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充分发挥过去30多年在紧密服务国家队中积累的洞察、经验、资源及能力,做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今年一月,李宁品牌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后,李宁先生通过一封内部信表达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决心。
十月的尾声,这份决心迎来了具体的体现——10月24日,冬奥倒计时进入100天,李宁正式发布了2026年米兰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装备。新装备的设计以“中国红”与“雪山白”为主色调,巧妙地将文化内涵与冰雪场景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不仅是一次新装备的发布,更是李宁品牌的一次重要宣告,标志着他们站到了全新的起点。
在奥运赛场上,这套装备承载着国家的荣耀与顶尖成绩;在另一端,它又与更广泛的大众市场产生连接,将来自最高竞技舞台的科技与精神带到更多人日常的运动生活中,让“冠军体验”成为普罗大众也能触及的生活方式。
奥运领奖服:连接赛场荣耀与大众情感的纽带
当中国运动员站上奥运领奖台时,他们穿着的领奖服不仅仅是装备,它还是一件融合了专业科技与东方美学的“移动展品”。这套服装不仅保护了运动员的荣耀,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品牌如何将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完美结合。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在体验了这次冬奥领奖装备后表示,“冬季项目尤其注重功能性,这套领奖服无论在设计还是功能上都经过了精心打磨,我相信运动员穿上它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互动时,都能更具自信。”
这次李宁发布的米兰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最大的亮点之一是顶级的专业运动科技。领奖服通过材料和结构上的双重创新,成功实现了“锁温、透湿、防护”三大性能的突破。为了实现这一点,李宁与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共同合作,推动航天科技在专业运动领域的应用,借助“航天技术创新应用实验室”推出了动态保暖科技平台。此次冬奥领奖服将“航天锁温棉”和“玄武岩远红外”这两项先进技术首次应用其中,这标志着领奖服的技术突破,代表了国家尖端科技与运动科技结合的完美典范。
此外,领奖服的文化设计也展示了东方美学的自信和面向世界的从容。李宁以“双胜纹”为核心意象,两个菱形交叠相扣,既寓意着胜利与祥瑞,又象征着运动员与祖国同心、与奥运同行的现代故事。领奖鞋则延续了李宁“烈骏”系列的经典设计,从战马的矫健姿态中汲取灵感,寄托了对中国运动员“马到成功”的祝愿,完美融合了传统精神与现代运动美学。
这套领奖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它让奥林匹克的荣耀变得触手可及。当我们在电视前为中国运动员的金牌而流泪时,运动员身上的那一抹“中国红”,不仅是他们个人荣耀的象征,也是所有为梦想拼搏的普通人情感的凝聚,是体育精神的具体呈现。它不仅承载着运动员的奋斗与信念,也是连接赛场荣耀与大众情感的桥梁。
李宁通过这套结合科技与文化的领奖服,展示了中国体育的新高度,同时也开启了品牌服务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使命与共:李宁品牌与中国体育的荣耀同行
李宁品牌在运动产业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其社会价值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商业层面。作为中国唯一由奥运冠军创立的专业运动品牌,创始人李宁对体育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早已融入了品牌的发展。李宁从运动员到企业家的转变,奠定了品牌与中国体育事业之间不可分割的深厚关系。
1984年,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三枚金牌,成为民族英雄;六年后,他怀着“让中国运动员穿上自己国家的品牌服装站上领奖台”的初心,创立了李宁品牌。这一历史性的转折,标志着李宁品牌与中国体育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李宁品牌便成为中国运动员的本土运动装备供应商,持续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力量。四届奥运会中,李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领奖装备,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体育的崛起。
李宁品牌不仅追求商业价值,还致力于推动体育运动和社会进步。从1991年开始,李宁就赞助国家射击队,1992年开始支持国家跳水队,2000年携手国家乒乓球队等。李宁品牌与这些“金牌梦之队”的深度合作,帮助他们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交出了18金、5银、4铜的优异成绩单。李宁的长期主义精神,早已超越了商业考量,体现了品牌与中国体育共同成长的真挚情感。
如今,中国奥委会与李宁品牌的合作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长期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肯定。当新一代运动员身着李宁装备站上世界领奖台时,也意味着中国品牌与体育事业共同迎来了新篇章。
奥运舞台:李宁专业价值的“放大器”与“跃升载体”
奥运会是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盛会,它不仅是短暂的曝光机会,更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窗口。对李宁来说,参与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奥运之旅,既是品牌展示专业形象的战略机会,也是一个将技术创新、品牌理念与体育文化深度融合的宝贵平台。
奥运赛场有着最高的准入门槛,是推动李宁不断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与中国体育代表团、国家队及顶级运动员的长期合作,促使李宁不断接受严苛的实战考验,确保每一项技术创新都能经得起挑战,这为品牌塑造了坚实的专业形象。
更为重要的是,李宁与中国奥委会的合作带来的价值将在更长时间内持续释放。未来,赛事级别的技术创新有可能逐步转化为大众产品,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中国体育代表团装备科技”的成果。同时,李宁在长期支持中国奥运事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了“专业、可信、值得尊敬”的品牌形象。基于专业与情感的双重认同,李宁逐步为自己打造了一条坚实的护城河。
因此,李宁与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不仅是短期营销的手段,更是战略性地强化其“专业运动”认知标签,并将奥运赛场的专业背书转化为大众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李宁正通过从国家队装备到大众产品、从奥运高光时刻到日常运动消费的完整价值链条,为品牌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运动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运动品牌面临着如何真正为运动服务的挑战。李宁正在通过实际行动回应这一问题:将顶尖赛场的能量转化为大众运动的纽带,让国家荣耀与每个人的运动时刻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