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宁波水上休闲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资源水域

水上休闲运动产业是结合江河湖海等要素资源,以竞技体育和休闲娱乐为主要形式,涵盖相关生产制造、文旅休闲等领域的综合性经济活动,是绿色产业、幸福产业,也是享誉世界滨海城市的标志性产业,具有产业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特征,是具有引领、集聚和放大效益的新兴产业。宁波“拥江揽湖滨海”,发展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巨大的市场潜力、较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宁波相继举办大型文体赛事,中国皮划艇、赛艇的协会总部和国家训练中心落户,水上运动专业项目全国看强。随着象山亚帆中心的建成投用,以及2022年亚运会的临近,我市水上休闲运动产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亟待加强关注重视,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宁波发展水上休闲

运动产业的优势和基础

(一)资源禀赋优越

全市海域总面积为8355.8平方千米,根据2018年海岸线动态监视监测数据,岸线总长为1678千米,约占全省海岸线的四分之一,拥有丰富的“岛、礁、滩、湾、渔”等海洋资源。陆域水域面积598.82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6.39%,河流长度16366.78千米。

(二)市场潜力巨大

2020年,宁波市人均GDP已超过2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中高收入群体数量较大,水上休闲运动消费群体快速增长,消费潜能巨大,加快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已完全具备。同时,宁波紧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交通便利、人文相通、经济相连,丰富独特的水上休闲运动资源对这些城市庞大的消费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产业基础较好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制定《宁波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出台《关于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相关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水上运动装备制造业发达,宁波是国内休闲皮划艇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全球渔具市场、水上运动用品生产领域也有重要地位,连续5年出口额保持增长。

二、宁波水上休闲运动产业高质量

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宁波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产业已经“立项”、尚未“破题”,已经“起手”、尚未“落子”,已经“孕育”、尚未“破壳”,与深圳、青岛、厦门、海口等先进城市相比较,与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

(一)深化产业放管服

改革突破不足

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职权管理名目复杂,军方对海域管制也较多。目前尚未建立起统一有力的市级专门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九龙管水”与“少人疏水”的局面并存。各地产业发展多处于自行摸索阶段,面临的法律空白和政策限制较多,“下不了水、上不了岸”是目前水上休闲运动发展的突出难题。目前,全市仅有一处休闲船舶专用港池——位于梅山湾的万博鱼游艇会,虽然硬件设施全国一流,但因毗邻宁波港核心区域,周边没有划定休闲船舶活动水域,只能在梅山水道两坝之间航行。同时,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规定,游艇出海航行需要办齐船舶检验证书、所有权证书和国籍证书,目前宁波“三证”办理齐全仍较为困难,全市具有正规手续处于运营状态的游艇不足20艘。

(二)规划空间布局

“一盘棋”统筹不足

缺乏产业统筹,现有的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主要以点状布局形式分散于海洋或文旅层面的上位规划和政策中。市级统筹力度不够强,县级合作机制尚不成熟。象山、梅山、东钱湖、宁波湾(象山港)等地水域各自发展,只有“盆景”没有“风景”。水域特色未被充分发掘,部分优质水域资源被低效占用或闲置,要实现全市水域从星星点点到千帆尽过的蝶变还需全市“一盘棋”的专项规划和政策引导。

(三)滨水岸线资源许可开放不足

宁波拥有丰富的滨海资源,但水域开放程度不高,相关资源的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开发不足。目前,全市水上休闲运动相关的码头几乎都是“先运行、后审批”,严格来说并不合规。培养过不少全国冠军的宁波水上(游泳)运动学校,校内训练码头至今尚未获得规范批文。运动休闲船只可规范停靠的码头极少,仅有梅山游艇码头、象山半边山游艇码头获批港口岸线许可,部分抑制了消费热情和产业发展。

(四)产业融合培育有效提升不足

相较于宁波水上休闲产业较强的制造优势,服务业在相关资源的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开发不足,水上休闲运动的文化内涵提炼不足,旅游价值提升不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全季型水上休闲运动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人才缺口较大,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培训相对欠缺,现有的培养机构普遍存在培训内容简单、技术力量薄弱、培训费用昂贵和系统性培训方案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水平人才、复合管理型人才严重紧缺,现有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运动员出身,缺乏管理、营销等方面综合能力。全市执证帆船船长仅有20余人,每有大型活动或赛事,船长资源就十分紧张,难以调度。

三、对策建议

按照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夯实产业基础、培育产业主体、提升产业能级,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聚变,推进水上休闲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上休闲运动全产业链,建设全国水上休闲运动名城。

