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足球依然沸腾:中国三大欧洲杯转播平台火爆战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本届欧洲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爱奇艺体育和咪咕,是持权转播商。
记者 | 陈丁睿
编辑 | 石一瑛
“7月12日2:20,我在咪咕欧洲杯第二现场和刘建宏老师一起侃球。”
这是继去年7月在PP体育解说曼联的赛季收官战后,鹿晗第二次实现了由演艺圈到解说台的跨界。虽然欧洲杯的背景信息和资料,要比英超联赛复杂得多,但鉴于多名曼联球员都是“三狮军团”的骨干力量,鹿晗在聊天中还是信手拈来。
这场鏖战到点球决战的英意大战,在美国的平均收视人数为649万,不仅比上届葡萄牙与法国的巅峰对决提升43%,更是超过了不久之前的职业冰球大联盟(NHL)总决赛。
决赛双方国内的收视人数更为可观:意大利的平均收视人数为1800万,接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通过本届赛事率创新高的英国BBC和ITV,平均收视人数更是达到3000万,几乎企及了半数人口,刷新了戴安娜王妃葬礼之后的最高纪录。
咪咕:联手央视强势发力
事实上,关于这次大场面下的跨界解说,鹿晗要适应的不止有搭档、赛事和球队的改变——来自直播平台方面的变化,也给他了全新的体验。
这个夏天,无论央视、咪咕或爱奇艺体育,他们拉拢人气的基本盘,都是对欧洲杯的免费播出。
在频繁制造热搜的欧洲杯决赛之夜,鹿晗并不是唯一做客咪咕体育演播室的“大咖”:即将要带领中国男足出征12强赛的国足主帅李铁,同样出现在咪咕;而在稍早前决赛倒计时的预热节目中,范志毅、董方卓、迈克尔·欧文等,都做出了自己对英意大战的前瞻。
与此同时,咪咕在微博平台的动作也是接二连三:从倒计时10个小时开始,咪咕每隔一个小时,便通过微博方面的推广账号放出以倒数数字有关的专题短片,比如10对应了身穿10号的埃里克森,7就是C罗的专利。
不同于一贯的同类延展,此番咪咕拿到的欧洲杯新媒体权益,并不是从2015年得到此项权益的新英体育(爱奇艺体育母公司新爱体育的控股方)手中分销而来的。
这个后起之秀所打通的渠道,源自去年12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合作协议。
据新华网报道,在这些赛事进行期间,用户不仅能通过中国移动旗下咪咕视频观看相应赛事的全部直播和点播内容,还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家庭视频产品“魔百和”,收看相应赛事的全部高清和超高清内容。
具体到本届欧洲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是将自身拥有的部分新媒体权益,转卖给了持续在体育赛事领域发力的咪咕。这样极为罕见的拆分形式,直接促成了咪咕与爱奇艺体育在欧洲杯新媒体转播上的正面对决。
从本届欧洲杯的舆论声浪看,顺位上最后获得欧洲杯权益的咪咕,“喧宾夺主”地成为了门面担当。
在“百度搜索指数”的统计中,近一个月咪咕的整体日均值搜索量——也就是电脑端和移动端的搜索总和,相比5月到6月同期上涨了六倍之多。而在与爱奇艺体育的对比中,“咪咕”同样占据着绝对优势,将爱奇艺体育甩出了一倍。
爱奇艺体育:稳字当头
除了在比赛期间提供的指挥区信号、球星视角和快手平台解说等特别频道,咪咕之所以要比爱奇艺体育更加声势浩大,还在于他们笼络各路资源、发酵明星效应的解说阵容。
这一届赛事下来,先后在咪咕平台露脸的知名解说,包括了詹俊、黄健翔、颜强、刘建宏等,对于这套汇集了近二十年国内足球转播最多名嘴的阵容,咪咕直接将其封为——“地表最强天团”。
