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即将在非洲大陆首次点燃奥运圣火,而乒乓球赛场正见证着代代传奇的诞生。
青奥会组委会发布的官方宣传视频以诗意的画面传递着非洲大陆的坚韧与雄心,口号“Africa welcomes, Dakar celebrates”宣告着这片“人类摇篮”已准备好书写体育史的新篇章。
2700名17岁以下的运动员将在这里角逐25个正式比赛项目。
个协会最多只能派出一男一女两名选手,这意味着代表资格的争夺比金牌本身更为残酷。
回顾历届青奥会乒乓球赛场,中国选手的名字熠熠生辉。 2010年新加坡,顾玉婷摘下女单桂冠;四年后的南京,樊振东和刘高阳在家门口双双登顶;
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王楚钦与孙颖莎不仅包揽单打金牌,更联手拿下混双冠军,成就中国队单届三金的辉煌。
青奥会之所以被称为“梦开始的地方”,正是因为这里走出了多位世界顶级选手。 2014年夺冠的樊振东,十年后已是巴黎奥运会男单金牌得主、大满贯得主;
孙颖莎在2018年青奥会封后,如今手握奥运女团金牌、世锦赛女单冠军和巴黎奥运混双金牌;王楚钦同样从2018年青奥会男单冠军起步,成长为世锦赛男单冠军和奥运混双金牌选手。
国乒混双王牌组合“莎头”的默契正源于青奥赛场。 2018年对阵日本队的混团决赛中,孙颖莎击败平野美宇,王楚钦虽负于张本智和,但二人最终在混双决胜局顶住压力夺冠。 这场磨砺为他们日后称霸巴黎奥运会混双赛场埋下伏笔。
日本名将张本美和,目前世界排名第六的日乒核心,因超龄0.5岁遗憾退出,她的哥哥张本智和曾在2018年青奥会摘银,兄妹轨迹形成鲜明对比。
同样错失机会的还有埃及“一姐”汉娜·高达,这位在中国受训的16岁新星去年曾爆冷击败国乒主力陈幸同;
中国台北的“左手小怪物”郭冠宏也因年龄门槛止步。 最特殊的案例是中国小将祝启慧,这位2012年出生的天才少女原本可参加2026和2030两届青奥会,但新规下她明年未满15岁,2030年又将超龄,成为规则“双杀”的典型。
中国乒坛“双子星”李和宸与姚睿轩成为焦点,前者是去年U15世界第一,后者以左手灵活打法著称,二人搭档夺得过世青赛混双冠军,被视作国乒新一代混双王牌。
伊朗“神童”本雅明·法拉吉同样受益,12岁横扫同龄人、13岁跨龄夺冠的经历让他成为黑马候选人。
国际奥委会解释,规则统一覆盖全球200个协会的241个项目,旨在避免少数超龄天才垄断机会,保障赛事纯粹性。
这届因疫情推迟四年的青奥会,在精简规模的同时创下历史:151个小项首次实现所有分项完全性别平等,男女项目各占72个,混合项目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