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李惠堂的家乡是广东梅州五华县,五华是一座没有鱼生就没有人生的城市,五华也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这里有中国内地第一块足球场,也有中国第一支县级中超球队——梅州客家队。
就像到了五华不能不吃鱼生一样,到了五华也不能不知道李惠堂,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虽然那时足球的影响力还没有现在大,但也足以说明李惠堂的知名度。
李惠堂旧居叫做联庆楼,位于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是李惠堂父亲李浩如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所建。
这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四点金”式建筑,其最大的特点是房屋四角分置炮楼,左右设置转斗门,门前设晒谷坪、照墙和半月形水池。
典型的客家围屋,不过屋顶好像不那么正经,真的是有鼻子有眼,居然还有嘴巴,鼻子嘴巴是两套,眼睛一对是共用,客家围屋不少见,但这么有意思的屋顶,确实还是第一次见。
旧居位于公路旁,由于路基的抬高,已经低于公路有一两米,远处是流淌的琴江,这条河流也是五华县的母亲河。
由于历史原因,李惠堂旧居的墙壁上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标语,李惠堂1905年出生在香港,1910年,5岁的李惠堂被父亲带回老家锡坑联庆楼,住在右廊房。李惠堂在老楼村联庆楼待了3年后,便返回香港继续学业。1942年香港沦陷后,李惠堂拒绝在汪伪政府担任要职,辗转数月回到了老家锡坑联庆楼。
据说李惠堂幼时常在旧居院子里踢球。当时因为条件差,就用烂皮破绳扎成球状或者成熟的柚子当足球练习,旧居右横屋门侧的就狗洞是李惠堂练习射门的球门。
在李惠堂故乡横陂镇,还有一个以足球命名的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这也是全国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中,唯一以足球为特色的入选项目。
140多年前的1873年,足球被传教士带到了五华一个叫做元坑的小山村里,足球便开始在五华生根发芽,成长了以李惠堂为代表的足球运动员,140多年后的今天,足球在五华以传统文化的方式传承着,主场五华县的梅州客家足球队依然征战中国超级联赛。
五华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客家围龙屋,例如位于城区水寨镇坝尾村的璼公祠,位于华城镇黄埔村的武状元李威光故居等等。围龙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典型民居,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等诸多传统文化。
位于五华旧县城华城镇(旧称长乐)的长乐学宫,历史上也曾是嘉应五属中最大的官办学宫,华丽的雕花斗拱很有特点。五华县不仅有足球,还有很多美食和美景值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