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属于中国乒乓奥运赛史上的第一枚混双金牌,终于拿下了。
中国乒乓虽被称作是“国球”,但是在混双比赛中仍然稍逊一筹。
如今王楚钦孙颖莎的“莎头”组合一路披荆斩棘,
捧在手心的金牌,仿佛浓缩了他们7年的辛酸历程。
01、命运的相交
众所周知,王楚钦和孙颖莎第一次组队是在2017年。
但两人的相遇,实际上在2012年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2012年10月到11月,孙颖莎在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集训。
同年12月,王楚钦也来到了同一个基地训练。
一个基地出来的两人,已经注定会有所交集。
2013年,“稻香杯”锦标赛,是属于两人的第一次同框。
彼时的两人或许互不相识,但是也开始注意到了对方。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两人出现在一个镜头里的时候还是背对背,
谁都没想到几年后,两人终究会面对面。
2015年,这时候孙颖莎刚刚进入国家乒乓球二队。
王楚钦在练球,孙颖莎就在镜头的后面。
这一次,两人不再是简单的同框。
同为国家队的一员,两人也开始进入合作的倒计时
2016年,两人第一次在微博上出现了互动。
“昨天看你比赛视频太厉害了!”“别闹,哈哈。”
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两人的命运终于开始重叠。
7月4日亚洲青年锦标赛,“莎头”组合第一次亮相。
虽说是第一次合作,但是两人却像配合多年的老手一样,
一出手就拿到了比赛的冠军。
开始组合混双之后,两人之间的故事不再是序言,而是进入了正文。
7月11日,马来西亚的“不要橙汁要九珍”更是成了历久弥新的梗。
7月12日,T2联赛孙颖莎和国外选手的比赛,王楚钦非常专注地观战。
10月2日,孙颖莎比完赛,王楚钦非常开心地问“莎莎吃面包吗?”
著名景点“头头逗奶包”也是从这时候诞生。
11月4日,孙颖莎17岁生日,王楚钦在微博直呼“小豆包”。
两人也是相互调侃:
“请我吃饭哈哈。”“没钱。”
世青赛颁奖典礼上,“莎头”和外国友人站在颁奖台。
两人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简直要把“青春”两字写在脸上。
据网友透露,同样站在颁奖台上的外国混双组合已经结婚了。
且不说全网都在磕“莎头”CP,大家也不希望两人最后分开各打各的。
但是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在2018年,“莎头”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挫折。
在韩国公开赛上,是“莎头”的第三次混双比赛。
因为训练的原因,孙颖莎肩膀受伤,王楚钦脚受伤,对比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面对采访,王楚钦担心孙颖莎,想让采访快一点;
孙颖莎也很心疼王楚钦,说话的时候都在哽咽憋泪。
毕竟年少轻狂,遭遇失败的时候缺乏适应能力。
在2019年的奥地利乒乓球男单资格赛上,王楚钦输给了赵子豪。
难以接受失败的王楚钦情绪失控,把球拍摔了出去。
中国乒协因此对他做出了禁赛处罚。
因为一个球员的禁赛,导致和樊振东的男双、和刘诗雯的混双都被迫弃权。
如今要说“莎头”,就不能只说“莎头”。
要说九珍,要说伤痛,要说开心,也要说哽咽。
不过最要说的,还是一生一次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两个人从相识,相知,相别再到重逢,命运已经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了一起。
02、风从青奥起
2018年青奥会,属于“莎头”的风在阿根廷吹面而来。
比赛限制14岁到18岁之间的选手才能参赛,但是赛制又是四年一次。
这对所有选手来说一辈子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年轻的孙颖莎和王楚钦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国家。
面对前辈在青奥会上拿到的4金1铜,“莎头”面对的是更高的挑战。
两个人已经不再是青涩的少年和少女,
相互鼓励,相互约定的“莎头”,即使不是混双,也要发挥最好的实力。
王楚钦4:1大比分战胜张本智和,孙颖莎同样是4:1战胜平野美宇。
