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演员不是个危险职业,但影视作品,却完全称得上是“危险产品”。
每一部影视作品,在它立项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逃不过,被放在千万观众面前“处刑”的命运。
尤其是今天,各种高清技术的发展和弹幕技术的成熟,给影视剧挑刺,已成了看剧过程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不挑不知道,一挑吓一跳。
无论是好剧还是烂剧,无论是现代剧还是古装剧,各种奇葩的穿帮镜头和雷人的台词,大大愉悦了观众们的看剧心情。
我们能看到《康熙王朝》蓝齐儿格格去往准格尔的和亲之路,走了两个多月,大阿哥身后的护卫显然已经疲惫至极,二目无神地嘬起了烟。
老版《三国》里赤兔马,就实现了与洋人的畅快交流,把英文字母写在了大腿上,
也能瞅到NB鞋穿越到《上阳赋》,用一个踮起脚尖的拥抱,宣示自己打入中国市场的悠久历史。
《鹿鼎记》中,公公们的休闲方式,是刷苹果手机。
让皮哥来说,穿帮这种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影视剧拍摄这种大型的系统工程,只要是人为操作,难免百密一疏。
而寻找穿帮镜头,也早就成了观众们看剧过程中的最大乐趣之一。
今天,皮哥就带着“挑刺”的心态,为大家盘点一下,2023年的5部大热剧中,各种有趣的穿帮镜头。
有时候,穿帮这种事,跟什么年代关系不大,却与什么人看,有着深不可测的勾连。
01、《狂飙》:鼻血“上下其手”,奶茶“自动续杯”
有好事群众发现,《狂飙》总的穿帮镜头超过30个,这里面有的不符合客观规律,有的时隐时现,像极了“灵异事件”。
第一集,高启强因为打人被关在了班房,他左脸有血,鼻子也流血了。
这当然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塞在他鼻孔里的棉花。
可下一个安欣问拍片子的钱谁来付的镜头里,这团棉花却又奇迹般变白,左眼下方的血迹也消失了。
再下一个镜头,警察询问谁先动的手,棉球又重新变红,左脸的血迹又回来了。
剧集播出时,一些观众也发现了这一问题。
皮哥猜测,这里有三个变化镜头,首尾两个应该是连拍的。
安欣看完片子发现人没大事,然后开始审讯。
只是拍完后,现场又加拍了一场问“谁付钱”的戏,用于突出高启强对金钱的在乎。
这个加拍的戏,非常细节,可能是张颂文现场提出来的。
剪辑师将这场戏,接在了安欣看片子后,也很正确。
只是道具的不仔细,造成了观感上的穿帮。
不只如此,《狂飙》里此类“灵异事件”还有很多。
孟德海和安长林出镜的时候,警号分别是01和02。
可没一会,警号变成了02和03。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被空降了一个占用警号的“1号”上司。
或许是大家不满意安欣和孟钰这段感情,安欣和孟钰的相处,是穿帮的高发区。
孟钰带着奶茶去安慰安欣的时候,奶茶已经被安欣喝下去一半。
可镜头一转,两人打打闹闹来到岸边,奶茶却自动续杯了。
不止如此,还是“无限续杯”,似乎永远都喝不完。
“薛定谔”的奶茶后,孟钰又搞出了“薛定谔”的包包。
她找安欣道别,坐下的时候,包包放在左手边。
两人聊着聊着,包包不见了。
镜头切过来,包包又回来了。
一来一回之间,包包展示了几番消失术,只可惜两位当事人,都没有注意到。
还有安欣手上莫名其妙出现后又消失的棒棒糖。
以及高启强手上出现却又不见的鲜血……
除了灵异事件,《狂飙》里还有搞笑的“穿越”事件。
而win7,是微软在2009年才发布的,李宏伟超前3年,实现了第一批头部用户的免费试用。
2000年的高启胜,脚上的李宁鞋,已经换上了新标志。
这个标志,是10年后的2010年才换的。
看来,谈到试用,高启胜要强李宏伟一头,毕竟是横跨10年的国货试用。
当然,剧中还有吃瓜群众的隔空眺望,
以及各种饮料的穿越包装。
不一而足,皮哥就不一一盘点了。
02、《漫长的季节》:配电箱“亡羊补牢”,绿巨人“隔空穿越”
《漫长的季节》接棒《狂飙》,是第二季度的国产剧扛把子。
虽然两部剧都是高水准,高口碑,但在穿帮上,如出一辙。
即便是高标准的国产剧,依旧逃不脱被观众挑刺的终极宿命。
第一集,镜头跟随出租车在高架桥下吃饭的时候,桥上有一个绿色的身影一闪而过。
大家不要看错了,这不是绿皮车,而是一辆绿色的城际动车,别号“绿巨人”。
鉴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某个东北小城,所以这里的火车,显然是“穿越”式穿帮。
第二集,“碎尸案”发生后,警方查看沈墨的登记信息,身份证的号码是:*70981977042039
因为第一代身份证中,中间代表出生年月日的数字应该是6位数,而沈墨的“19770420”是8位数,显然穿越了。
而且,第一代身份证,倒数三位是随机数,最后一位表示性别,男单女双。
9这个单数,与沈墨女性的性别不符,可以说一个身份证号,出现了两处穿帮错误。
这样的穿帮,还有一些。
比如龚彪和丽茹在宿舍“学习”的时候,身后贴了一张足球海报。
这张海报,是齐达内在2000年踢欧洲杯时候的海报。
而此时剧情的设定,应该是在1997年左右。
球衣如何分辨出年份差别?
