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赛艇(rowing)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
赛艇比赛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进行,目前奥运会只有八人艇项目保留有舵手。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
2019年世青赛女子八人艇颁奖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赛艇队实力逐渐增强。在成就方面,中国女子四人双桨项目已经取得了奥运会金牌和两次世锦赛冠军,但是在男子比赛和八人艇上还是跟赛艇强国有差距。国内队伍实力方面,目前山东赛艇队和广东赛艇队实力相对较强,处于国内前列。
一、选材年龄
赛艇运动员选材多12-13岁进入基础专项,通过2-3年的基础训练从协调、形态及机能等各方面,判定是否能进入专业队(省市青年队伍),一般年龄在14-15岁,基本在19岁能处于优秀运动员标准便送入到一线队伍,冲击更高水平。
那什么样的身体条件才符合赛艇运动员的标准呢?
二、身体形态
体重:男子轻量级运动员比赛时,单人和多人项目一条艇桨手的平均体重不得超过70kg,但单个桨手体重最多也不得超过72.5kg。女子轻量级运动员参加单人或多人项目,一条艇桨手的平均体重不得超过57kg,但单个桨手体重最多也不得超过59kg。
身高:赛艇主要分为公开级和轻量级两个级别,公开级的男子和女子身高分别为1.9米和1.8米以上, 轻量级的男子和女子身高分别在1.85米左右和1.7米以上。目前赛艇强国男子平均身高在2米以上,女子平均身高在1.85米以上,我国国家队男子和女子身高都达到了1.95米和1.85米以上。所以以上两点说明赛艇运动员主要特点就是身材高大、体态匀称。
指距身高比:指距身高比也是赛艇运动最重要的身体形态之一,两臂水平打开充分伸展两手手尖之间的距离数值越大说明手臂越长,对于赛艇项目支撑桨柄、增大做功距离、提高滑行速度来说优势就越大,在选材时这也是重中之重的指标。
屈膝体前屈指标:屈膝体前屈指标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比较接近赛艇技术的一种用于测定运动员关节运动幅度能力,以及髋关节、膝关节、后侧韧带和肌腱灵活程度的测试动作。
三、身体素质
有氧能力:赛艇运动属于有氧为主的运动项目,训练中有氧能力好坏是极其重要的,赛艇运动员都具有相当高的最大吸氧量,在2km的比赛里80%都是有氧代谢,共分为四个阶段三种不同的代谢方式,分别为前无氧非乳酸代谢、无氧乳酸代谢、有氧代谢和有氧代谢转无氧乳酸代谢的过程,根据数据查询显示,我国男子赛艇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均值为4.621±0.67 l/min,女子赛艇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均值为3.711±0.531l/min,所以有氧代谢好坏直接影响一位赛艇运动员的成绩好坏。
身体协调能力:在周期技术动作中,运动员需要运用手臂、腰腹、臀腿等肌群协调发力,并有节奏地完成划桨动作,以达到完美配合均匀发力,达到效能最大化将作用力传输到桨下与水面之间,水给桨的反作用力通过杠杆把船推动,发挥的极致才让这一桨的速度达到最快,并且推动船速。
力量:赛艇只启动后,运动员要长时间保持周期动作,完成220-240次的划桨动作,每次水下需要花费30kg以上的力量,因此相加总计需要花费6000-7200kg以上的力量。这非常考验一位运动员的耐力力量、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所以赛艇运动员的划桨速度和技术技巧与力量素质密不可分。
柔韧:赛艇运动员需要有着平衡、灵活、稳定等重要素质;踝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的柔韧对于基本的技术动作的做功距离和灵活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过于紧张会导致技术动作的放松度、流畅度、幅度都不能发挥到最好。
四、赛艇运动员慢性腰肌劳损
赛艇运动员常见一种伤病之一“慢性腰肌劳损”,系指腰部累积性导致的肌肉、筋膜的慢性损伤。由于赛艇运动员一节训练课要完成上千次的周期性动作,都是由腰部为主要支撑稳定,腰背部经常性的过度疲劳负重,加之姿势不规范,或又因腰部急性损伤处理不佳、手法不正确,或反复受伤后留下的慢性腰痛。尤其是赛艇单桨属于不对称性运动,腰背部肌肉左右力量相差过大,可能导致脊柱侧弯,最后导致腰部损伤。
文献参考:
[1] 孙小华 . 我国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的测定[J] .体育科学,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