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世界杯,踢得最漂亮的球队往往赢不了冠军。想赢冠军,不在于取悦观众,而是找到取胜之匙。重点在于限制对手,然后在激烈的博弈中取得微弱优势并保持到最后。
这支阿根廷并不是一支完美的球队,相信大家对此都不会有意见。他们在第一场小组赛就输给了沙特。
在对阵荷兰和法国两场比赛里,他们都是在两球领先的情况下被追平,然后不得不通过点球取胜。
虽然每次过程都相当惊险,但在战术上,这支阿根廷对大多数对手都实现了压制,尤其是在比赛开始阶段。他们还最大化了队中头牌的作用——这很了不起。
在本届世界杯中,我们看不出斯卡洛尼的A计划是什么。
他在对阵沙特和墨西哥时使用4-4-2阵型,在对阵波兰时启用了4-3-3,在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又回到了4-4-2体系。
阿根廷在对阵墨西哥的比赛里没有调换阵型,但斯卡洛尼进行了大范围的轮换。就像过往的那些冠军球队一样,斯卡洛尼是在一场场比赛的过程中找到了球队的关键先生。
首战对阵沙特,麦卡利斯特没有首发,但他首发了其他六场比赛,并在决赛中表现出众。
帕雷德斯是首战的先发后腰,皇家贝蒂斯吉多-罗德里格斯第二场得到首发机会。恩佐-费尔南德斯本来是后腰上的第三人选,但他凭借稳定的发挥逐渐成为了不可动摇的主力。
“小蜘蛛”胡利安-阿尔瓦雷斯在世界杯开始时坐在替补席上,在对阵波兰的比赛中出现在左路,进入淘汰赛阶段后,阿尔瓦雷斯成了锋线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里,阿根廷队开场采用了4-4-2阵型,澳大利亚队控球占优,梅西经常从锋线回撤,他在更深的位置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阿根廷在对阵荷兰的比赛里踢的是5-3-2,防线上增加了一名球员,边路依靠两名边翼卫夯实攻防。
莫利纳和阿库尼亚的任务不仅仅是对位盯防对面的邓弗里斯和布林德——在阿根廷首开纪录的进球中,莫利纳正是接到了梅西的传球才实现了破门。
阿根廷第二个进球,赢得点球机会的是另一名边翼卫阿库尼亚。
对克罗地亚时的4-4-2也大有讲究,斯卡洛尼在中场中路屯集重兵,目的是限制克罗地亚中场巨星们在这一区域的传控,锋线上的阿尔瓦雷斯跑动范围极大,他负责在布罗佐维奇拿球时对其进行干扰。
而且他在克罗地亚防线持球时也会积极逼抢,球队最后一粒进球是对他整场出色表现的最好嘉奖,助攻来自梅西。
梅西这个助攻无疑是本届世界杯的最佳助攻,也正是因为梅西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斯卡洛尼没有给梅西赋予太多防守任务,而是允许他为进攻蓄力。
本届世界杯是梅西的世界杯——7个进球,3个助攻,无可挑剔。斯卡洛尼这支阿根廷时完全围绕梅西打造的,但梅西的位置并不固定,他踢过三个位置——二前锋、右边锋以及伪九号。无论哪种阵型,梅西都踢得非常舒服。
(图)梅西在本届世界杯的触球范围
梅西身边的伙伴都很优秀,但他们甘为绿叶,他们都认可梅西的天赋与能力,愿意为之奔跑,为之拼抢,弥补梅西跑动和防守上的缺失,尤其是德保罗和阿尔瓦雷斯。
除了1986年马拉多纳的阿根廷,历届世界杯冠军都不是完全以单核建队的,即便是强如2002年的巴西,也是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和小罗的“3R”为代表。
决赛豪赌迪马利亚
斯卡洛尼的决赛策略是他最激进的一场比赛,也是战术最有效的一场比赛。
迪马利亚在本届世界杯一开始踢右路,去年美洲杯决赛,迪马利亚正是在右路打进了制胜球。决赛前外界普遍猜测经验丰富的迪马利亚会在右路帮助限制姆巴佩和特奥。
