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202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正在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这也是“体操三项赛”中第二项高水平、高规格赛事。除了在场上奋力拼搏的体操健儿们,酷炫的体育展示也让赛场氛围高潮迭起。
什么是体育展示?
体育展示是指运用视频、音频和表演等元素来烘托比赛现场的气氛,激发观众热情,力图让赛场呈现出一种舞台化的效果。简单来说,在赛场上能看到、听到、感受到的,都是体育展示。
世锦赛级别的开场秀 国内首次使用动态肖像展示
当观众落座后,现场灯光暗下来,体育馆顶棚的100套组合灯球随着音乐错落起伏,不停变换色彩,时而动感酷炫,时而高雅优美,再加上超高清斗屏上呈现的宣传片质感满满,让人发出阵阵惊叹。此外,还新增了观众互动、赛事集锦等环节。这都是由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展示团队献给现场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圈”的灯光秀中所用的白色小球“大有来头”,它们的专业名称是动能球,此前只有在奥运及单项世界锦标赛中才出现过。
最特别的是,每支队伍出场时,身后大屏上都会出现运动员的动态肖像展示,每个人展示独具特色的体操动作,让观众能近距离“看”到运动员,这在8月举行的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中是首次使用。“这种出场方式在体操领域之前只有境外国际大赛尝试过,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使用。”总制作人赵新雨介绍道。
别看这样的出场方式只有短短十几秒,背后凝结的是整个团队的心血与付出。为了制作动态肖像展示,团队争分夺秒,在赛台训练的两天时间里将近300名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影像拍摄完毕,并进行后期制作。
副制作人邵哲峰表示,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和制作压力都是难以言喻的,“这样的尝试并不是必须要做的,但我们作为体育展示团队,有一个天然的使命,就是要让比赛更好看。”通过体育展示,将运动员、项目、竞赛三者有机结合,让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与过冬奥会的团队 将在亚运会带来更多惊喜
体育展示首次在国内呈现要追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去年第十四届全运会是体育展示第一次完整运用到全运会的所有项目,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又将体育展示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总制作人赵新雨(右二)和副制作人邵哲峰(左二)
曾在北京冬奥会中担任冰壶项目体育展示中方制作人的赵新雨,对“冰立方”中的工作经验感触颇多。“在北京冬奥会,我能感受到现在国内顶尖团队的水平已经完全达到了国际水平,甚至在一些体育展示更细分的环节上,已经超过了部分国际团队。”
这次服务于黄龙全国体操系列赛的团队是体育展示领域全国水平最高的团队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支完整服务过所有冰上项目的体育展示团队,参与过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南京青奥会、杭州世游赛、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第14届全运会等大赛。此次参与全国体操系列赛的有近50名工作人员,分为制作组、播报组、音频组、视频组、舞美组、场地组等。杭州亚运会期间,他们也将承担在黄龙体育中心举行的足球、体操和水球等比赛的体育展示工作。
(团队中的中英文播报员)
体育展示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做文化展示,文化展示除了展示具体项目的文化内涵,还要展现属地文化。
制作人透露,在杭州亚运会中,考虑融入带有明确辨识度的杭州特色声音,在体育展示中融入更多杭州元素、文化符号,让观众更加了解杭州,获得不一样的观赛体验。
赵新雨和邵哲峰表示,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会不断在表现形式上做“加法”,多尝试,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不断进行创新变化。让每一位来到现场的观众,都感受到不一样的现代体育文化。
仅4天,完成“变身”
9月6日,全国体操锦标赛进入了第三个比赛日,如果连续来体育馆观赛的观众就会发现,女子体操比赛和男子体操比赛的场地是有些许不同的。因为男子团体有六个项目,包括吊环、鞍马、自由操、单杠、双杠、跳马,而女子团体共有自由体操、跳马、高低杠和平衡木,这就需要团队在第一天比赛结束后,连夜更换器材,单杠、双杠需要换成高低杠,吊环和鞍马也需要更换成平衡木。
事实上,这样的改动只是小打小闹。真正的考验是8月26日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结束后,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场馆改造成符合一级体操赛事标准的场地。四天时间,如何让一个艺术体操的场馆转换成为一个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竞技体操场馆。省黄龙体育中心的团队给出了答案。
两者场地布置大不同
相比于艺术体操,体操比赛的一大特点就是器材很多,除了正式比赛场地,训练场地、热身场地的器材也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安装完成。每个器材的台子多高,放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的标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还不是最难的,器材放好之后,大到地毯颜色,小到每一个标识的摆放,都要反复地测试,力求呈现最好的效果。竞赛副指挥长助理潘华年告诉记者:“举例来说,地毯布置好之后,我们发现实际颜色和预期的有差距,于是又进行了调整,精益求精。”四天时间,每天都是披星戴月、马不停蹄。
不仅如此,这是黄龙体育中心改造之后迎来的首个全国一级赛事,而且对于这支年轻的团队来说,也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高规格的赛事。因此,没有经验可循,只能在工作中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潘华年说,这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既是一场大考,也是难得的一次预演。“虽然很难,但是有了这次的经验,对于即将到来的亚运会,我们的信心又足了一些。”
当第一天的比赛平稳结束之后,整个150人的团队总算能够长舒一口气。就连奥运会亚军肖若腾在比赛结束后,也对于场馆频频点赞。
作为亚运会全流程、全要素的测试,这个年轻的团队经历过这次比赛之后,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于明年的亚运会,他们同样充满期待,届时,他们将为亚洲人民奉献一场精彩的体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