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尤杯的由来,你了解吗团体赛羽毛球

汤姆斯杯,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男子羽毛球团体赛,即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由原国际羽联创办于194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汤姆斯杯在英格兰举办。

汤姆斯杯是由英国人乔治·汤姆斯在国际羽联会议上提出并组织的世界性男子团体比赛。乔治·汤姆斯是英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曾多次获得英国羽毛球冠军。从21岁开始夺冠后,每年均有冠军入帐,最后一次拿冠军时已经41岁了。

乔治·汤姆斯

1934年7月国际羽联成立时,汤姆斯先生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当选主席后他在国际羽联会议上提出,组织世界性男子团体比赛的时机已成熟,并表示将为这一比赛捐赠一个奖杯,称为"汤姆斯杯"。

尤伯杯,也称为世界女子羽球团体锦标赛,由国际羽联创办于1956年,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尤伯杯在英国兰开郡举办。

由于汤姆斯杯赛举办的十分火热,曾活跃于三四十年代世界羽坛的尤伯夫人认为,也应该有一个专供女性竞技的大型羽毛球团体赛。贝蒂·尤伯是英国30年代著名女子羽毛球选手,从1930年至1949年间,她曾多次夺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比赛的冠军。

贝蒂·尤伯

尤伯夫人退役后仍对羽毛球运动富有极大热情,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她在1956年的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正式向国际羽联捐赠由麦皮依和维伯制作的纪念杯,即如今的尤伯杯,并亲自主持了第一届尤伯杯比赛的抽签仪式。

02

汤尤杯的赛制是什么?

汤姆斯杯与尤伯杯的赛制相同,并且在同一时间举办。比赛分为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按照在大洲团队锦标赛的成绩晋级,除了获得亚洲和欧洲锦标赛前四的队伍,五大洲冠军、东道主和卫冕冠军自动获得参赛资格,其余席位则根据团队排名(取积分最高的3位单打和2对双打选手)产生。

比赛均采用五场三胜制(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即三场单打,两场双打。比赛排序有6种,其目的是保证参加两项比赛的运动员起码有30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

03

中国队在汤尤杯的历届成绩如何?

中国队于1982年首战汤姆斯杯,便一路杀入决赛,以5比4的大比分击败劲旅卫冕冠军印尼队首度获得汤杯冠军,此后的冠军争夺也是屡次在中国队与印尼队之间上演。到目前为止,中国队共获得10次冠军,这之中更是包括1986-1990年的三连胜,以及1994-2002年的五连冠。

2018年在曼谷举办的汤姆斯杯中,林丹、谌龙带领着石宇奇、李俊慧、刘雨辰等人,以大比分3-1的成绩力克日本队,时隔六年再夺汤杯,让中国队第十次登上汤姆斯杯的冠军领奖台。

1984年,中国羽毛球队女子军团首次参加尤伯杯,就以其高超的技艺、快速多变的打法,以5-0的相同比分,分别击败印尼、日本、丹麦、韩国等强手,一举夺得第十届尤伯杯赛冠军,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冠军的宝座。

此后,从1986-1992年的七年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又连续夺得冠军,创造了尤伯杯历史上五连冠的优异成绩。迄今为止,中国队一共14次获得尤伯杯冠军,位列尤伯杯冠军榜单第一。

THE END
0.重夺双杯巴黎可期——2024年汤尤杯综述新华社成都5月6日电(记者田光雨、姬烨、许仕豪)在成都举办的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5日落下帷幕,国羽男、女队“双杀”印度尼西亚队夺冠,一雪上届赛事痛失双杯之耻。这是国羽时隔12年再度包揽汤尤杯,也让球迷对巴黎奥运会有了更多期待。 5月5日,中国队成员在颁奖仪式上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https://m.gmw.cn/2024-05/07/content_37306830.htm
1.[中国新闻]2024年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中国队击败印尼队2024年汤姆斯杯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中国队击败印尼队,第11次获得汤姆斯杯。https://tv.cctv.com/2024/05/06/VIDEkCAqCvgbrFXE2hZvUEJe240506.shtml
2.2024汤尤杯参赛队伍出炉国羽男女队均列头号种子力争捧杯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欧兴荣)随着2024年的洲际团体赛陆续落下帷幕,2024年汤尤杯参赛队伍全部出炉,比赛将于4月27日至5月5日在中国成都举行,中国队位列男女团头号种子。 汤尤杯是汤姆斯杯和尤伯杯的简称,汤姆斯杯即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尤伯杯即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男子和女子http://ent.people.com.cn/n1/2024/0223/c1012-40182172.html
3.汤姆斯杯—中国体育博物馆图为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团冠军杯——汤姆斯杯(复制件),现存中国体育博物馆。杯身宽44厘米,高67厘米,由底座、杯形和盖三部分构成,在盖的最上端有一个运动员的模型。杯身前部雕刻有∶"乔治·汤姆斯·巴尔特于1939年赠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组织的国际羽毛球冠军挑战杯"。杯身为金属质地。 https://www.olympic.cn/museum/collection/2018/0530/17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