而在利用“流量”嘉宾扩大受众的举措上,咪咕也相继邀请了李明之子李嗣镕、篮球解说杨毅,还有范志毅、董方卓和李铁等人。
在欧洲杯决赛之夜,咪咕一以贯之地提供了四路自家解说、两路快手解说、一路CCTV5的解说,以及两支参赛球队的球星视角和替补席机位,球迷自主选择的空间非常大。
相较而言,向来高举性价比大旗的爱奇艺体育,只开通了两路解说:第一路免费,苏东搭档黄健翔;第二路为会员收费,由陈宁、陈俊杰和何辉奉上粤语评述。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决赛解说搭档,是深受球迷追捧的贺炜,以及通过本届赛事将“进球高发期”概念普及全网的宫磊。
在咪咕围绕重点赛事升级体验的同时,爱奇艺体育则通过衍生节目《欧皇幸运夜》,发挥了背靠母公司的娱乐资源优势,邀请来了多位跨界明星,提高流量。
据爱奇艺体育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爱奇艺体育在微博上发起的欧洲杯话题多次占据新浪微博热搜前50,#爱看欧洲杯#主话题浏览量1.8亿+,讨论量4.2万+;爱奇艺体育与知乎联合主办的欧洲杯圆桌总浏览量也突破了3780万。
在品牌招商方面,爱奇艺体育于欧洲杯开赛前一个月与沃尔沃汽车和喜力啤酒达成合作,平台签约广告主数量达到两位数,主要包括美团外卖、大众汽车、支付宝、杜蕾斯、苹果、京东、清扬和实况足球等。数量上拔得头筹。
至于在咪咕直播中出现的品牌,则有创维、海信、阿迪达斯、乐虎和伊利。其中,创维刚与尤文图斯俱乐部达成合作,成为了意甲豪门的官方赞助商,而海信则是欧足联的官方合作伙伴。
央视频后来居上
这是中国球迷拥有最大选择权的一届欧洲杯,中央电视台、咪咕和爱奇艺体育各有千秋,但也暴露出较为清晰的短板。
比如咪咕在小组赛阶段时常出现卡顿的现象,信号的突然断开总会让解说嘉宾不知所措;而中规中矩的爱奇艺体育,在画面质量上没有很好的体验。
央视方面,通过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的加入和呈现,大赛直播模式,已在移动端催生新机遇。
回溯到欧洲杯决赛日,央视频提供的多路信号,包括了直播画面、意大利球星、英格兰球星和战术俯瞰视角,顺应了移动端丰富场景的需求。
而在两队整装待发、主裁判吹响开球哨时,央视频的前端收看人次,已经突破了140万,评论栏里的七嘴八舌犹如络绎不绝的弹幕。这相较于过往大赛时央视影音APP的单调和朴素,已经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伴随着三狮军团黯然神伤、意大利将士捧起奖杯,2020欧洲杯正式落下帷幕。而对于这三家以欧洲杯直播率先起跑的平台而言,下半年的大赛考验,还会接二连三地到来。
首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咪咕签订的合作协议,将让两大平台都在东京奥运会的转播上占据理想的位置,鉴于奥运会赛事时间的灵活性,央视频和咪咕有理由在移动端博得更多存在感;其次,中国男足的世界杯预选赛征程还在继续,咪咕与爱奇艺体育都握有赛事的播出权益。
最后,是此前直播国足40强赛的腾讯体育,就在7月6日,腾讯体育成为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东京奥运会及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视频战略合作伙伴,本届奥运会的国内直播矩阵已进一步增大。
由此,欧洲杯只是国内体育直播领域重回正轨的开胃菜,更大规模的你争我夺还在后边。毕竟,除去竞技赛果带来的眼球效应,由足球乃至体育赛事带来的情感共鸣,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回溯意大利队的封王之夜,随着不可逾越的多纳鲁马扑掉萨卡的点球,全球沸腾。这一刻,剥离掉所有的热度、数据和是非评断,人们感同身受于一项运动完全超越竞技本身的魔力。
