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一夜的剧情恐怕超过了大多数球迷的心理预期,美国男篮在美洲杯半决赛里居然以77比92不敌巴西,彻底丢掉了金牌的希望,但更刺眼的是他们在短短半场时间里从领先14分到被压制到只拿9分,眼看着胜利从手中溜走,场面真是让人心里直发凉。
这场球明明开局顺风顺水,上半场美国打得极其顺畅,攻防节奏拉满,外线投得潇洒,内线也能抢下不少篮板,可下半场完全变了味,进攻端突然哑火,传导球停滞,几乎人人接球都犹豫半拍,第四节更是被巴西全场压着打,只能眼睁睁看对手灌篮得手,自己却怎么都找不回手感。
数据也说明了一切,美国整场只得77分,在当今篮球节奏下这个分数说实话偏低,下半场加总才30分还不到,力不从心的感觉扑面而来,反观巴西全场保持稳定输出,尤其是末节的效率简直判若两支球队,这种差距和反转,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回顾他们在本届美洲杯的表现,其实伏笔很早就埋下了,五场比赛下来,美国队三胜两负,胜仗也要靠硬实力碾压整体实力偏弱的对手,而碰上乌拉圭和巴西时就显得磕磕绊绊,输给乌拉圭那一场还只是1分之差,现在被巴西打出一波流彻底带走,这战绩摆在纸面上,说“惨淡不过分。
问题来了,这还是我们印象里的梦之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支美洲杯美国队连真正的“替补阵容都算不上,12人名单没有任何一位现役NBA球员,几乎都是海外联赛和发展联盟的球员,外界戏称他们是“N队甚至“边缘联盟,听上去有点调侃意味,但也点破了实情——美国根本没把这项赛事当回事。
从这个角度看,输掉半决赛也就不算惊天大新闻,可对于长期习惯于赢球的美国队来说,这种无力感还是挺刺眼的,尤其是想到去年巴黎奥运会上他们还靠着詹姆斯和杜兰特好歹稳住阵脚,决赛击退法国拿下金牌,如今换上一批连名字都未必能被大众熟知的球员,战力差距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明摆着的战略选择,美国已经提前锁定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因此在世界杯、美洲杯这种赛事里不愿意派出主力,更多是以“练兵或者“摆烂心态应付,换句话说,他们宁可放弃短期荣誉,也要为奥运会留力,这种心态很美国,也很现实。
可球迷们的情绪可没那么容易被安抚,大家习惯了那个无敌的美国男篮形象,现在却要接受一支三天两头被翻盘的美国队,落差感极大,社交媒体上自然就免不了对喷,有人冷嘲“轮到我们教他们打球了,也有人替队员喊冤,说这帮孩子已经尽力了,只是实力有限,舆论场上吵成一片,这或许比比赛本身还热闹。
从战术层面上看,这支美国队缺乏核心持球人,临场决策总是慢半拍,关键回合没能找到稳定输出点,导致节奏越来越被对方牵制,尤其第四节防守端被不断撕开,连基本的协防和轮转都做不好,这是典型的“缺乏大哥的症状,没有人能在场上拍板定音,队伍自然就乱了。
而放眼未来,明年他们将和加拿大争铜牌,说实话,加拿大这几年实力上升明显,核心阵容的NBA球员不在少数,真要打起来恐怕美国也没把握,至于冠军战将由阿根廷和巴西上演对决,这对南美球迷来说可能是场盛宴,对美国队来说则只能在旁边做看客,这画面对比过去堪称反差拉满。
你说巧不巧,最早的梦之队是用来震慑世界,让对手看见美国篮球的统治力,而眼下的美国男篮却成了别人练级的对象,这种剧情转折多少有点魔幻,可这又是现实,篮球是一场场硬碰硬的比赛,不会因为你穿着USA的球衣就自动赢球,真要摆烂式参赛,那就很可能收获一份尴尬结局。
这次失利既是战术崩盘的结果,也是战略选择的体现,美国男篮在美洲杯上没能走到最后一站,本质上并不会影响他们在世界篮坛的地位,但留给球迷的印象却在一点点消减,当习惯被神化的偶像频繁表现得很凡人,舆论场上的信任感和期待值也会随之下降,到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是不是还有巨星愿意压阵,是不是还能重现辉煌,这是一个问号。
换句话说,这届美洲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没有NBA巨头的美国队就是一支普通球队,甚至不如一些志在争冠的对手坚韧,就这一点而言,输给巴西并不可耻,但更扎心的是,美国人自己似乎根本不在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