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5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ITF单打冠军、17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WTA冠军——创造这些中国网球之最的选手不是别人,她正是从西安走出去的郑赛赛。” 谈及中国职业网球未来该如何持续发展,郑妈妈称最为重要的是激励“小花小草”的进取心。
15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ITF单打冠军、17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WTA冠军——创造这些中国网球之最的选手不是别人,她正是从西安走出去的郑赛赛。今年春节期间,郑赛赛的母亲郑明女士回到了西安,走亲访友之余也在为女儿的赞助事宜奔波。3月2日下午与记者见面后,郑妈妈时不时会看看手机,原来当时正好有一场郑赛赛的比赛。比赛最终是郑赛赛输了,郑妈妈多少有些失望,但也表示能接受。“职业网球就是有输有赢,享受比赛并能从中提高就好。”
谈生涯
“一直在抉择中前行”
1994年出生的郑赛赛,在8岁时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网球这项运动。“赛赛自己很喜欢,上手也很快,而且她很有运动天赋,小学时所有体育项目都是年级佼佼者。”凭借着天赋,更凭借着后天的努力,几年后古城的业余高手大都败在了赛赛的拍下。郑妈妈说,当时她并不觉得这算什么,也没有想好要让孩子一直从事这项运动。“应该说15岁拿到ITF的冠军起到了推动作用,那个冠军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她很坚定地表示要继续打下去,而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努力帮助孩子实现她的心愿。”郑妈妈说,到了2009年赛赛在美国参加国际青少年赛时,有许多美国知名高校的网球教练曾找到她,希望让赛赛到他们所在的大学读书。“学校方面还会提供全额奖学金,这其实有着不小的诱惑,我当时已经动心了,但赛赛表示要继续打下去。可以说,赛赛的网球生涯一直都是在抉择中前行的。”
2010年,郑赛赛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奥会。在那届比赛中赛赛拿到了一枚金牌一枚银牌,这一成绩在当时引起了中国网坛的轰动,因为当时除了李娜、郑洁、彭帅等几位金花之外,年轻队员迟迟成长不起来,以至于大家都在担忧中国女网将出现断层。回忆起赛赛那次新加坡之旅,郑妈妈还告诉了记者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郑赛赛是饿着肚子参加单打决赛的。“女单决赛被安排在当地时间下午两点,赛场离青奥村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赛赛本来要坐12点30分的班车前往场地,因此原计划12点去食堂吃饭,但还没开始吃就接到教练的电话,被告知班车马上就要开了。她一着急饭也没顾上吃,等来到乘车点时班车却已经开走了。此时的赛赛就一直在等下一班车,其实班车也并没有改时间。等到了场地,又因为下雨导致比赛推迟,孩子在等比赛时没有找到任何吃的东西。赛赛后来告诉我,等到比赛开始她打了一会儿就没体力了。最终赛赛只获得了银牌,多少与这有关系。”
谈目标
“今年争取打进前50”
去年,郑赛赛聘请了一名外籍教练,光教练的薪水一年就是100万元人民币,加上其他费用,一年的花销在200万元左右,而这对于郑家来说并非一笔小数目。“所以这次回来过春节的同时,我也想看看能不能给赛赛找些赞助,打职业网球没有钱是不行的,职业网球比拼的除了实力之外,团队也很重要。一个好的团队包括了教练、体能师、按摩师、陪练以及经纪人等,现在郑赛赛有了专职教练,但体能教练还是跟七八个人合用的。”
实际上,商业赞助与球员成绩也是挂钩的,当你的成绩优异时,往往企业也会主动找上门。不过郑妈妈说,她不会因此给孩子设定什么目标,孩子也不会为此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平常心对待每一场比赛就好,我相信她能做到更好。”
