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名哨“小公举”安东尼奥·马特乌这场的执法表现如何?先来打个分吧
当值主裁马特乌自开场便沿用了其一贯的执法风格,极为自信、喜欢跟球员“唠嗑”、频繁对替补席人员进行口头劝诫、试图掌控整个局面……然而,下半场结束前比赛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完全失控。我们来分析一下“小公举”是怎么从自信满满变为“畏手畏脚”、甚至不敢在冲突发生后向队员出示红牌的。
开场仅3分钟,荷兰队8号加克波与阿根廷队24号费尔南德斯相撞后倒地,小公举随即吹停补赛并上前向两位解释道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身体碰撞,没有判罚犯规。
仅仅两分钟过后,奥塔门迪将德佩放倒,小公举立马拉住奥塔门迪,并对他一通解释。此后,他又在第18分钟亲自到场边口头劝诫了发泄不满情绪的迪玛利亚,迪玛利亚也上演了教科书式的“如何与小公举交流不会吃牌”。第30分钟就出现了反例,“不怎么会交流的”萨穆埃尔在替补席上吃到了一张黄牌。
第42分钟,阿库尼亚从侧后方踩到廷贝尔脚踝,将其放倒在地,引发了廷贝尔的强烈不满。小公举见此情形立刻向廷贝尔先行出示黄牌以控制其情绪,随后又黄牌警告了鲁莽犯规的阿库尼亚。
又是两分钟过后,罗梅罗故意手球犯规破坏了一次荷兰队有希望的进攻,同样被黄牌警告。然而,到了下半场阶段,第54分钟,梅西一次动作极为相似的手球却没有被出示黄牌,这也引发了荷兰队员的不满,小公举不出黄牌的原因可能是认定梅西的这次手球没有破坏对手有希望的进攻?
上半场过后,发牌虽多,但比赛依然在马特乌的掌控之中,国外裁判论坛也给予其“大师级执法”的称号,堪称“The Unique One”。那么到了下半场阶段,比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控的?
下半场伊始,其实除了梅西那次手球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争议,双方队员的拼抢动作也都还较为规范。然而自第60分钟起,双方逐渐开始做出一些非常容易引发火药味的行为——第60分钟范戴克推倒梅西、第67分钟梅西推倒廷贝尔、第69分钟库普梅纳斯从身后撞倒罗梅罗……面对这些动作,小公举并未向上半场那样及时对双方队员进行劝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球员们的窝火。
第70分钟,阿根廷队8号阿库尼亚带球突入对方罚球区,被荷兰队22号邓弗里斯绊倒。这是次非常明显的犯规行为,马特乌立即响哨判罚了点球,VAR经过静默核查也认定无明显点球错判。
阿根廷队的这次进攻源于一次界外球,而就在球出界之前还发生了一幕:费尔南德斯给莫利纳送出直塞球,球被阿克铲断后莫利纳上前争抢。根据现场解说的描述,此时第一助理裁判员保·塞夫里安已经举旗示意越位,而马特乌则采取了“压旗”战术,因为他认定阿克的这次铲球属于“主动触球”,故莫利纳不构成越位犯规,这也体现了马特乌在本场比赛中的专注。
直到第74分钟,下半场阶段的“首黄”才姗姗来迟。阿根廷门将达米安·马丁内斯摘高空球时与吕克·德容发生身体接触,两人随即开启“顶牛模式”。最终这两人没有被处以任何纪律处罚,反而是后来参与冲突的德佩与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各吃到了一张黄牌。由于导播并未送上回放片段,观众们很难注意到这两位究竟在冲突中做了些什么。
第76分钟,荷兰队员加克波在对方罚球区内倒地,并向马特乌索要点球判罚,马特乌并未理睬。由于此球导播同样没能在同时展示出任何镜头的回放,无法判断身体接触的行为,VAR核查过后没有介入至少能够说明VAR认定这并非一次“明显的点球漏判”。
