冰雪运动员们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大国,祝贺中国!」
巴赫之所以发出这样的称赞,离不开中国长期以来的冰雪运动发展。除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屡创新高的竞赛成绩,冰雪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成果也有目共睹。
熟悉中国冰雪的朋友可能很熟悉「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句话,从这个数字来看,你身边平均5个人就至少有一个人滑过雪或者滑过冰。
其中,18岁以下居民的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0.46亿人,参与率为15.62%。18岁及以上居民的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亿人,参与率为26.95%。
从公开发布的报告来看,并没有对「参与」做出明确定义,但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中,将冰雪运动人群分为了直接冰雪运动参与人群与间接冰雪运动人群,并提出到2025年实现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
这一点在此次公布的冰雪运动参与频率数据中也得到了侧面印证,50.55%的受访参与者两年甚至三年才参与1次冰雪运动,可见冰雪运动的经常参与者比重相对还较小,体验性参与者较多。
冰雪运动从参与人口上看,我国一跃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大国」,中国代表团在双奥征程中取得了27金24银25铜共计76枚奖牌的总成绩,创造了新的历史。刷新着国人对冰雪运动的认知。
而从雪季朋友圈的热度来看,确实有冰雪火热的趋势,家附近的冰场也是人山人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验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
从以下五个维度,我们进行了一番数据分析与盘点,也期待在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将继续发展。
02
五大维度,数读冰雪产业
·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增长空间令人期待
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冰雪产业发展,壮大冰雪产业市场,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等。
根据文件,2020年冰雪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2022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有望超过80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万亿元,将占到整个体育产业规模的20%。
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冰雪产业规模约为4235亿元,比2015年2700亿元增长56.85%。按照2020年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十四五期间我国冰雪运动还有66.7%的增长空间。
延伸阅读:冬奥会,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报告解读
· 冰雪旅游:异军突起,未来可期
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调查与统计报告》中,通过调查发现有70.35%的参与者参与冰雪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娱乐休闲属性更加突出。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2)》显示,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至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增幅49.4%。2021-2022年,预计这一数字将达3.05亿人次。
冰雪旅游收入则从2016-2017雪季的2700亿增加到2020-2021雪季的3900亿元,增幅44.4%。以张家口为例,2019年张家口市全年全市接待游客8605万人次,总收入10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0%和20.7%。
随着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大批融合运动、度假、商业、休闲娱乐等业态的冰雪特色小镇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根据统计,2017年国内已经建成26个特色冰雪小镇,2019年中国冰雪小镇数量已经接近40个。
· 冰雪场地:室内滑雪场馆成为新亮点
在冰雪场地方面,《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指出,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0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根据体育总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冰雪运动场地1888个,场地面积0.67亿平方米,其中滑冰场1187个,占62.87%;滑雪场701个,占37.13%。
冰雪场地面积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的2.1%,整体占比仍然较小,成为制约冰雪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室内滑雪场已有 36家,数量全球第一,特别是在广州、成都等南方省市陆续有室内滑雪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推动冰雪普及和冰雪消费的新动力。
此外,根据计划融创还将投资367亿元在深圳宝安建设43万平米的冰雪文旅城,其中冰雪世界占地面积将达到10万平米,成为世界最大室内雪世界、冰雪主题酒店、冰雪主题商街等设施于一体的世界级文旅项目。
· 冰雪企业:数量激增,投资热度不断上升
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活跃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申冬奥成功以后,冰雪类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企查查数据,2011年以来,冰雪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15年之后增速明显加快,当年新注册冰雪类企业达到了2038家。
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则达到了3933家,为十年之最,截至2021年底,全国冰雪类企业总数达到2.15万家。其中,黑龙江以5258家位列第一,其次为河北1781家、山东1356家。
黑龙江,可以说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冰雪运动大省和强省。从竞技成绩来看,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取得的9枚金牌中,有5枚来自黑龙江省,占比达55.5%。
从群众体育发展来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调查与统计报告》显示,黑龙江省以57.8%的参与率冠绝全国,是全国参与率24.56%的1倍多。
从冰雪产业发展来看,黑龙江省除了冰雪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之外,冰雪经济发展迅速,2019年,黑龙江全省接待国内外冰雪旅游游客6600万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660亿元。
从企业投融资来看,冰雪赛道历年来发生投融资共计34.12亿元,发生融资行为59起,其中2016年18家冰雪企业获得投资,融资数量居首。
2021年,冰雪赛道共计发生融资10起,包括大家熟知的滑雪社交平台GOSKI、滑呗,滑雪产业服务平台SNOW51和室内滑雪机滑雪培训雪乐山滑雪等,从披露的融资数据看,基本都在千万元级别,其中雪乐山滑雪B轮1亿元融资为当年之最。
· 冰雪消费:Z时代消费崛起
今年冬奥会期间,相信最令人深刻的除了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精彩瞬间外,最为抢镜的就是那只可爱的「冰墩墩」了,「一墩难求」一直持续到冬奥会结束,除了冰墩墩及冬奥相关周边产品外,冰雪相关的消费也异常火爆。
据统计,单就2月4日晚,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超100万网友涌入奥林匹克天猫官方旗舰店,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许多周边产品几乎「秒空」,同样各国运动员羽绒服也登上淘宝热搜,安踏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羽绒服、卫衣销量环比上周大幅提升。
根据阿里巴巴《虎年春节消费趋势报告》,从除夕到正月初四,天猫滑雪装备同比增长超180%,冰上运动品类同比增长超300%。
03
后冬奥时代: 冰雪产业未来可期
根据2025年冰雪运动产业规模1万亿元计算,未来3年冰雪运动产业还有25%-30%的增长空间。
在北京冬奥会的强势带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人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和喜爱会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像2008北京奥运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冬奥之后继续参与到冰雪运动之中。
我们也期待着,体验型冰雪消费可以逐步向度假休闲型冰雪消费转变,中国冰雪产业可以在各个维度持续取得突破。
望向未来,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