(一)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涉水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建立自上而下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组建宁波市海洋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指导统筹全市海洋中心城市建设,重点突破海域航道规划审批、海上活动监管执法等环节梗阻。二是明确管理职责。尽快研究编制《宁波水上运动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出台《宁波市水上运动产业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行业适用范围、部门管理职责、经营主体责任、审批监管流程等,重点明确水上运动赛事项目和从业者服务与备案管理、水上运动旅游项目和相关旅行社监督管理、岸上新建设运营码头(站、点)审批管理、海域航道开放使用和船只出海备案等事项的职责分工。三是加强配套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水上运动项目立项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围绕水上运动公共设施建设运营、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公益性赛事活动承办等领域,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体制机制。

(二)加强系统规划,

绘制产业布局统一蓝图

一是制订产业规划。在市级层面制订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总体规模、功能定位和配套政策,明确建设布点和建设时序,避免各地无序竞争、产业同质发展。二是明确项目布局。编制全市公共水域水上运动地图,规划设计水上休闲运动项目布局的水域位置、使用时段及运动项目,扩大水域使用范围。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水上休闲运动的项目规划、赛事组织、标准制定,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和资质认定。三是构建赛事体系。学习厦门、青岛等先进城市经验,放大赛事效应,带动大众市民参与水上休闲运动热情的同时,推动文旅、会展、康养、水利、教育等多种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宁波城市品牌形象,打造滨海都市金名片。

(三)加强资源深挖,

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放管服”机制。推进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在水资源保护、陆地水域使用管理、海域使用管理、码头基地建设、体育船艇登记管理、市场管理、从业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行政服务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机制。二是落实土地使用指标。统筹考虑水上休闲运动的用地布局,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水域保护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重大水上休闲运动项目,增加水域使用指标。鼓励各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四荒”土地发展水上休闲运动产业。要将废弃厂房、闲置空房、楼宇平台等改造成水上休闲运动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水上运动用地。三是强化财政金融扶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水上运动产业支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水上运动装备制造品类和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品牌体育赛事、水上运动休闲中心等示范项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产业相关贷款方式,开发适合水上休闲运动企业的小微金融产品。

(四)加强产业培育,

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主体作用。搭建“水上休闲运动+”产业体系,壮大水上休闲运动服务和制造两大领域现有主体。重点在水上运动赛事、体验、教育培训、会展等体育服务领域和水上运动用品、装备、服装等体育制造领域培育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加快水上休闲运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多元新兴主体,完善体育服务业态,延伸水上休闲运动产业链,例如体育经纪、水上休闲运动保险、高端水上运动装备、智能穿戴设备、水上运动装备新材料、体育科技、体育大数据等新兴业务领域。二是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外水上运动体育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协会、俱乐部的合作,引进各类水上休闲运动项目训练教学、运动培训等,着力打造国内外一流的水上运动培训中心,培养竞技型、经济型、管理型等各类体育专业人才,提升旅游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特色化水平。积极输出“亚运名片”,完善水上运动专业人才招引政策,加强体育领军、创意、经营管理、服务和体育用品研发、制造、销售等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培育相关社会组织。推进水上休闲运动社团、行业协会、自发性运动组织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水上休闲运动协会。

THE END
0.水上运动成暑期消费市场“新宠”新闻频道今年夏天,小众水上运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不仅为水上运动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带火了相关消费,水上运动用品销售、租赁、运动项目培训等业态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水上运动普及,产业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入伏后,高温来袭,不少人开始探索夏季运动的新玩法,桨板、皮划艇、潜水和尾波冲浪等能够“清凉一夏”的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986;1CXUK|\SEKhVYjN{{Li7:v9Yd4:19:>0ujznn
1.水上步行球水上休闲运动水上步行球也可称水上步行器、水上跑步球、水上漫步球、水上行走球、水上健身球、水上悠波球、水上透明运动球、水上气球、水上滚筒,手摇船,水上飘等等。 制作材料:球体采用0.7mm的TPU聚醚材料设计制作。 热和工艺:使用热和工艺,热和宽度均匀。 jvzquC41yy}/|ƒ|qnqth0lto0et0r{tfwezt1|x{nuh0uyttvu5tukzzkpmrk~3jvor
2.[综合]柳州世界水上急速运动大赛开赛CCTV节目官网CCTV5[综合]柳州世界水上急速运动大赛开赛2016-10-05 08:30:07 [国际足球]世预赛 首尾之战乌拉圭不敢轻敌2016-10-05 08:12:07 [国际足球]巴西世预赛本轮坐镇主场迎战玻利维亚2016-10-05 08:10:07 [国际足球]世预赛 科索沃队希望延续惊喜2016-10-05 08:08:10 [国际足球]世预赛 英格兰队为索斯盖特而战2016-10-05jvzquC41vx4de}{0eqs0496813602>4XKFK6jLlf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