自这次事件之后,比赛便逐渐走向失控。仅仅一分钟过后,荷兰队长范戴克在马特乌吹罚本方犯规之后异常恼火,直接将球砸在地上,然而却没有受到任何口头劝诫,马特乌对其的抗议行为以及潜在的火气并没有特别关注。
第82分钟,镜头一转,大家发现梅西倒在地上。通过回放可以看出,身背黄牌的荷兰队19号维格霍斯特在梅西触球后非常鲁莽地将其放倒,马特乌这次选择了“放其一马”,并未出示其本场比赛的第二黄。第88分钟,马特乌判罚博古伊斯对梅西犯规,引发了博古伊斯的强烈不满,对着马特乌“一顿输出”、喋喋不休。
可能是由于上半场发牌过猛,小公举在下半场比赛中将尺度放松,黄牌不轻易给了,跟球员“唠嗑”的次数也没以前那么多了。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却适得其反,双方队员积攒的怒火终究还是找到了发泄的途径。
第87分钟,帕雷德斯鲁莽铲球犯规后故意将球爆抽向荷兰队替补席,随后被赶来的范戴克直接推倒在地,小公举最终仅向帕雷德斯出示了一张黄牌(应该1+1,直接连出两黄将帕雷德斯罚下;同理,范戴克也该被黄牌警告)(伤停补时阶段导播曾打出范戴克黄牌的字幕条,然而官方数据中却并未记载这张黄牌)
加时赛阶段,并未处理好大规模冲突的小公举似乎“直接掉线”。刚刚被黄牌警告的帕雷德斯从侧后方故意将德容踢倒,小公举判罚犯规,帕雷德斯再次逃过一劫。此后,在阿根廷队的一次进攻过程中,小公举先是较为完美地掌握了有利,然而他在看到梅西被撞倒之后却直接吹掉了阿根廷的进攻,也没有对犯规队员做出黄牌警告的纪律处罚。
最后,在点球大战的过程中,邓弗里斯被黄牌警告,随后在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再次发生了大规模冲突,邓弗里斯获得本场个人第二黄并被红牌罚下,诺阿·朗同样被黄牌警告。本场导播的表现同样糟糕,经常不切争议事项的慢动作回放。根据直播镜头语言,很难有人能够读懂这三张黄牌的判罚依据。
“最终,当值主裁马特乌的“发牌表演”定格为18张黄牌、1张红牌,120分钟比赛内双方共计出现了48次被吹罚的犯规行为,刷新了由上一场1/4决赛所保持的纪录(46次)。鉴于双方队员极为激烈并不计后果的身体拼抢,本场比赛的执法难度极高,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足联选派“控场型裁判”马特乌来执法本场较量。
无论能力多强的裁判员,遇到这种双方奔着挑事儿去的踢法,恐怕都要三思——如何做好比赛管理。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小公举这种过于自信的态度以及比赛前后并不一致的犯规与出牌尺度逐渐使下半场双方队员之间的火药味爆表,小公举发牌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用处,连续吹哨也没有队员愿意搭理他。尤其是帕雷德斯的那次“先铲人,再爆抽”,小公举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方式也明显不合常理,没能起到应有的控场作用。
此役过后,马特乌的决赛执法前景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国际足联不敢再将决赛交给他执法,那意大利名哨奥萨托、法国名哨蒂尔潘以及巴西裁判桑帕约均将成为决赛主裁候选。
懂球号作者: 裁判圈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2621
查看回复(228)
根本英俊
1563
常看西甲的都知道,这个裁判喜欢通过压制梅西来显示自己
查看回复(72)
1229
查看回复(22)
1192
查看回复(71)
ALLIN7
1098
查看回复(132)
818
挺贝尔韦格霍斯特范戴克帕雷德斯都逃过了红牌,荷兰还有脸说阿根廷脏?一个接一个的推梅西,肘击梅西,韦格霍斯特无球状态下给了梅西一拳,怎么有脸说阿根廷脏?
