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仅用八根柱子以及半根承重柱支撑起来的建筑吗?
如果觉得不够夸张,那要说这个建筑占地总面积足足有15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
而这样精妙无比的建筑,正是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
其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理论与现代顶尖设计的结合,更是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而这座奇迹建筑的设计者,正是有着“建筑界女魔头”称号的扎哈·哈迪德。
然而遗憾的是扎哈·哈迪德在2016年去世,没能亲自见证它的建成……
那么她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神秘设计师?更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世界360度,何必局限于直线?”
扎哈·哈迪德是全球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被誉为建筑界的“女魔头”。
这并不是指她的性格“魔头”,而是她创新的用曲线颠覆了传统建筑的呆板和单调,用独特的曲线使建筑“翩翩起舞”。
正是用这些曲线,扎哈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打破了男性对于顶级建筑设计师的垄断。
2004年,年仅54岁的她,获得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这次获奖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全球首位女性普利兹克获得者,二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普利兹克获得者。
被《时代》杂志评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89年普利兹克获奖者弗兰克·盖里评价扎哈:“她是我多年来见过的发展最清晰的建筑师之一,她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创新。”
扎哈的作品被全球各大博物馆永久收藏,并且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权威奖项。
扎哈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她的设计领域涵盖多个领域。
包括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扎哈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在实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她大胆的重构了建筑的本质定义,利用曲线、流动的线条来表现建筑的活力与韵律。
她的作品,如德国莱比锡的宝马中心大厦、罗马的国立现代艺术中心等,都是用曲线打造出的经典之作。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在伊拉克的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
不同于那些“悲情”主角,扎哈的一生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扎哈的父母注重并十分支持女儿的教育,扎哈在儿时兴趣十分广泛。
但在偶然接触到建筑行业时,年幼的扎哈懵懂的认为,能将纸上的画,矗立在现实世界的“魔法”十分神奇。
父母发现女儿的梦想时,无所保留的支持她的决定。
1972年,22岁的扎哈入读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全家为支持她的学业移居到伦敦。
正是父母给予他的支持,使扎哈拥有了在建筑界披荆斩棘的勇气。
扎哈当时的导师,是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大裤衩”的设计者,雷姆·库哈斯。
扎哈毕业后就进入他老师所创办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仅在工作两年后,便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升级成为了合伙人。
然而扎哈不满足现状,于是选择了自立门户,独自设计。
这一步走起来却是非常艰难的。
扎哈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为打响事务所的名气,她积极的参加各种国际大赛,一天中有16个小时都呆在自己的办公室中。
此时,扎哈的独特风格开始显现,锐角尖顶,流动曲线等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不出意外,扎哈的设计在世界级赛事上频繁获奖,打响了自己的旗号。
扎哈充满天马行空想象的设计倍受同行欢迎,然而却没有资本去接受这种另类的设计。
便出现了设计在比赛上频频获奖,却坐冷板凳的奇怪现象。
此后的22年扎哈的设计无一被建造,而在这22年间,扎哈没有气馁,反而在跨界设计项目中大放光彩。
时尚圈的香奈儿老佛爷都对扎哈表现出极度的赞赏。
正当大家以为这个建筑界的“怪人”只是昙花一现,转战时尚界时。
2001年属于扎哈的转机出现了,
扎哈在1993年设计的德国莱茵河畔的消防站得以建立。
作品一经问世,便轰动全球。
建筑师们发现扎哈天马行空的设计,那些看似前卫的,无法建筑的设计是可以落地的。
自此,扎哈收获了世界各地的设计邀请,扎哈的名字也成了建筑界一流的代表。
扎哈·哈迪德的成功,除了扎哈自身的拼搏外,更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中国似乎也是最包容她创造力的福祉之一。
在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建筑都曾是扎哈·哈迪德设计建造的。
2010年在中国广州建造的广州大剧院,就是扎哈在亚洲建造的首个大型项目。
基建强国与创意大师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其方案的构思“圆润双砾”,建筑的外形像两颗光滑的鹅卵石。
建筑寓意一对被珠江水冲刷的“砾石”。借助着独特的方式将建筑与景观融合,使其具有连贯性,呈现出其特色的流动曲线美。
建成后被《每日电讯报》评为全球最壮观的剧院。
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以及耗费数十亿打造的澳门摩珀斯酒店。
都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优美的曲线,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优美的艺术品,无一不是出自“魔女”之手。
在扎哈真正被全球所接受前,2000年时,中国早已向扎哈投出橄榄枝,希望让其融入中国特色共同设计出独特风格的机场。
扎哈出于被如此信任,她便呕心沥血的不分昼夜对机场进行规划设计,最终向中国交出自己的设计图纸。其独特性让人耳目一新。
其创新性与我国工程师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此合拍,让国内工程师兴奋不已。
机场于2014年正是投入建设,并与2019年建立成功。
大兴机场的设计理念是“凤凰展翅”,航站楼的造型就如同动态下舞动的凤凰翅膀,寓意中国经济腾飞发达。
大兴机场创新性的采用放射状钢结构进行建筑,使得在机场内部看航站楼顶部,有独特的流动韵律。
其放射状的结构能够在白天充分的利用采光,使得机场照明柔和,为旅客提供舒适的环境。
大兴机场的内部仅有八根柱子支撑,柱子的设计充满了扎哈的流线型特点,其舒展如同呼吸一般流畅。
在机场内部,更是装饰了大量的艺术品,为整个机场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同时在兼顾艺术性的同时,并未舍弃实用。大兴机场拥有机位137个,可容纳客流1.3亿人次,保证了机场的高效运行。
其传奇一般的设计,举世瞩目,受到各大艺术家的推崇。
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了她与中国之间的联系。
但其作品能代表她永世长存,作为“新世纪的七大奇迹之一”。
一位记者曾对扎哈采访道:“你是一位幸运儿,你的发展一直都是非常顺利的。对吗?”
扎哈对此回答道:“不,我付出了数倍超出他人的努力,我甚至一天都没放过自己。”
作为一个外籍女性,他在建筑道路上的阻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享年65岁的扎哈,结束了自己奋斗的一生。
但她仍然是成功的,历经艰难她攀上了建筑界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了首位获得建筑师最高荣誉的女性。
扎哈为世界留下丰富的宝贵资产,她更是证明了女性建筑师可以攀登峰巅。
扎哈·哈迪德如今已经是一种敢于攀登的精神象征。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艺术中国网《打卡扎哈·哈迪德《未来之境》数字艺术展,感受光影和建筑的碰撞》
[2]官方媒体美通社《未来之境 灵感奇遇 高仪SPA联袂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共赴未来之旅》
[3]官方媒体新京报《伊夫·克莱因中国首展、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