下载界面新闻
本届欧洲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爱奇艺体育和咪咕,是持权转播商。
记者 | 陈丁睿
编辑 | 石一瑛
“7月12日2:20,我在咪咕欧洲杯第二现场和刘建宏老师一起侃球。”
这是继去年7月在PP体育解说曼联的赛季收官战后,鹿晗第二次实现了由演艺圈到解说台的跨界。虽然欧洲杯的背景信息和资料,要比英超联赛复杂得多,但鉴于多名曼联球员都是“三狮军团”的骨干力量,鹿晗在聊天中还是信手拈来。
这场鏖战到点球决战的英意大战,在美国的平均收视人数为649万,不仅比上届葡萄牙与法国的巅峰对决提升43%,更是超过了不久之前的职业冰球大联盟(NHL)总决赛。
决赛双方国内的收视人数更为可观:意大利的平均收视人数为1800万,接近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通过本届赛事率创新高的英国BBC和ITV,平均收视人数更是达到3000万,几乎企及了半数人口,刷新了戴安娜王妃葬礼之后的最高纪录。
咪咕:联手央视强势发力
事实上,关于这次大场面下的跨界解说,鹿晗要适应的不止有搭档、赛事和球队的改变——来自直播平台方面的变化,也给他了全新的体验。
这个夏天,无论央视、咪咕或爱奇艺体育,他们拉拢人气的基本盘,都是对欧洲杯的免费播出。
在频繁制造热搜的欧洲杯决赛之夜,鹿晗并不是唯一做客咪咕体育演播室的“大咖”:即将要带领中国男足出征12强赛的国足主帅李铁,同样出现在咪咕;而在稍早前决赛倒计时的预热节目中,范志毅、董方卓、迈克尔·欧文等,都做出了自己对英意大战的前瞻。
与此同时,咪咕在微博平台的动作也是接二连三:从倒计时10个小时开始,咪咕每隔一个小时,便通过微博方面的推广账号放出以倒数数字有关的专题短片,比如10对应了身穿10号的埃里克森,7就是C罗的专利。
不同于一贯的同类延展,此番咪咕拿到的欧洲杯新媒体权益,并不是从2015年得到此项权益的新英体育(爱奇艺体育母公司新爱体育的控股方)手中分销而来的。
这个后起之秀所打通的渠道,源自去年12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合作协议。
据新华网报道,在这些赛事进行期间,用户不仅能通过中国移动旗下咪咕视频观看相应赛事的全部直播和点播内容,还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家庭视频产品“魔百和”,收看相应赛事的全部高清和超高清内容。
具体到本届欧洲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是将自身拥有的部分新媒体权益,转卖给了持续在体育赛事领域发力的咪咕。这样极为罕见的拆分形式,直接促成了咪咕与爱奇艺体育在欧洲杯新媒体转播上的正面对决。
从本届欧洲杯的舆论声浪看,顺位上最后获得欧洲杯权益的咪咕,“喧宾夺主”地成为了门面担当。
在“百度搜索指数”的统计中,近一个月咪咕的整体日均值搜索量——也就是电脑端和移动端的搜索总和,相比5月到6月同期上涨了六倍之多。而在与爱奇艺体育的对比中,“咪咕”同样占据着绝对优势,将爱奇艺体育甩出了一倍。
爱奇艺体育:稳字当头
除了在比赛期间提供的指挥区信号、球星视角和快手平台解说等特别频道,咪咕之所以要比爱奇艺体育更加声势浩大,还在于他们笼络各路资源、发酵明星效应的解说阵容。
这一届赛事下来,先后在咪咕平台露脸的知名解说,包括了詹俊、黄健翔、颜强、刘建宏等,对于这套汇集了近二十年国内足球转播最多名嘴的阵容,咪咕直接将其封为——“地表最强天团”。
而在利用“流量”嘉宾扩大受众的举措上,咪咕也相继邀请了李明之子李嗣镕、篮球解说杨毅,还有范志毅、董方卓和李铁等人。
在欧洲杯决赛之夜,咪咕一以贯之地提供了四路自家解说、两路快手解说、一路CCTV5的解说,以及两支参赛球队的球星视角和替补席机位,球迷自主选择的空间非常大。
