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乒乓球选手,不但两次被开除出国家队,也没有拿到乒乓单打奥运冠军,甚至还被罚去乡下养猪。
但他却成为了入选名人堂的选手,他的名字叫陈玘。
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两进两出国家队
陈玘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精力这么旺盛,就觉得儿子不是一块读书的料,于是就在陈玘6岁时就将他送进了南通市少年业余体校,开始训练乒乓球。
陈玘旺盛的精力在体校得到了很好的释放,他骨子里那股争强好胜也促使他不断进步。
经过6年的训练,年仅12岁的陈玘就被选拔进入了江苏省乒乓球队,成为了队上年纪最小的队员。
别看陈玘年纪小,可是比他大上四五岁的选手往往都打不过他。陈玘的表现在队内也是可圈可点,因此受到了教练们格外的重视与培养。
然而体校的生活是枯燥而又艰苦的,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要起床,往返跑、挥拍、拉拍,一项项,一次次完成训练目标,每天都要练到晚上才能休息。
对于一个10岁不到的孩子来说,如此大的训练量完全可以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渐渐的体校内的学生也在逐渐减少,陈玘却坚持了下来。
1999年初,球技得到了更进一步磨练的陈玘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在这支汇集了全国优秀年轻乒乓选手的队伍中自然不缺少高手,本来以为陈玘会继续自己的“开挂”生涯,可是极少遇到对手的陈玘却在国青队里被“教育”了。
在国青队只待了短短18天,当时正赶上八一队来国青队进行友谊赛。
八一队高手如云,陈玘在这次比赛中输球了,没遭遇过挫折的陈玘无法接受,愤怒之下,当着所有人的面就把球拍折成了两半。
本来就是友谊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陈玘的行为公然挑衅了比赛宗旨,更何况现场还有两支队伍的领导,如果不罚陈玘,如何服众?
于是队内教练当即就下了通知,将陈玘从国青队开除,送回了江苏老家。
得知陈玘被国青队开除,陈玘的父亲陈一平十分生气,将陈玘大骂了一顿,陈玘的母亲虽然没有过多的责难,但是在母亲的心中却在为儿子的将来感到忧心。
唯独陈玘,仍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态度,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这有什么,在打回去不就好了。”
对于陈玘来说,父亲的批评,母亲的担忧都是次要的,心里更多的还是愤怒和不甘,极度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输给他人。
省队的人根本不够自己打,陈玘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国青队,与当时的对手再来一场比赛。
可以说此时的陈玘,暴戾之气缠身,打出去的球仿佛要把对手撕裂,暴躁的性格和不服输的信念,也慢慢早就了陈玘凶狠的球风。
进入到国家二队就意味着将来有可能会被选入国家一队,到时候就能代表自己的国家出战世界一流赛事。
这次的陈玘打法更加凶猛,霸气的球风让教练喜欢,但是性格上的暴躁却让教练头疼不已。
多年之后陈玘回忆过去,给当年的自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年轻的自己,经历的还太少,做人不够沉稳,脾气也十分急躁。”
果然,因为陈玘的脾气,他又出事了。
在国庆节时,陈玘和一众队员瞒着教练偷偷摸摸翻墙出去玩。
晚上教练查寝时,发现了本应该在睡觉的众人却都不见了,每张床上都只有一床被子。
于是立即叫人出去寻找众人,可是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玩了一宿的众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
其实运动员偷溜出去玩耍在队内也不是第一次,就拿总教头刘国梁来说,他年轻时也曾经偷偷跑出去过,只是他运气比较好,教练查房前不久刚好回来。
但是陈玘没有这么好运气,他有的只有头铁。
教练将他们一个个叫进办公室谈话,别人都老老实实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接受了教练的批评。
可是唯独陈玘面对教练的谈话始终软硬不吃,说:“死也不出卖队友。”教练被陈玘的一句都给整无语了,于是针对此次擅自外出事件,队内下达了处罚通知,其他队员书面检讨,陈玘被开除处理。
看到带着行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儿子时,陈玘父母再次得知他被国家队开除,这一次父母真的失望了。
而这次硬气的陈玘说:“这次打死我也不回去了。”
面对陈玘的态度,父亲直接被气的生病住了院,母亲只能到处托人去寻找能接受陈玘的学校,想着让陈玘老老实实读书算了。
虽然陈玘嘴巴上说着不愿意回国家队,可是对陈玘来说,要他割舍陪伴自己10多年的乒乓,他也十分不舍得。
二、刘国梁慧眼识“宝”
就在陈玘前途一片灰暗时,他的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就是陈玘日后的师父--刘国梁。
2002年,刚刚执教中国乒乓队的刘国梁带领着孔令辉、刘国正、秦志戬出赛乒超联赛。
让本来信心满满的刘国梁没想到是自己带去的三员大将竟然全部都败在了同一个人的手下,而这个人就是陈玘。
这引起了刘国梁的好奇,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连败自己三员大将。
当他得知陈玘的经历后,心中对于这个乒乓小将十分感兴趣。以至于后来每当提起,刘国梁总会说:“当时的陈玘身上透露着一股子猛劲和狠劲,就是这股猛劲和狠劲才吸引了我。”
虽然刘国梁对于陈玘十分欣赏,有意将其收入麾下,但是国家队的其他领导一听刘国梁要的是曾经被两次被开除的陈玘时,没有一个支持刘国梁,都劝他赶紧放弃。
甚至还有人当着刘国梁的面说:“把陈玘招进来,谁来管?谁又能管?”
