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看奥运丨摄影记者魏征:我带着一身酒精味去了东京

第一视点看奥运丨摄影记者魏征:我带着一身酒精味去了东京

万众瞩目的东京奥运会在经历了一年的推迟之后,终于将在今晚正式开幕。因为疫情的影响,这届奥运会必然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届——开幕式乃至随后的大部分比赛都不会有观众在现场观赛,这让本届奥运会变成了一届真正的“云上”奥运。对于奥运迷来说,这可是“活久见”;对亲临奥运会赛场进行报道的新闻记者们,则成了可以现场观赛的“少数派”。在将近20天的赛程里,新闻记者们将冒着疫情的风险穿梭在各大赛场之间,这届特殊奥运会的种种细节都将透过他们的镜头传递给屏幕另一侧的我们。

中国体育报的摄影记者魏征于7月21日奔赴东京赛场,在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之前,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让我们先从魏征随手的抓拍中,体验一下这届特殊奥运会的氛围吧。

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一个小时,魏征站在仅有约960个人的开幕式现场。

Q:什么时候接到通知要奔赴东京奥运会现场进行本次报道的?

奥运会的报名一般都很早,在当届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年就开始了报名工作,这一次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一直在等待着这届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消息。取得奥运会摄影的证件是非常难的,需要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双方的手续,所以拿一个奥运会的证件需要几年的努力和工作积累。这一届奥运一直也没给出一个具体的举办时间,所以我们一直处于准备的前期,但是我一直是相信奥运会是可以成功举办的。

魏征在前往东京的航班上

Q:你是如何为本次报道做准备的?

准备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器材和设备方面的准备,这次我们很早就把设备准备好了;另一个方面就是奥运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代表团有哪些队员会参加本次奥运会,另外国外的代表队有哪些名将来,所以需要一直关注着大会的进展。

这次奥运会大家都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让很多流程变得非常特殊,所以这次针对摄影师的政策是在前一天下午4点以前要给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的摄影团队去邮件申请第二天所要拍摄的内容,那么这就牵扯到我们随时要关注中国运动员第二天是否能晋级的问题。所以,特殊情况下只能特殊地去随机应变,所以这次我们暂时没有对拍摄项目进行分工。

入境东京

Q:为了完成本次报道你都准备携带哪些设备?

我这次主要是携带的是索尼的a1微单系统。自从2017年4月份索尼a9诞生以来,我这几年使用索尼微单居多,我认为微单是以后一个大趋势,它有单反所先天不能比拟的一些优势,尤其是在体育摄影方面。比如大家都众所周知的a1有每秒钟30张的高速连拍,5000万的高像素,会带来更好的画质。并且我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它有跟踪对焦的能力,这一点是我觉得是对以前对焦方式的一种颠覆,所以从技术的手段上来说,我认为微单是非常可靠的。

入境东京

在通过这4年的使用,我对索尼的微单系统也产生了认可,所以这次我带的都是索尼的设备,具体来说就是三台a1机身,变焦镜头有FE 16-35mm F2.8 GM、FE 70-200 F2.8 GM,还有三支定焦FE400mm F2.8 GM OSS、FE 35mm F1.4 GM和FE 135mm F1.8 GM。当然到了东京奥运会的现场,索尼第一次作为摄影师的器材支持伙伴进入主新闻中心,我可以在那里借到一支FE 600mm F4 GM OSS。总之这次是我第一次使用微单相机记录奥运会,而且算是第一次只带微单相机站上世界体育最高赛场——奥运会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吧。

东京的的士司机带着记者团去宾馆

Q:受到疫情影响,这届奥运会比较特殊,你去之前是否充分考虑过风险?

风险当然是有所考虑,尤其是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这种年纪。我在2021年的1月份,就接种了两针的疫苗,平常我也有带口罩的习惯,而且我们在出来前也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培训,所以心里会踏实一些。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国际奥委会,包括东京奥组委在大会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我觉得作为奥运会的工作人员,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好防护。担忧肯定是会有,但没有办法,既然这是工作,而且奥运会这么重要,所以我觉得有这样一次经历也是挺难得的机会。

抵达后的晚餐

Q:因为疫情影响,本次与东京组委会的对接工作跟以往的大型赛事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本届奥运会我没有负责太多和前方组委会的对接工作,之前在伦敦、里约还有索契冬奥会这些赛事的对接我都负责过,现在看起来那些赛事的对接确实要更加流程化一些,而且很早就已经完成了。这次因为疫情的原因,包括我们的住宿、机票还有关于疫情防护的工作都相应往后推迟了,其中一些繁杂细致的事情都是我们同事来完成,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顺利得以启程前往东京。

记者团的“十八般兵器”

Q:我看到有些西方摄影师在媒体上抱怨,东京组委会给摄影记者设置了很多的限制,面对这些不利的情况你们会如何应对呢?

