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上海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上海经贸仲裁中心秘书长、上海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导师、上海中产科创学院产业导师宋锦标
出品:中国产业升级网
这次给大家带来的课题是新经济下的招商引资,新经济即新的经济形态,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它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此次我将为大家分享,在新经济下,上海是如何针对特斯拉等战略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的。
特斯拉为何选择中国?
我一直认为特斯拉这个项目很厉害,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投资项目。汽车产业是上海第一支柱产业主体力量,如果原有的存量再加一些增量,上海的汽车产值可以做到1万亿。
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奠基仪式上讲话
如此厉害的一个项目一引进就在中国!当然就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水平,大家也许会问我们哪有汽车这么厉害?那么,特斯拉为什么选择到中国来投资?原因有三个。
1、看中中国市场
特斯拉看中中国市场非常简单,2018年国内乘用车销售2235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近1/3,是美、日、德、英几大市场总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全世界52.8%,过半的新能源车在中国。中国也已经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增速最快。拥有一辆特斯拉被许多中国人视为成功社会地位的象征。
2017年,特斯拉全球销量10.3万辆,增长35.2%,而中国共销售约2万辆,为20.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90%,销量占全球的17%左右,仅次于美国。
2、有助于特斯拉走出亏损困境
特斯拉连续七年尚未实现过全年盈利。产能上的困境主要因为自动化工厂试图使用机器降低人工成本,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其在供应链上的劣势很明显,在华建厂,很可能成为特斯拉电动汽车业务走向盈利的转折点。
3、中美迫使特斯拉加速在华建厂
特斯拉超级工厂;图片源于网络
此消息一出,马斯克最大的障碍便得以扫除。如此,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外资整车厂,成为这一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首先我要谈的是上海胜出的关键,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上海有完备的汽车产业链。截至2018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约239784辆,继续保持国内乃至全球领先,且上海的大众、通用两大汽车品牌发展都非常好。
2、上海人才储备丰富。说得通俗一点,在这里挖人比较容易。
3、汽车产业配套相当完整。上海周边分布有博世、采埃孚、德尔福等顶级零部件供应商。市政府全力支持制造工厂的建设。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很好,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上海人追求时尚,第二也更关键的是买新能源汽车送牌照。
现在上海不仅有特斯拉的工厂,也有研发和销售。谈判中最难的就是研发和销售。据说,南沙当时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特斯拉要将研发和销售即运营中心总部放在南沙,其他一切条件都不在话下。这一条件的杀伤力非常大,而且也非常容易成功,因为研发和总部放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例如我给你几百个亿,你为什么不能来这里投资呢?但是马斯克已经把总部运营中心放在了北京,研发中心也放在了北京。
整个谈判的过程可以说是既艰辛又复杂!上海的态度是,你在我这里生产,不能放到北京去销售,要放在上海销售。若在上海生产出来一辆车,再到北京去开票,开票以后总要在上海提货,这不是个办法。最终对方同意了。但是这里面给我们一个什么教训?话不要说满,也就是说你不要开价。广州南沙这方面做得很好。无论是上海还是广州,都提出要将总部及研发中心拿下,其他一切都好说。接下来再谈到的就是政策,论政策,上海是没有明显的优势。接着再谈,最终谈到了对上海有利的条件,也就是我们可以跟进投资,拍卖符合招拍挂条件的土地,最终项目成交。
临港之所以能够胜出,关键因素是临港为特斯拉的合作提供了没有任何附加性条件的、更为诱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工业用地优惠政策。地方政府给汽车项目提供的土地政策非常优厚,一个汽车公司落户,几乎未产生任何土地费用。
引进特斯拉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国产电动汽车迎来挑战。或还影响动力电池行业。
诸多新造车企业都毫不讳言是特斯拉的“追随者”。他们大都受到特斯拉的影响和激励,希望打造一款中国版特斯拉。中国其他品牌想要争夺市场,必须与特斯拉进行对标。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与特斯拉相比较,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车辆本身的性能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国内品牌的优势仅在于价格方面。目前,在华销售的特斯拉电动车还属于豪华车品类,随着特斯拉的国产化,首先带来的是其成本及终端售价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