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象棋的64格,到国际跳棋的64格,五届智运会冠军刘沛在这方天地中纵横驰骋,已成为跳棋世界的"女王"。
五智会上,五度加冕蝉联国跳64格女子个人冠军后,刘沛收敛起所向披靡的气场,走下赛场的她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在接受采访时,刘沛手上一直攒着一款风靡上世纪90年代末的黑白屏电子宠物,"我小时候没玩过,现在我和儿子约定,一人一个电子宠物,作为我俩之间的游戏"。刘沛坦言,从事国跳16年来,自己的角色和心态都发生了改变,如今除了作为赛场上的专业棋手外,她是6岁孩子的母亲,也是青少年国跳选手的教练。
国象转国跳,也曾有过迷茫
"和之前几届智运会相比,我变得更平和了。经历过生活的磨练,下盘棋只是件小事。"拿到金牌的刘沛轻描淡写地说。
1988年出生的北京姑娘刘沛,6岁接触国际象棋,她曾作为国象专业选手参加过甲级联赛,还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转变发生在2007年,就是国际跳棋正式引入我国的那一年,刘沛在国象启蒙老师的劝说下开始接触国跳。"与其作为一名中流的国象棋手,不如试试国跳",抱着这样的心态,刘沛决定转行。2008年年底,她加入了由林塔筹建的上海建桥国际跳棋队,成为一名签约棋手,从此代表上海出战全国智力运动会。
"第二届智运会那时(2011年)是最艰苦的时期。"刘沛至今能记得当时的感受,"压力太大了,睡不好、吃不好、还生病,整个人很焦虑"。孤注一掷从国象转项的刘沛也已23岁,但她尚不知道国跳项目的未来会如何。"我有时会想,继续做国象职业选手是不是会更好?"刘沛当时的身份只是签约棋手,虽然靠下棋为生,却没有"三大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专业棋手的待遇。
推动国际跳棋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一直是林塔、刘沛等国跳元老们奔走呼吁的发展方向。十多年过去了,新兴的国跳项目终于也像"三大棋"一样有了专业棋手,例如上海队就有四名,阵容厚实的湖北队已有十人。虽然尚不可与围棋等相比,国跳棋手总算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第二届智运会时文汇报关于刘沛的报道
新角色与新责任
从国际象棋的64格,到国际跳棋的64格;从2009年第一届智运会,到成为智运会的五冠王;从北京姑娘,到定居上海,刘沛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转变。
她和上海五子棋队主教练顾炜成婚,如今,两人的儿子也到了当时刘沛学棋的年龄。"围棋、国象、国跳他都会,五子棋爸爸偶尔教‘一丢丢’。"刘沛说,丈夫要兼顾街道工作的主业和五子棋队的训练,因而非常忙碌,"我们基本心照不宣,儿子由我来带。"这回,夫妻俩一同来合肥参加五智会,因为分布在两个赛区,他俩各忙各的,还没来得及见上一面,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和外婆轮流照顾,"孩子还算听话,有时打视频,要看看爸爸妈妈在干啥。"
妈妈棋手刘沛,也是队内的一姐
国际跳棋个人项目比赛已经全部结束,团体比赛于今天拉开帷幕,刘沛的工作还没忙完,她尤其期待上海小将在100格混合团体上的表现。作为队内"一姐",刘沛不仅自己参赛,还兼管青少队的训练,"工作日做好自己的训练,周末带青少队训练,从今年2月份到现在,基本都没有休息过。"
国际跳棋已在申城逐渐普及发展起来,刘沛说:"国跳项目加入了青少年十项系列赛,也加入了市运会这样的综合性赛事。各个区的教练也都从事国跳很长年头了。"上海队教练林塔还有更大的期待,他希望国际跳棋能在中国火起来,这需要专业队进一步扩容,通过更多大型赛事,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
(本报合肥11月1日专电)
作者:
文:本报记者/吴姝 图:唐润雨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