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遭遇连败!

中国女足这场0比3输美国,气得现场一片沉默。

。全世界都知道这场球有多重要,因为这可是拉练期间唯一一场世界排名积分赛。结果大家心里都清楚,就这样还是被美国队打得没什么还手之力,比分直接定格成了0比3。

最让人想拍桌子的一幕,其实上半场就有了。邵子钦一个眼神,送出直塞,金坤单刀挂上去,球到脚下已经是绝对机会。现场几乎都站起来了,可惜最后一下软了点,闷头一脚没打进,守门员拿球后长吁了一口气。

这还没反应过来呢,美国队直接还击。右路传中,门前一阵混战,皮球就这么滚进了自家球门。你说要不要命?大家刚想着女足能不能先声夺人,转眼就被对方反击教做人。

没等喘口气,上半场又被美国队灌了一个。那会儿中国队明显有点懵,前场基本没组织起来配合,传球老断,进攻推进不上去。到了下半场,美国队直接用一个头球锁死了悬念。场上球员都低着头往回走,看台上的观众已经开始换位置聊天了。

场面上,技术和身体对抗差距肉眼可见

。中国队连续几脚传递都难,想组织点像样的进攻,全被对方在中路掐断。美国队防得咬死,中国球员每次想多带两步,都得被逼得找不着下家。

其实不是第一次这样输,美国队去年12月两场友谊赛也没留情,一场0比3,一场1比2,几乎看不到中国队有什么绝对威胁

。那次比赛中国女足全场总共射门4次,美国队21次。场上发生的一切说明差距不止一条赛道。

更头疼的是,队里现在主教练位置一直没定,有几个主力也打不了,整支队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这场其实就是让年轻人多见见世面。说白了,就是在高水平比赛里死磕,谁顶住谁能留下。

原计划6月4日还有一场同美国队的热身

,最后也直接取消了。姑娘们6月2日一早就收拾行李回国。这样一折腾,气氛有点说不上来的压抑。现场媒体都不怎么说话,队员互相安慰着离开,明眼人都明白,这轮拉练让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了。

你换个角度想,中国女足能打世界强队,起码还有露脸的机会。对比中国男足现在连跟强队踢友谊赛都没人愿意搭理的处境,女足这边已经算不错了。但和美国、日本那种真正的顶级强队比,无论技术还是资源,还是差了太多。

球迷们怨也怨过,说得最多的就是“没办法,人家的身体太强壮了”。也有人乐观一点,觉得女足再不济,还能去踢世界杯,还能在亚洲混进前几。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无论你怎么比、怎么说,硬碰硬就是踢不过。

说实话,足球这种运动真不是靠运气和小聪明能解决的

。项目普及度低,踢球的孩子本来基数就小,选材时候就只能挑挑拣拣。再看看国球乒乓、跳水那种“梦之队”,青训体系铺开,最好苗子能压着世界顶级水平卷着搞,可足球就没这底气。

培养周期也摆在那。足球要出一个顶级球员,十几年几乎不能断过训练。体能、技术、心理素质,哪个掉链子都不行。管理、资金、青训体系、社会氛围都是现实压力,比其他项目更考验整体基础。

网上有球迷说,男足这边花的钱也不少,可效果你看看?女足其实投入不到男足的十分之一,成绩反倒比男足露脸。球迷也不傻,觉得激励政策、整个体系都得折腾明白,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成长,不是光靠奖励砸上去。

中国女足现在落到这个尴尬境地,没人会怪姑娘们不努力,但从体制到普及,再到技战术储备,每个环节都得拎出来过一遍

。别看人家乒乓、跳水只要两个顶尖队员就能拿冠军,足球得有一整个团队、每个位置都能打硬仗。

现在姑娘们拼劲确实还在,每场球还是照死去抢。但光拼肯定不够,板凳深度、青训基础、战术思路都要补上,输球不是单纯靠气势能扛回来的。

关键球、关键机会的把握,能不能顶住压力真是一场比一场明显

。看着主力缺阵、年轻人上来就直接面对强敌,不输得多才怪。

回头看这一场,最影响的还是单刀不进之后防线立马松了口气,人家抓住机会比你多,这就是差距。下一场不管对手是谁,关键球能不能顶住压力就摆在那里,谁都没有退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