刘国梁此时也犯起了驴脾气,斩钉截铁到:“我来管,陈玘是个好苗子,国家队以后肯定用的着。”
就这样刘国梁不顾众人反对,将陈玘收入了国家队。
2002年11月,陈玘正式进入国家一队受训。刚开始大家以为这个两进两出国家队的刺头十分不好惹,可是相处下来,发现陈玘这人很重朋友,十分讲义气。逐渐的和陈玘也打成了一片,还时常喊陈玘叫“起子”,陈玘听了也不恼,笑呵呵的接受了。
在刘国梁的眼里,陈玘属于孩子气,如果状态好,那么不管给他加多大量的训练都能咬着牙完成,要是状态不好,可能连最基本的练习也完成不了。
只要比赛取得了好成绩,陈玘必定会站在队伍的最前排,最中间。这样等刘国梁来给队员们训话时第一个就能看到陈玘,也方便陈玘接受师父的表扬。
而此时的陈玘脸上也一定会挂着笑容,双手背在身后,一副得意洋洋状态。还会不断的假装无意间出现在刘国梁面前,吃饭时,休息时,就连刘国梁去洗澡也会跟在屁股后面。
在师父刘国梁的带领下,陈玘的进步十分明显,尤其是他的横拍,加上他的惯用手是左手,让对手防不胜防,如果和队友组成双打阵容,更是左右兼顾,加上球风霸道和犀利,使得陈玘成为了刘国梁手下的一个大杀器。
不久后在韩国公开赛单打比赛中接连击败王浩等实力名将,并与马琳合作双打,豪取冠军。接着又在中国公开赛和日本公开赛上连拿两金,世界乒坛都震惊了。
陈玘世界排名迅速上升,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他的排名就飙升到了世界第五位,可以说陈玘取得的成绩已经达到了许许多多世界名将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可是对于重义气的陈玘来说,虽然只有短短8个月,但是他仍旧以自己是刘国梁的徒弟而骄傲,对刘国梁也是无条件的信任。用他自己的话说,能成为刘国梁的开山弟子,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三、一战封神,问鼎巅峰
一方面是陈玘拥有世界排名第五的水平,而且又是刘国梁的得意门生,另一方面陈玘的国际大赛经验不多。
可是陈玘却对此看的十分开,他说:“我听从师父的安排,不管是什么位置我都会做好自己的事。”从陈玘这句话可以看出来,他现在已经比以前沉稳了不少。
对于第一次带领队伍征战奥运舞台就面临不利开局的刘国梁来说,其中的压力和责任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就在这时候陈玘站了出来,他和马琳组成了男子双打组合,最终力挽狂澜,夺取了金牌。
看到赛场上杀气满满,一球比一球凶悍,一拍比一拍有力,将对手打得找不着北的陈玘,人们开始称呼陈玘为“杀神”。
时隔多年,刘国梁对当时的景象依旧记忆犹新。他回忆到,陈玘上场时候,看不出有一点怯场,反而是自信心爆棚,这对于没有一次奥运经验的陈玘来说十分难得。
而他与马琳之间互相配合,敢打敢拼,最终反败为胜。为中国乒乓队拿下了男子双打的金牌,保住了国乒队最后的脸面,让国旗飘扬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四、起起落落,一代传奇终醒悟
陈玘的乒乓人生也在这次奥运会达到了顶峰,在奥运会之后,陈玘的乒乓之路开始屡遭挫折。
2006年陈玘在日本神户亚洲杯决赛上意外失球,这让陈玘又一次失去理智,怒而摔拍。
这一次虽然没有再被开除,可是陈玘却被刘国梁发配到了农村进行“劳动改造”,当时的央视都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全程报道,人们开始玩起了“杀神”养猪以及“杀神”从体育频道杀到了农业频道的梗。
可是陈玘却对此毫不在意,他心甘情愿的在村里接受改造,从原来种田时将禾苗当成杂草拔掉到后来养猪种田样样精通。陈玘自己表示:“人嘛,起起落落都很正常,活的太平稳也不好。”
2008年奥运会,陈玘最具有优势的双打项目被取消了,这也让陈玘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也意味着陈玘不能在成为奥运会的主力选手了,慢慢的陈玘也从一线逐渐退出到了幕后。
甚至还有媒体拍到陈玘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搭乘地铁前去买菜,直接干起了后勤工作。直到2014年,陈玘31岁时他选择了退役,回到了老家江苏省乒乓队去当教练。
多年之后,刘国梁感叹,陈玘也是一代传奇,在自己这么多徒弟中,只有陈玘学到了自己那堪称神迹的发球,也只有陈玘最像年轻时候的自己,而且一直惦记着他这个师父。大家都相信,在刘国梁心目中,陈玘永远都是赛场上的“杀神”,也永远都是自己的好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