虽然迪马利亚在进攻端拥有非凡的天赋,但由于他勤勉的比赛态度,经常在球队中扮演一个类似工兵的角色,为球队实现攻防平衡,他辅佐过当世三大超巨——梅西、C罗和姆巴佩。
然而到了比赛里,迪马利亚出现在了左翼,梅西在右翼遥相呼应。这是一次豪赌,梅西居右意味着特奥可以放心大胆地前插,与姆巴佩配合进攻。
但这么做也有两个好处:首先,梅西像往常一样,不用承担防守职责,他可以在特奥身后自由穿插;
其次,更重要的是,迪马利亚成了左侧的突击队员。实际上法国队客串右边后卫的孔德在本届大赛上防守还算稳固,但右边后卫出身的斯卡洛尼或许意识到,这种中卫客串的边后卫最怕的就是拥有技巧和速度的球员。
斯卡洛尼是对的。迪玛利亚制造了登贝莱的犯规,为球队赢得了点球。
然后阿根廷队在右路酝酿攻势,从左路告诉突进的迪马利亚成为了终结者。
迪马利亚在上半场的表现堪称完美,无论是在外线给孔德制造麻烦,还是内切与梅西寻求配合,都让我想起了他在2014年欧冠决赛中的杰出表现。
下半场斯卡洛尼没有着急变阵五后卫。当然,法国队下半场开始后几乎没有绝地反击的迹象,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他坚持了上半场的阵型,当迪玛利亚于比赛第64分钟不可避免地出现体能问题时,他换上了左边后卫阿库尼亚与塔利亚菲科搭档。这套部署与去年美洲杯决赛如出一辙。
所以下半场阿根廷继续使用开场的4-4-2阵型,只是左边前卫对位换上了阿库尼亚。德尚通过换人变阵四前锋——姆巴佩、穆阿尼、马库斯-图拉姆和科曼。但斯卡洛尼没有像在对澳大利亚时马上变阵——即换上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在后防线上增加一个人手。
所以突然间,阿根廷后场变得风雨飘摇。
加时赛双方陷入了大乱战。之前有人认为可换人数的增加将使主教练对比赛的控制力过大,实际上恰恰相反。
到加时赛结束时,阿根廷队换了6人,法国队换了7人,因为拉比奥是脑震荡受伤离场。替补上场球员越多,变化越多,主教练们控制比赛的能力就越弱。
在梅西帮助阿根廷再次领先后,这一次斯卡洛尼在最后几分钟变阵五后卫,但阿根廷又因为手球被判了一个点球。
阿根廷队与最近几届冠军球队有多少相似之处?我们先前曾经撰文提到世界杯冠军的六大共同特征:
一,不需要在小组赛大杀四方,阿根廷首战就爆冷输球了,√;
二,主教练关键时刻倾向于选择久经考验的球员,比如阿根廷的迪马利亚,√;
三,在通向冠军之路上会有重大战术调整,斯卡洛尼同时玩转了几套阵型,√;
四,零封对手至关重要,阿根廷的防守明显不如以前几届冠军,这是差异之处,x;
五,你不需要一个高产中锋,阿根廷两位前锋劳塔罗和阿尔瓦雷斯只进了3个球,√;
最后,你需要擅长踢加时和点球,阿根廷夺冠踢了两场点球,意大利赢欧洲杯也踢了两场点球,√。
就算最死硬的阿根廷或梅西的黑粉,大概也没法怀疑这支冠军的成色。他们在最后四场比赛都是表现更好的一方。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决赛,他们的队长无疑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星。他们将被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不是所有久远的丰功伟绩才配称为传奇,现在传奇就在我们面前,珍惜他们,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吧。
作者:Michael Cox
翻译/编辑:中东游侠