相较而言,向来高举性价比大旗的爱奇艺体育,只开通了两路解说:第一路免费,苏东搭档黄健翔;第二路为会员收费,由陈宁、陈俊杰和何辉奉上粤语评述。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决赛解说搭档,是深受球迷追捧的贺炜,以及通过本届赛事将“进球高发期”概念普及全网的宫磊。
在咪咕围绕重点赛事升级体验的同时,爱奇艺体育则通过衍生节目《欧皇幸运夜》,发挥了背靠母公司的娱乐资源优势,邀请来了多位跨界明星,提高流量。
据爱奇艺体育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爱奇艺体育在微博上发起的欧洲杯话题多次占据新浪微博热搜前50,#爱看欧洲杯#主话题浏览量1.8亿+,讨论量4.2万+;爱奇艺体育与知乎联合主办的欧洲杯圆桌总浏览量也突破了3780万。
在品牌招商方面,爱奇艺体育于欧洲杯开赛前一个月与沃尔沃汽车和喜力啤酒达成合作,平台签约广告主数量达到两位数,主要包括美团外卖、大众汽车、支付宝、杜蕾斯、苹果、京东、清扬和实况足球等。数量上拔得头筹。
至于在咪咕直播中出现的品牌,则有创维、海信、阿迪达斯、乐虎和伊利。其中,创维刚与尤文图斯俱乐部达成合作,成为了意甲豪门的官方赞助商,而海信则是欧足联的官方合作伙伴。
央视频后来居上
这是中国球迷拥有最大选择权的一届欧洲杯,中央电视台、咪咕和爱奇艺体育各有千秋,但也暴露出较为清晰的短板。
比如咪咕在小组赛阶段时常出现卡顿的现象,信号的突然断开总会让解说嘉宾不知所措;而中规中矩的爱奇艺体育,在画面质量上没有很好的体验。
央视方面,通过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的加入和呈现,大赛直播模式,已在移动端催生新机遇。
回溯到欧洲杯决赛日,央视频提供的多路信号,包括了直播画面、意大利球星、英格兰球星和战术俯瞰视角,顺应了移动端丰富场景的需求。
而在两队整装待发、主裁判吹响开球哨时,央视频的前端收看人次,已经突破了140万,评论栏里的七嘴八舌犹如络绎不绝的弹幕。这相较于过往大赛时央视影音APP的单调和朴素,已经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伴随着三狮军团黯然神伤、意大利将士捧起奖杯,2020欧洲杯正式落下帷幕。而对于这三家以欧洲杯直播率先起跑的平台而言,下半年的大赛考验,还会接二连三地到来。
首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咪咕签订的合作协议,将让两大平台都在东京奥运会的转播上占据理想的位置,鉴于奥运会赛事时间的灵活性,央视频和咪咕有理由在移动端博得更多存在感;其次,中国男足的世界杯预选赛征程还在继续,咪咕与爱奇艺体育都握有赛事的播出权益。
最后,是此前直播国足40强赛的腾讯体育,就在7月6日,腾讯体育成为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东京奥运会及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视频战略合作伙伴,本届奥运会的国内直播矩阵已进一步增大。
由此,欧洲杯只是国内体育直播领域重回正轨的开胃菜,更大规模的你争我夺还在后边。毕竟,除去竞技赛果带来的眼球效应,由足球乃至体育赛事带来的情感共鸣,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回溯意大利队的封王之夜,随着不可逾越的多纳鲁马扑掉萨卡的点球,全球沸腾。这一刻,剥离掉所有的热度、数据和是非评断,人们感同身受于一项运动完全超越竞技本身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