因为1998年,齐达内率领的法国队在世界杯夺冠。
所以2000年欧洲杯的时候,法国队队徽上,已经有了一颗星星的标志。
而98年世界杯的齐达内海报,则是没有这颗星星的,球衣设计也完全不同。
皮哥的理解是,导演组为了突出年代感,找了一张古早海报,却没有注意球衣的细节,导致穿越3年。
当然,这些只是在剧中的穿越,《漫长的季节》,还有一次打破次元壁的“超级穿帮”。
剧中,沈墨在年轻时切掉了自己的手指,用来顶替死者。
但在张静初的演员海报中,同样的场景和镜头,小拇指却又奇迹般地“长了出来”。
不知道这是导演为了不剧透有意为之,还是剧组的一个小失误。
03、《三体》:大众车秒回过去,周鸿祎现身吃瓜
作为今年的“科幻之光”,《三体》电视剧,可以说给大家带来不少惊喜。
不过,作为一部高概念的科幻剧,剧中依旧有不少不严谨的地方。
第三集,是穿帮的“重灾区”,因为这一集涉及到倒计时数字的出现。
可到了汪淼电脑屏幕,却成了2点43分。
后面,汪淼夺门而出的时候,也是大白天。
可镜头一转,立马成了晚上。
汪淼开的,是很常见的一款车,大众途观。
这款车是2010年才上市的,在故事背景的2008年,根本就没有途观车,可以说这辆大众车,是秒回过去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即便车子型号穿帮,车子本身也应该前后一致。
但剧组在这方面,也出了问题。
大家仔细看轮毂部分,刹车前后,车牌没变,车型没变,但轮毂却完全不同。
这就要吐槽一下,道具组真的不用心了。
而且不仅这辆途观“穿越”,同样穿越的,还有汪淼后视镜中看到的菲斯塔。
这是一款2021年上市的白色现代菲斯塔,算起来,穿越了整整13年。
这款电脑,是1983年才被发明出来的。
即便是1983年上市,叶文洁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用到。
说起来也有意思,《三体》的穿帮,还引得各路大佬下场吃瓜,最搞笑的当属周鸿祎。
周鸿祎也追《三体》,整部《三体》中,许多电脑设备,都安装了360的“全家桶”。
汪淼的电脑上,就既有360安全浏览器,也有360电脑管家。
故事的背景是2007年,而360产品是2006年7月发布的。
也就是说,在软件使用上,其实并未“穿帮”。
但周鸿祎也指出了,360最开始的logo设计,是一个绿色的盾牌,直到2011年才变成圆球状。
也就是说,这也是正儿八经的穿帮了。
关键问题是,按照剧情进展,这里他还不应该认识沙瑞山。
这个穿帮镜头后面被剧方发现,现在我们再回头过去看,会发现“沙瑞山”变成了“丁仪”。
对其他的年代剧来说,穿帮的影响或许小一些。
不过对《三体》这样的科幻剧,大众对穿帮的接受度,会更低。
但话说回来,作为一部网剧,能拍到这样的水准,已经很不错了。
04、《尘封十三载》:二级警司站岗放哨,罐头也用错了
今年悬疑罪案好剧井喷,但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年中热播的《尘封十三载》。
这部由陈建斌,陈晓主演的剧,在迷雾剧场的加持下,收获了不少悬疑粉的喜爱,豆瓣更是拿到了8.1的高分。
只不过,即便是高质量剧,也避免不了各种穿帮的尴尬。
这些穿帮,主要来自于道具组的不小心。
第一集中,柳梦被杀,两位主角查看现场,出门后,旁边有一个站岗的小警员。
警员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他的肩章。
按照故事发生的背景1997年,警员应身着89式警服。
仔细观察他的肩章,是二杠二星,也就是说,级别是二级警司。
这里就有两处不合常理的穿帮了。
第一,是这个小警员一看就年龄不大,但晋升为二级警司,需要入警最少9年,这与剧中展现出来的事实不符。
第二,二级警司已经是副科级别,这样的职位和级别,一般不会是凶杀案现场站岗的小警员。