查看回复(190)
576
省流版:前76分钟基本正常,梅西的手球有争议76分钟,加克波骗点球,马特乌并未理睬,VAR认定不是点球,然后荷兰心态崩了后面以下人员应该黄牌没给77分钟,范戴克82分钟,维格霍斯特88分钟,博古伊斯87分钟,帕雷德斯、范戴克谁受益一目了然
查看回复(34)
538
梅西那下故意手球没给黄牌,整个比赛就逐渐走向失控
查看回复(163)
430
只是一个劲的吹哨,根本不去球员身边劝解,最后已经没有裁判的权威了。控场,判罚尺度压根不行。
查看回复(5)
385
纯路人,看了整场比赛。首先我认为脏不脏不是只看犯规次数多少,就比如对方打反击时候的战术犯规,那就不叫脏。真正的脏是恶意犯规,小动作不断。反正站在路人的角度这场比赛被吹的断断续续的,很不爽,但要说脏我觉得那还是阿根廷后场那几个脏,小动作不断,也正是裁判对于这种小动作的包容以及后面谜一样的出牌标准一步步导致了球员供火,场面失控。总体来看,我觉得阿根廷获利更多。
查看回复(81)
321
爆射替补席那一脚给王小平看到8场起步
查看回复(11)
201
查看回复(15)
170
查看回复(8)
159
有一个小细节,犯规后一般裁判吹一两个哨子暂停比赛就行了,但这个b暂停比赛后还不停的吹哨子,这样紧张的比赛里繁杂的哨声不仅不能稳定球员,更会让球员烦躁上头
查看回复(3)
中国首席算分带师
70
荷兰喜欢犯规一届世界杯只会有一场,就是要被淘汰的那一场。每届世界杯要出局之际荷兰必然鱼死网破。这种风格其实挺好的,巴西要是有荷兰一半的荣誉感也不至于届届8强了。世界杯不是联赛,4年才一次,不能让自己被轻易被淘汰应该是每一支世界杯参赛球队的目标,荷兰这一点做得很好。
查看回复(1)
故宫的乌鸦
50
60.67.69分钟双方互相的犯规,都是正常的犯规,没什么问题真正引发冲突的始作俑者是阿根廷的门将,摘完高空球,好无必要地挑衅荷兰球员德容是正常去争顶头球,而且球的位置在大禁区和小禁区之间,并非小禁区内(所谓门将受保护区域),德容争顶的动作也没有对门将有冲击侵犯的目的,真不知道摘完高空球,身体有下压趋势这种挑衅动作干啥这种动作,就是生活中踢球,都是一个容易引发冲突的动作此刻荷兰已经2球落后,一下子被惹毛了76分钟,侧后方的冲撞,我个人认为应该有点球,但是转播方甚至连慢镜头回放都没有82分钟,准备断球的过程中,跑动中,踩到了梅西的脚,并非铲球过程中或者直接冲着人去踩,构不成黄牌(如果这种都能吹黄牌,那乌拉圭对葡萄牙那一场,乌拉圭这种犯规不计其数,还不知道要被判多少次犯规了)87分钟那个最大规模的冲突,同意楼主的说法故意伤人的放铲(第二下)一黄,故意把球踢向替补席一黄,应该两黄变一红罚下孙保杰(前国际级裁判,国内威望最高)在今天的连线中认为,故意踢向替补席的这个行为就可以直接出示红牌罚下范戴克上前的这个利用胸前区的冲撞,应该出示黄牌(后续究竟有没有也搞不清),不同于齐达内用头顶,李玮峰用手臂锁喉,范戴克这种级别的冲撞,后续没有进一步动作,达不到红牌的程度,白岩松作为一名阿根廷球迷,显然是把这类犯规的程度过分放大了,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节奏”的效果这个判罚过程中,拉奥斯不是第一时间跑到冲突现场,隔开双方球员,立马出牌平息事态,而是跑得远远地,嘴里“嘟嘟”“嘟嘟”地连续吹了十几次,上头的球员哪里听得进去足球不是斯诺克,有身体冲撞的项目必然会有犯规的存在,2014世界杯双方的交手,也过去没有太久,因此还存在一些恩怨纠葛以犯规次数的多少去评判所谓的脏,那是泼妇骂街式的吵架,否则岂不是弱队面对强队就只能静静地欣赏强队的表演就好阿根廷在小组赛首轮马失前蹄的情况下,逐渐找回状态,是非常令人欣喜的,有些阿根廷球迷的言论真的挺招人厌的,下头拉奥斯害怕自己变成第二个 伊万诺夫,却在这种投鼠忌器的心理下,也让双方逐渐失控,最终还是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仅次于伊万诺夫的卡牌大师熟悉西甲的球迷都知道,小公主的执法风格一向如此,裁判成为比赛的主角会有两个极端,而今天这个主角恰恰是不好的那一端世界杯决赛执法,拉奥斯,没戏咯
查看回复(9)
38
上半场控制得确实好下半场后半段失控了,拉奥斯也没法再像上半场那样严格双方都有不满的理由,很正常不过我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拉奥斯,就这俩队的渊源和找打架式踢法(谁都别说谁),换谁来都得被喷,甚至可能更烂
查看回复(5)
23
11
我就想问一下阿克是上来踢球的吗?他的动作都不是小动作了全是大动作梅西一拿球就干一下,多少次了一下推这么远都不犯规,梅西给裁判抗议了那么多次还给了梅西一张牌,这还偏阿根廷,我只能说某些群体嘴上积点德吧。。。30次犯规说18次犯规脏,而且荷兰没有因为犯规得过一张牌,全是抗议裁判,这用脑子想一下可能吗?
11
别说小公举了。跟荷兰比赛凡是实力相当的都要做好失控的准备,荷兰队其实挺喜欢挑衅对方的,如果对方不是孬种,定会反击,管你丫的是谁,看看以前的对手的葡萄牙,现在的阿根廷,双方完全是随时互殴,软绵绵的没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