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单品季》第二季第三期于25日如期播出,庞博的脱口秀魅力再一次俘获观众心。节目中,他直面观众的质疑,轻松卸下包袱,巧妙地引入怀旧元素,展现出既幽默又有深度的表演,令人赞不绝口,具备封神之势!
庞博曾在《今晚80后脱口秀》中作为表演班底而受到关注。随着《脱口秀大会》的火热,他成为了第一代“脱口秀大王”,与他那几行在太空中运行的代码一同,展现了理科生独有的浪漫。这种风格使他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浪漫气质自始至终如影相随。
之后,庞博又参与了《喜剧之王单口季》,从老友转变为主持人。对于那些热爱庞博的人而言,不能听到他更多的脱口秀内容,的确令人感到稍许遗憾。在本期节目中,庞博通过一段堪称封神的表演,向大家证明了他作为脱口秀初代大王的实力并未随时间减弱,依然是观众期待和仰望的脱口秀王者。
伴随着《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播出,关于节目内容是否精彩的争议在观众中引发热议。一些脱口秀选手的文本内容频频引起男女对立和两性矛盾,似乎陷入了用内容不足以引发矛盾的趋势之中。但庞博显示出他的智慧,没有在性别对立的问题上纠缠。他巧妙地反问观众:“你们感觉被冒犯了吗?”并确认了脱口秀的冒犯性,进一步启发观众思考“感到冒犯是否就是对的?”
他用黑灯和小佳作为例,一步步消解观众的防备,最终提出了他的观点:观众一旦笑了,冒犯便不再是问题(意见保留)。实际上,庞博并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他的一些观点确实存在反驳的空间,例如他认为“笑是没有力量的”——但可笑、嘲笑也引发矛盾之余,却未被定义为力量。然而,他的表述幽默,态度诚恳,并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让这一风险话题在幽默的包裹下令听众愉快地接受。
随着马东提出的疑问:“脱口秀到底是不是冒犯的艺术?”庞博的回应更是耐人寻味——他强调,脱口秀不应被狭隘地定义为冒犯艺术。这个观点实则源自西方文化,但在我们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这样的定义无法全面涵盖观众的期望与体验,也会对脱口秀演员的创造带来束缚。他犀利地指出,单纯接受一条非科学的艺术定义,反而是狭隘的,艺术应有更广阔的可能性。
庞博指出,能够使人发笑是大家共同的追求,而在笑中激发观众的思考,则是每位创作者的个人风格与能力。他开场的表演旨在降低观众的期待,同时也让脱口秀演员放下不必要的“责任”与“包袱”,轻松上阵,只需专注于带来欢笑。
在表演中,庞博多次提及《今晚80后脱口秀》、贴吧与三体,令不少观众感到一丝怀旧情绪。曾经观看《今晚80后脱口秀》的小学生如今已成长为成人,节目中的年轻观众也逐渐步入中年,贴吧的时代已成过去,这些话题充满了些许伤感。但庞博恰如其分地提及这些,不落入伤感与煽情的陷阱,而是以幽默的方式将其融入表演,再一次引发观众的共鸣。
庞博的表演结束后,不仅引发阵阵笑声,同时展现出他的态度和观点,以及精湛的技巧与分寸。正是这份证明,优秀的脱口秀不仅仅是搞笑,而是必须具备幽默之余,更要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