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言文字为交流而生的,交流内容现实世界所有的物、像、人、事等等,文字符号就必须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现实世界有亿万个植物、动物、微生物,自然和人工的静物就不计其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生老病死等等社会现象就不计其数,关于人的动作、情感就更丰富了。
学过生物学的都知道,世界生物数量多,如何对亿万个进行认识,那就是分门别类,并划定不同的层次:域、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科、科、亚科、总属、属、亚属、总种、种、亚种……
文字比生物学诞生要早得多,文字对现实世界的分门别类远没有生物学的这样系统的逻辑思维,要随意得多,而文字包括不仅是生物,还有非生物、现象和人。语言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摆脱不了历史和习惯,涉及到每个人的习惯就麻烦了,除非是新创一种语言,要想改革一种语言往往非常难。
字(单词)--词--句子--段落--篇章构成了语言的要素,字(单词)是语言的基础,涉及到字形和读音,汉字是方块字(英语等字母语言是圆体字或不规则字形),汉字用独体字和形旁加声旁的组合字。
面对繁杂的世界,汉字组字的要素非常丰富,汉字有200多个形旁800多独体字声旁,汉字的200多个可以很方便的对世界进行归类,英语仅仅26个字母(西语29、阿语28、葡语23、俄语33、德语30、法语26、韩语40、泰语76个字母),构字要素太少,形成表义的单词必须几个字母进行组合,要进行归类必须要几个字母组合的词根,这样组合的新词就太长了,为了避免冗长,字母语言往往频繁造新词,使得同一类事物往往其单词往往毫不相干,比如“猫cat 狗dog 狼wolf 猪pig 猴monkey”,英语这些词有什么归类的相似点吗?没有!英语繁多新词就是这么来的,其他字母语言也大同小异。字母语言组成表义的单词比一个汉字笔画往往要多得多,读音也多,所以字母语言描述客观世界非常笨拙。从这一点上看,汉字的创造者比字母语言的创造者要高明得多。
这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归类整理的汉字形旁分类及其组字表(形旁一栏标红的是通过改字删除,标棕色的是修改形旁,标蓝色的是合并形旁,标绿色的是分解形旁)
汉语构字要素虽然比字母语言丰富,但并不是没有缺点。
一是偏旁太多难记,汉字200多个形旁,对于习惯了50字母以内的老外来说太复杂了太难记了,其实汉语不需要那么多形旁,整成100个左右就可以了。 意义相同和相近的且构字不多形旁可以合并,比如犭和犬和---犭,豸和鼠---鼠(简化鼠旁),厂和广---厂,爪和爫---爪,食和饣---饣,足和止---止等。
取消部分形旁,对于构字过少,意义混乱不清,所组成的字大多与形旁本义无关,不能看字识义的形旁,可以通过改字取消形旁的地位,比如“覀”旁,表覆盖,组字:要覃覆覇,与西字无关,虍旁表虎皮花纹,组字虏虐虑虔虚,与虍旁意义无关,通过修改组字取消此形旁。
四是有的形旁组字过多应该进行分解,比如:艹、木、氵、钅、亻、口、讠、扌、月等,这些组字过多偏旁组字可以通过分解的方法减少其组字,比如 艹(分解为艹、禾)、氵(分解为氵、冫、水)、口分解为(口、声),扌(分解为:扌、手、彳)、月(月、简化的肉旁、简化的身旁),亻(可分解为亻、力-居右)。
五是将汉字形旁字变成常用字,便于汉字的学习。像兀、匚、廾、冂、凵、彳、攵、彡、缶等偏旁很多人不知道读什么,但常用它组字,这严重影响了汉语的学习,一般来说汉字的形旁用字、独体字都应该是常用字,而笔画过多的字应该是非常用字,这些笔画简单的形旁字、独体字组词造词使得它们成为常用字。这样汉字的学习就更方便了。
汉语的改革升级比字母语言容易,可改革的空间很大,而字母语言要新增字母,改革字母组字方式,就完全颠覆了英语等字母语言,而汉语却不用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