先斩下男女冠军,接下来的混双就进入了他们的节奏。
不出意外,混双对战日本组合仍然是轻松取胜,为国乒拿到了三枚金牌。
这次青奥会,为孙颖莎和王楚钦的青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也成为了以后征战世界赛的冒号。
“顶峰相见。”
和风徐徐,名为青春的风吹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吹向了未来。
这场风横跨6年,吹过了少年的向往,吹过了少女的阳光;
吹过了休斯顿,吹过了澳门;
吹到了新加坡,吹到了东京,最终吹到了巴黎。
03、圆梦在巴黎
东京奥运会没能得到的,“莎头”组合势必要在巴黎找回来。
而且现在的两人,也早已经脱胎换骨了。
两人不仅是熟悉了混双的规则,而且在配合上也更加默契。
是混双领域名副其实的顶配阵容。
在本届奥运会上,王楚钦和孙颖莎第一场就4:0大胜埃及选手。
接下来两场也是有惊无险的挺进了决赛。
决赛这一关显然就没那么好过了。
等待二人的是来自朝鲜的“神秘军团”。
早在混双刚刚开赛的第一天,这支朝鲜乒乓球队就爆冷淘汰了张本智和与早田希娜。
要知道这支日本混双乒乓队也曾在混双领域获得世界冠军,仅次于“莎头组合”。
东京奥运会上,日本队更是击败了许昕/刘诗雯,一举夺得了混双金牌。
相比之下,朝鲜就要简陋的多了。
因为不经常参加国际比赛的原因,几乎就找不到朝鲜队的国际排名。
再加上娱乐产业不如日本发达,网络上也很少有朝鲜队的信息。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球迷,基本上都认为决赛会是中日之争。
对于中国队来说,这支朝鲜队也是同样陌生的。
看完整场比赛,不得不说,朝鲜队淘汰日本队还真不是“爆冷”。
因为朝鲜混双的硬实力已经完全能和王楚钦和孙颖莎分庭抗礼了。
第一局的时候明显中国队势头更猛,孙颖莎和王楚钦的进攻都非常犀利。
朝鲜队在中国队凌厉的攻势下,仅仅取得了11-6的成绩。
但朝鲜队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第二局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反而7-11打赢了中国队,扳回了一局。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双方更是多次战平。
好几个看似不可能救回来的球,都被双方选手救了回来。
在一次次的救球和攻杀中,双方选手的实力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在比赛中,孙颖莎和王楚钦更是展现出了极高的体育精神。
虽然棋逢对手,每一分都至关重要。
但是两人依然主动示意裁判擦网球,以维护比赛公平。
这样的体育精神,恰恰也是中国乒乓球队,最被人喜爱的一点。
我们取胜从来不会去靠偷鸡摸狗的把戏,而是要靠正大光明的实力。
最终中国队4:2战胜朝鲜队,夺得了金牌。
另一边,韩国队选手也在季军赛上胜利,夺得季军。
颁奖时,韩国选手拿出了手机,同中国和朝鲜选手一同合影。
在国际格局风谲云诡的今天,朝韩双方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相亲相爱。
也恰恰体现出了体育精神的魅力。
孙颖莎和王楚钦这枚金牌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这是中国在混双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大好事,但可惜的是,王楚钦的球拍在赛后被摄影师踩坏了。
当时王楚钦面色已经非常难看了。
对于运动员来说,趁手的装备是相当重要的。
这不单单是一个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战术策略的问题。
现在王楚钦被迫要更换球拍,对于他后面的比赛势必也会有所有影响。
这也难怪王楚钦会因为球拍损坏而愤怒。
不过在众人的安慰下,王楚钦也是很快恢复了状态。
相信中国队也有关于器材的备选方案,孙颖莎也有适合自己的备用球拍。
能够尽快帮助王楚钦恢复状态,在后续的比赛中继续为国争光。
只是起点
风从青奥起,圆梦在巴黎。
王楚钦和孙颖莎历时7年,终于让奥运混双金牌挂在了脖子上。
这是他们对这7年的一个交代,也是奥运征途的一个开始。
这次夺冠并不是结束,属于两个人的夺金之旅更不会完结。
中国乒乓夺冠从来都不轻松,背后都是选手们的汗水和努力。
为了这枚金牌“莎头”付出太多,期待后续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