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常识判断真题(考试直接用)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里,劳动者所获取的工资是()。
A.按劳分配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C.按经营成果分配收入
D.再分配收入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不同分配方式在不同企业类型中的应用。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私营或外资企业不属于公有制经济范畴,所以劳动者工资并非按劳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在私营或外资企业中,劳动者通过向企业提供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获得工资收入,因此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按经营成果分配是指按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进行分配,一般适用于经营者,而不是普通劳动者,所以在私营或外资企业中劳动者工资不是按经营成果分配收入。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主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机制进行。劳动者在私营或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是初次分配所得,并非再分配收入。综上,在私营或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2、某单位员工周某的月工资为12000元,按照当地规定,个人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为0.6%。周某每月需要缴纳多少工伤保险?
A.72元
B.72元
C.720元
D.7200元
【答案】:A
【解析】个人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为0.6%,所以周某每月需要缴纳的工伤保险为12000元*0.6%=72元。
3、下列哪种类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是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合理收入分配结构()。
A.橄榄型分配结构
B.金字塔型分配结构
C.哑铃型分配结构
D.多边型分配结构
【答案】:A
【解析】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橄榄型分配结构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结构,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大,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占比相对较小。这种结构可以使大多数人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减少贫富差距,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是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呈现出底层人数众多、顶层人数极少的形态,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悬殊,容易引发社会阶层对立和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哑铃型分配结构是指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人数较多,而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较少,这种结构同样反映出收入差距较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会导致消费不足、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多边型分配结构并非常见的规范表述的收入分配结构类型,且从收入分配合理性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不具备像橄榄型分配结构那样的优势。综上,合理且能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是橄榄型分配结构。
4、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A.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B.实时数据同步
C.高精度建模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特征包括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实时数据同步以及高精度建模。
5、公文的首页必须显示()。
A.发文机关名称
B.主送机关名称
C.正文
D.抄送机关名称
【答案】:C
【解析】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在公文版头部分,并非首页必须唯一显示的;主送机关名称可根据公文具体情况编排位置,不是首页必须显示;抄送机关名称一般在公文末页。所以答案应选正文。
6、张某新购买了一辆汽车,在开车回家的途中,因刹车失灵而翻车受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张某可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
B.张某可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C.商家在向张某赔付后,可向厂家追偿
D.张某在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可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对于本题,汽车刹车失灵属于产品缺陷,购买者张某因该缺陷受伤,既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厂家造成的产品缺陷,商家在向张某赔付后,可向厂家追偿。但是,被侵权人不能同时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只能选择其中一方请求赔偿。所以“张某在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可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