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发球不快不转,“变态”击球点可能失控了

发球第四季《旋转之门》(5)

一、前 情 回 顾

本季从力学上的对心与偏心碰撞来探讨发球旋转的密码,对心碰撞就是球拍给网球施加的力作用线通过球心,偏心则是力作用线偏离球心。关于偏离球距离的大小与方向(三维角度下)就有万千种组合,也是发球旋转神秘莫测之源。阅读本之前最好回顾下前几期内容,这样更容易将本季内容从逻辑上串起来指导实践。

离开生物力学(力学和解剖学)去谈网球技术就远离了基础科学,无根有时会南辕北辙,另外还须加入哲学精神来匡正人文缺失造成的机械与教条思潮。人是鲜活的,网球技术自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练在各个阶段都要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自然就会不断塑造学员的技术习惯或风格。

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 支点是杠杆的五要素之一,还包括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四个要素。在发球技术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个类似 “ 支点 ” 的要素,就是球拍与网球的碰撞点,即通常所说的击球点,我们通常将击球点理解为人与球之间的关系。

二、变态击球点

抛球实现人与球的空间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击球点,例如在1(右侧)区发侧旋球时的击球点应该是下图的样子,但若在2(左侧)区选择同样的击球点发侧旋球恐怕很难发到界内,因为人、球拍、球、站位(场地)等系统环境决定的,所以击球点是发球旋转的密码之门。

那么为什么说击球(碰撞)点是 “ 变态 ” 呢?

下图是侧旋发球,从我们的视角看不到击球点在碰撞瞬间究竟发生了那些物理变化。

换一个角度,看慢帧下的平击发球,网球在理论上自转很少,力作用线通过球心。球拍最初跟网球碰撞瞬间应该是一个点,随后球拍与网球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说击球点只是一瞬间就不复存在了,而是变成了三维立体的 “ 变态(变形)” 区,所以用击球区更贴切。

三、快 与 旋 转

通常情况下,在1区的侧旋发球击球区是下图的样子,但我们要将其想象成横向距离球心一段距离的三维击球区,才会发上力,否则球无力还飘。

明确了击球区的位置,接下来才是挥拍轨迹的问题,平面下很难用图描述清楚,只能意会,如按图索骥那只在球场会被虐的很惨。

结合发球实际动作就好理解一些,关于小臂内旋 Pronation 一直有争议,控制好击球区,那些随挥动作就顺其自然吧,把精力发在随挥上真的很误事,就是正事没干,只顾装酷了。

在对比看2区侧上旋发球的击球区一定是在左下方,此外我们还应建立关于击球区是浮动和变化的概念。

明确了侧上旋的击球区位置,对比侧旋发球的挥拍轨迹,球拍向上的分速度要大一些,但向前分速度还是首要保证的,这要比平击发球向前分速度要小,切记挥拍轨迹一定要在三维视角下理解,否则会跑偏。

侧上旋的 Pronation 要明显多了,这一解剖动作主要是由发球目的决定的自然现象。

参透这些千变万化的细节,自然也能将上旋发球发好,关键要控制好 “ 变态 ” 的击球区。

THE END
0.网球技术分享:正手击球篇(一)动作随挥现在属于短视频的信息轰炸时代,网络上自然各类教学视频、文稿横飞。笔者也算半个网球教育事业的从业人员,针对现在网络上的鱼龙混杂现象,我自身的想法是:从我现在的技术水平来分享一些有助于新手,或者说是2.5以下的球友正手动作的提升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当然,网球技术不论正手、反手还是发球、截击,都没有一个固定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SNZ6;NF274?9E]J0jvsm
1.网球侧旋发球挥拍轨迹慢动作教学,这下我真的学会了!网球侧旋发球挥拍轨迹慢动作教学,这下我真的学会了! 4个装专业比赛网球包邮 康龙KANNON TOUR黑罐/GOLD白罐网球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595>72;d333<:8:7350nuou
2.「维维网球」PPT网球教学:侧旋发球技巧教学及必要的练习草原狼ual5yjcg>《网球》 2024.11.18 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不要逼孩子!4个方法让学习像游戏一样上瘾 篆书小白必看!《峄山碑》笔画大全让你秒变大神 “出过轨的人,还会真心回归家庭吗?”2个男人说出大实话,既真实又扎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2772;d335?78<<3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