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第32届夏季奥运会正在东京如火如荼进行着,中国运动员屡创佳绩。触动人心的不只是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还有他们展现出的格局与风采!
广东是中国盛产奥运冠军的强省之一,而潮汕地区算是广东省内一个产生金牌较多的地区。
那么,都有哪些奥运冠军是从潮汕地区走出去的呢?
孙淑伟,1976年1月出生于广东揭阳,前中国跳水运动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10米台冠军;1998年澳大利亚游泳世锦赛和田亮搭档获得双人十米台冠军。
孙淑伟是中国男子跳水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也是中国首个男子跳水“三冠王”。1991年被《世界游泳》杂志评为最年轻的男子最佳运动员。
他先后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男子10米跳台双人金牌。他是首位在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的潮汕籍运动员。
他先后获得了伦敦奥运会和里约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子双打金牌。他是继林跃后,第二位拿到双料奥运会冠军的潮汕籍运动员。
(籍贯在潮汕,出生不在潮汕,训练不在潮汕)
2010年获得体操世界杯比利时根特站单杠、双杠冠军;2010-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个人全能冠军;2012年,代表中国男子体操团在伦敦奥运会中获得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金牌。
(籍贯不在潮汕,出生在潮汕,训练在潮汕)
(籍贯不在潮汕,出生不在潮汕,训练在潮汕)
马琳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四届世界杯冠军,也是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人,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他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了雅典奥运会的男双冠军、北京奥运会的男团冠军和男单冠军这三个重量级的金牌。
马琳虽然祖籍不在潮汕,
但却是从潮汕地区走出去的。
据悉,1992年,汕头一位民营企业家出资赞助组建汕头市乒乓球学校和少年乒乓球队,主教练就是刘铭水。第二年,全国少年赛上,马琳及另外几名选手均被引进到汕头,汕头队还从全国其他地方引进了多名小选手,包括刘国正、谭瑞午、张钰、李潮、丁颖。
1994年,在广东省运会上,马琳一口气为汕头队拿下乒乓球单打、双打和团体3枚金牌。后来,14岁的马琳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就夺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男单冠军。在那场比赛中,他被蔡振华教练相中,开始了他的国家队生涯。
(籍贯不在潮汕,出生不在潮汕,训练在潮汕)
2000年8月悉尼奥运会双人、单人10米台银牌;2002年,全国跳水锦标赛男子10米跳台双人冠军;2004年8月夺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2020年1月,当选中国跳水协会副主席。
新浪网评
胡佳有着'拼命三郎’的称号,从小离家,历练了他的生活能力,也让他的性格中多了一分坚毅。
胡佳5岁半上学前班时被武汉队的教练选中开始学习跳水,1993年在开始在汕头市跳水学校进行跳水训练,教练是陈天元。1994年正式进入广东队,教练是谭良德、李青。同年参加第九届广东省运动会跳水赛获得少年组1米板跳台冠军。
▲ 王宗源、谢思埸
潮汕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诞生了多位杰出人士。除了经商了得,出了诸多商界名人外,在体育方面也有不少建树,出了许多体育健儿。其中,因为在潮汕设有国家级的训练基地,游泳和乒乓球这两个项目涌现了不少名将。
当然,除了有良好的训练基地这种硬条件外,也有潮汕地区临海、多江多河,潮汕人吃苦耐劳,身体手脚较为灵活的原因。
“运动毕竟是一件全民风气的事情,要让所有喜欢体操或者运动的人走进去……比如选材,我们从一万里面去选,总比从一百里面去选要好一些。”——体操奥运冠军邢傲伟
想要培养一个奥运会冠军很难很难,除了需要一定的天赋外,周边的体育氛围也得跟得上,不断提高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参与各项体育项目,这样才有机会发现一些未来的体育栋梁,让体育绽放更多色彩,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迈向体育强国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