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无意中刷到2016年乒超联赛第二轮莎莎对决武杨的一场比赛。
后期制作挺有意思,标题直接用了“15岁孙颖莎吊打世界第一削球手”的醒目字样,还特别标注:解说员被啪啪打脸。
说实话,莎莎早期的比赛还真没有看过,上次特意去看了2017年及2019年莎莎与丁宁的三场比赛。当时的感受就是莎莎好可怜,一个人孤军奋战,观众席没有一个为她加油呐喊的球迷,全是丁宁的粉丝,解说员也是一边倒,只看好丁宁,没有把莎莎放在眼里。
这个15岁时的比赛,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当时的莎莎刚进国家队二队不久,还没进入主力队员梯队。这场联赛莎莎代表的是深圳大学俱乐部,武杨则代表山东齐鲁交通俱乐部。
武杨是谁?特意去某度上查了一下。
再看看彼时的莎莎,刚进国家二队,单看战绩与武杨相比确实不像在一个量级。所以开场解说员便对莎莎完全没有放在眼里,对莎莎的称呼也是“小孩”,还没开打就直接否定了莎莎,并且自始至终都不认为莎莎能赢下比赛。
直到大比分打到2:2平,两位解说还一直在为武杨找失利的理由。
男的说,感觉这个球馆比较大,不利于武杨削球的发挥,她还没适应,又说,武杨主场作战,压力过大。真有意思,主场不应该更有优势吗?
女的说,武杨球拍胶水没干透,削球没出效果。
当莎莎赢下一局点球时,男的又说,这是个运气球,擦边;又说能赢武扬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直到莎莎大比分3:2拿下比赛,两位解说都没有提半个字:这小孩实力很行!真服了他们,肯定一个新人的实力那么难吗?你们既然看不出专业水平,干嘛要做专业解说呢?也不怪网友说他们被啪啪打脸。
看完2016年乒超联赛孙颖莎对战武杨的这场比赛,会让所有人明白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先入为主地随意否定一个初出江湖的新手。否则很容易被打脸。
如果说2016年初出江湖的莎莎让这两位解说不看在眼里,还算情有可原。成年人都是带着惯性思维去认知事物、定义人,毕竟莎莎当时还真是籍籍无名,两位解说不放在眼里,还勉强可以原谅。
然而,在2017年日本公开赛后,再回头看2019年国乒女子直通赛莎莎对决丁宁那场赛的解说,就觉得不可原谅了!
三个解说员,两男一女。其中一位男解说对莎莎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当莎莎打出了高质量的球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赞美,而另外的一男一女,一直一边倒向丁宁,为丁宁找各种理由,还反复强调丁宁的粉丝如何如何,对莎莎的优异表现,却基本是惜字如金!
在2019年亚锦赛半决赛莎莎对丁宁那场也是,看到最后才知道是杨颖与邓亚萍解说的,应该说整体还比较客观,但明显杨颖还是挺丁宁的多一些,当莎莎以大比分3:1拿下比赛时,杨说莎莎要好好总结经验,差一点就被丁宁翻盘。
此一时,莎莎早已不是当初的无名小将了,而是升入国家一队,在2017年日本公开赛斩获过女单女双的“双冠王”;随后在中国公开赛,也是一路气势如虹地杀进女单决赛,虽不敌丁宁只获得亚军,但那年莎莎才16岁。2018年,莎莎还收获了青奥会女单、混团双冠,实力方面已经是有目共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