今年澳网是郑赛赛首度参加大满贯正赛,但首轮就遭遇到斯洛伐克美女球手汉图楚娃,结果以两个4 6败下阵来,当时有媒体称郑赛赛输球是因为压力过大所致,对此郑妈妈进行了辟谣。“实际上她腿部有伤病,加之比赛前突然发烧了,身体一直在冒冷汗。”郑妈妈说,年初的深圳公开赛时赛赛就拉伤了大腿,那届比赛是赛赛职业生涯第二次闯进巡回赛的四强,半决赛时不敌头号种子、罗马尼亚名将哈勒普。“在八进四的比赛中赛赛就出现了伤病,但最后咬牙坚持了下来。与哈勒普的半决赛之前,我曾劝赛赛退赛,因为害怕伤势进一步加剧,影响到随后的澳网,毕竟这是大满贯的正赛,但赛赛不愿意放弃在家门口举行的比赛,所以后来伤势也进一步加重,此后赛赛一直在恢复,来到澳洲时已经差不多好了,但又遇到了发烧,应该说很遗憾吧,但绝对不是因为压力过大所致。参加大满贯正赛压力肯定是有的,不过没有媒体说得那么严重。”
虽说不会过多地施加压力,但目标还是要有的。郑妈妈说,赛赛今年的目标是进入世界前50,“她现在的世界排名在73位(在中国球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彭帅),看上去离前50很接近,但越往前想要提升排名就越难。进入前50的话也就意味着赛赛有机会参加明年的奥运会,她希望能为国争光。”
谈技术
“发球环节还有待提高”
有人评价郑赛赛是当下中国网坛的另类,这并不是因为她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而是因为她的打法,认为她的打法不够凶悍。郑妈妈对此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法,并非谁都能像大小威一样。“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中国的教练往往训练模式较为单一,而国外的教练会根据球员的自身情况制定发展目标。我们常说中国网球是不是打死你就是死给你看,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一点上我们的球迷对于网球的理解也有偏差,他们认为精彩的网球就应该是对攻,是底线无休止的抽球,实际上网球的最高境界是力量与智慧的合一。大家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打法,有欧洲的教练看了赛赛打球后称赞她善于利用场地,打法很立体。”
长期跟随赛赛参赛,赛赛的情况郑妈妈无疑最有发言权。她称赛赛由于小时候并不是一直在练习网球,因此基本功方面有些不扎实。“但这也是有利有弊的,正反手都不突出也就更为均衡,同时也迫使她不得不去优化自己的优势。我认为赛赛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很快,很有悟性,容易接受新的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前进。”在郑妈妈看来,网前技术是郑赛赛的撒手锏,不足的地方是发球。“由于赛赛不是力量型的选手,所以她未来会在发球上多增加一些技术,发球提高后我相信孩子还能更上一层楼。现在的意大利外教水平很不错,深圳赛上赛赛之所以能闯进四强,与外教在冬训期间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郑妈妈告诉记者,赛赛的性格有些像男孩子,跟人熟悉之后会很健谈。“我认为这样的性格对网球职业选手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她在出国比赛的旅程中,交到了很多的外国朋友。”
谈李娜
“她是一个时代的榜样”
去年9月,前金花一姐李娜宣布退役,娜姐退役后外界认为中国网球的黄金期也随之结束。对于这种观点郑妈妈称不完全正确。“从职业赛事角度来讲,缺少了李娜成绩方面是会受到影响,但从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来讲,中国网球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现在有这么多小花小草就能说明这一点,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李娜等人的高度,但肯定会有人冒出来的。”提及李娜等人的成功,郑妈妈称除了自身强大的实力之外,国家层面的支持也很重要。“对于李娜,我想我们所有从事网球运动的人都应该感谢她,她是一个时代的榜样,她让大家知道亚洲人也能打好网球,也能拿到大满贯。更为重要的是,她推动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谈及中国职业网球未来该如何持续发展,郑妈妈称最为重要的是激励“小花小草”的进取心。过去有李娜、彭帅等人在前边顶住,后边的球员自身的压力不是很大,尤其是一些体制内的球员,他们并没有前辈那么刻苦。“一来是当时李娜她们还在,所以下一代的球员压力不大;二来是因为有一些队员是属于体制内的,除了国家养着他们给他们发工资之外,所在的省市也会给予资金支持,有些养尊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