所以,这肯定是一个因为道具组粗心造成的穿帮。
皮哥猜测,小警员的警衔,应该是二级警员,也就是89式警衔肩章中的一道杠两颗星。
剧中多了一道杠,闹出了笑话。
除此之外,《尘封十三载》的重灾区,在汽车的“一牌多用”上。
道具组明显偷懒,将架空地方的车牌,在不同的场景,用到了很多不同的车辆上。
这个车牌,先后出现在了第二集地下车库的大众越野车上,
以及第三集在路边停放的一辆白色小轿车上。
同样的问题车牌还有不少,比如第一集黑色别克的车牌“平A·6B540”。
第二集,也出现在了地下车库,在一辆银色的雪铁龙轿车上。
剧中,这种“套牌”车不断出现的穿帮镜头有很多。
车牌需要不同的时候,道具一直用同一个牌子。
可车牌需要相同的时候,道具又不干了。
受害者王楠楠,她的红色马自达车牌为“31605”。
可到了案发现场,车牌却成了“17128”。
而这个车牌,在第一集也出现过……
除了车牌的问题,剧中也有不少“穿越场景”和“瞬移”场景。
比如背景2010年的受害者家中,搜出了一个产自2022年9月4号的罐头。
穿越整整12年。
而剧中有一场戏,在一个面馆附近拍摄,面馆侧面本来有个很亮眼的白色空调,
但镜头一转,空调就瞬移消失不见了。
作为一部推理罪案剧,警方查案需要严谨。
不过,剧组在道具准备上,或许真正欠缺了些,尤其车子“套牌”的穿帮,显然就是,号码牌准备少了,入镜的车子需要时不时换着用。
总的来说,古装剧和年代剧,是穿帮发生的重灾区。
因为要拍过去的事,很难避免不符合时代特征的道具、人或者景物乱入。
但这并不代表,现代剧中,就不会出现类似的穿帮镜头。
皮哥特意找到一部都市职场剧《纵有疾风起》,里面的穿帮镜头,也是不少。
这部手机型号为“摩托罗拉razr刀锋5G折叠手机”,定位为商务机,刚好适合靳东这样的成功精英人士。
宋佳手里的这款,大家应该很熟悉,是我们的“遥遥领先”,华为Mate 30。
当然,这些属于简单的道具穿帮。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一些常识错误,让皮哥看了哭笑不得。
比如一个自媒体,曝光暔兴集团丑闻,剧中的话说,是“发了不到5分钟,转发量已经过百万”。
编剧可能对“5分钟转发过百万”这样的数据,有点误解。
别说是自媒体,就是顶流明星,发的动态也不可能在5分钟内转发过百万。
能在5分钟内转发超百万,皮哥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类似“人民日报”一般的官媒了。
而且这还得是全民发酵下的峰值数据,刚发布也不可能“5分钟就过百万”。
这个常识性错误,当然还不算。
或许为了强调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后面的剧情中又再次强调,“不到十分钟,阅读量已经超过五百万了”。
这里,又有明显的一处穿帮错误。
某博的阅读量,其实除了博主本人,其他人是看不到的。
所以,剧中作为暔兴集团,是不可能看到自媒体博主的阅读数据的。
看来《纵有疾风起》的编剧,编写这些台词时,还是太过想当然。
以上,就是今年热播剧中的一些穿帮。
皮哥拿放大镜挑出这些刺,并非为了批判什么,只是跟大家图一乐呵。
毕竟,一部电视剧的制作周期很长,要做的工作细碎且繁杂,难免百密一疏,闹一些笑话,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
但瑕不掩瑜,即便是对穿帮,我们也应带着调侃和逗闷子的心,看看就好,千万别上升高度。
因为穿帮,本就是影视剧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中外一样。
有时候,往往因为穿帮,一些本来枯燥乏味的镜头或剧情,反而变得有趣活泼,生动灵活了起来,不是吗?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