我觉得奥运会不是某一个人的奥运会,虽然承办国是一个具体的国家,但是它是全世界的观众、运动员、摄影师和工作人员参加的一次盛会。所以我觉得为了大家的安全,各种限制条件都是可以理解的,什么事情都是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嘛。既然从事这个行业,就要遵守这个行业里的一些行为规范,这也是一个职业操守。

“奥运会的开幕式会像我窗下的电车一样顺利通过吗?” 魏征在个人的朋友圈里写到

Q:面对这届特殊的奥运会,你都做了哪些防护上的准备?

这次报道除了相机和生活用品之外,防护的用品是最主要的,而且它们也是第一次出现在我去奥运会的行李中。中国体育报这边给我们防护上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包括很多种口罩、防护镜、手套、防护服、面罩,还有很多细节的物品,包括酒精喷雾、湿纸巾、体温表,等等。我们一登上去往东京的飞机,就开始往座位上喷酒精消毒,所以这次真是带着一身的酒精味前往东京。

THE END
0.馆藏故事之申奥篇—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纪念瓷盘(馆藏) 1932年,我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刘长春代表中国第一次登上奥运赛场。 ♦♦♦ 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洲国”妄想让刘长春作为伪“满洲国”选手参加奥运会。刘长春愤然发表声明拒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在王正廷jvzquC41yy}/qu~orki/ew4owukvo8hqnnkdvrtp1463285935546B8640nuou
1.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人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1932年的7月30日,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则是在1984年。1932年的7月1日,张学良亲自宣布于希渭和刘长春为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在此次奥运会中,刘长春虽未获得理想成绩,但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哪一年 jvzq<84yyy4icxhjc94dqv4|z/L28Kh55:=7E>f;6:4tj}rn
2.历时最长的奥运会是哪一届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哪一年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7月1日在东北大学体育系毕业典礼上,由张学良亲自宣布刘长春和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代表中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开幕式当天,中国代表队临时拼凑而成,由刘长春执国旗,沈嗣良为总代表继之,随后派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jvzquC41yy}/3>ysy0ipo8sgyue97<73874tj}rn
3.乾隆光绪27年具体指哪一年3、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是哪一年 1、中国首次参加的是1980年第13届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2、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成绩: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中国奥委会是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首次出席冬季奥运会,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jvzquC41yy}/rrslkwhb0lto1|oywwd4C7985j>29;;B:?80jvsm
4.张雨霏:爸爸在天上给我加油呢文旅·体育23岁的徐州姑娘张雨霏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令人惊艳,9天的游泳赛程,她几乎每天都有比赛,参加了6个项目的比拼,连同预赛、半决赛、决赛,一共听了12枪,拿下了两金两银(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女子100米蝶泳银牌、4×100米男女混合泳接力银牌),成为中国游泳选手单届奥运赛场获得奖牌最多的运jvzq<84gpv4qgxung0ipo7hp1IH0p:4424702A621e713;2543>85==0jvsm
5.王中宇:从“前奥运”到“后奥运”雅典的第一次奥运会标志着西方文明自信地成了这个星球的“主流文明”。 1900年法国巴黎主办第二次奥运会,这一年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此役证实了“主流文明”的强悍和中华传统文明的孱弱,标志着“主流文明”在全球的顺利扩张。这一年不仅打垮了中国官、民的抵抗,也让英国成为尼日利亚的保护国、美国取得夏威夷、英国jvzquC41yy}/ejx0ep5yy8luf5329>281z329>282>`8=<5;:4tj}rn
6.奥运会的五环分别代表哪些国家在过去的16届男子篮球和8届女子篮球奥运会比赛中,美国男篮获得了12次冠军(前苏联获得2次冠军,前南斯拉夫和阿根廷各获得1次冠军);美国女篮获得5次冠军(前苏联获得2次冠军,独联体1次)。 3、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哪一年 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1932年的7月30日,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则是在1984年。1932年的jvzq<84o0jgpuqzquj{p:7hqo1tfy|dfC7>23?=8c59:gL80ujznn
7.中国华南虎:19052019这可能是第一次强力领导人直接推动大型食肉动物保护项目,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同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保护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在周恩来的支持下,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打虎英雄在北京召开全国狩猎会议。 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不过华南虎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当年5月,在jvzq<84yyy4junsnkp4dp8xha:I22a81;h:CE2985:9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