懂球号作者: 中东游侠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2306
查看回复(64)
1848
阿根廷能赢 只因他们就踢了一场小组赛六场决赛。
查看回复(28)
765
阿根廷的小范围配合真的可以说是32支球队最好的了吧。
查看回复(53)
696
查看回复(13)
494
斯卡洛尼决赛不是不想换人,是无人可换。
查看回复(58)
400
用人确实精妙,但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人才不够用,板凳不够厚,个人觉得这届比赛的战术算是顶配,近六届世界杯阿根廷战术中,可以排前三名,另外的后选就是2006和2014。在这届世界杯前,我一直觉得2006年那支是近二十年最有冠军相的阿根廷,可惜四分之一决赛点球输给了德国。
查看回复(21)
325
没人可用而已,不然阿根廷只会更加强大
查看回复(31)
306
劳塔罗和阿尔瓦雷斯一共进了3个球?真给劳塔罗留面子🌚
查看回复(25)
271
输沙特其实是相当重要的一场比赛,一方面摆整了阿根廷人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放弃了傲慢的424打法
查看回复(17)
251
第一场输球给阿根廷降温了,否则大热必死,后边淘汰赛输了才是真的输了。所以第一场输的好,输的是时候,也谢谢沙特打醒阿根廷
226
斯卡洛尼战术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是大胆用新人,假设一直让劳塔罗首发,阿根廷会不会这么顺利?一直用戈麦斯帕雷德斯中场会不会这么突进?世界杯没有开始大胆换冈萨雷斯和洛塞尔索,让安赫尔科雷亚和阿尔马达进队,这些都是有魄力的决定,事实上斯卡洛尼除了梅西,其他人是看你场上比赛而不是印象观和名气的。如果未来斯卡洛尼去指教五大联赛,地位不输给西蒙尼
查看回复(6)
209
这支阿根廷真的很强,美洲杯战胜巴西,欧美杯胜欧洲冠军意大利,世界杯战胜上届世界杯冠亚军法国克罗地亚。很多人还质疑没有战胜过德国西班牙,强弱是阶段性的不能因为他叫德国叫西班牙就是强
查看回复(11)
194
其实一切都是建立在阿根廷全队包括教练太想赢了………32强越往后面踢,越能看出来哪个队对世界杯的渴望更强烈….阿根廷球员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想要得到这个奖杯….
查看回复(12)
根红苗歪
150
查看回复(26)
107
斯卡洛尼的针对性战前部署世界一绝就临场换人差了点阿根廷优势就是地面传控和配合中场的逼抢传控硬度都很棒恩佐 麦卡 小蜘蛛和利马真的是新宝藏
查看回复(7)
87
首战负沙特,教育他们不要轻敌小组赛两连胜墨西哥波兰,绝地逢生,告诉他们永远不要放弃对荷兰两球领先被扳平,教育他们领先之后要戒骄戒躁对荷兰点球大战,锻炼了他们的点球及扑点能力没有一场比赛是白打的,没有一份苦的白吃的。这一切,孕育了最后的冠军
82
查看回复(4)
多特小十字
78
59
还能说什么只有膜拜
查看回复(1)
11
主要差一个洛塞尔索,不然阵容不会显得这么这么的短…打这样的法国,阿根廷只有拿先手,第一阵打到没力领先不了或逆风就肯定没了。迪马利亚和德保罗们被拿下就直接落一个档次,就只好等着被拖死…当然也好在法国喜欢让出先手,因为中场掌控力是七寸。德尚就是要磨到阿根廷中前场关键那几个力竭,用一整窝的速度和力量一举拉垮阿根廷…事实上彼此期待的场面都出现了。阿根廷如愿收获两球领先,然而70分钟以后体能也确实崩了…说实在,这样的情形下打到113分阿根廷还能再进一球真的令人泪目,他们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