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经济升温:5亿跑者催生圈层化消费,运动户外行业迎精细化机遇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提升与体育产业政策推动,跑步作为门槛低、参与性强的运动,已成为大众健身首选。据2025淘宝天猫运动户外跑步圈层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国内跑步用户规模已超5亿,其中核心跑者、大众跑者与泛参与者形成梯度分布;2021-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3858亿元预计增至5989亿元,行业不仅用户基数扩大,更呈现出鲜明的圈层化消费特征。
跑步赛事的全面复苏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在经历疫情短暂停摆后,2023年全国范围内共举办路跑赛事699场,其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08场;后续巴黎奥运会、哈尔滨亚洲冬奥会等国际赛事的筹备,更持续为行业注入动力。与此同时,跑步的传播力在社媒平台快速攀升,2024年1-7月全网社媒声量同比增长107%,其中短视频渠道占比69%,成为跑者分享场景、传递情绪价值的主要阵地,赛事宣传、跑步穿搭、训练教学等话题持续引发关注,跑步逐渐从单纯的运动行为,延伸为兼具社交属性与生活态度的文化符号。
值得关注的是,跑步人群已形成清晰的圈层分层,不同圈层的需求差异显著,推动行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专业圈层以资深跑者为主,其中越野跑人群多为25-39岁中青年,超半数来自一二线城市,属资深中产,他们注重户外场景体验与产品创新,对跑鞋的防水性、耐磨材质要求极高,同时热衷参与香港100越野赛、崇礼168越野赛等专业赛事;挑战跑人群则以25-49岁熟龄女性为主,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超6成,更关注跑鞋的缓震、支撑性能,马拉松赛事旺季时消费活跃度与社群互动频次显著提升。
进阶圈层的健身跑人群覆盖18-49岁,聚焦体考与日常规律跑两大场景:每年4-6月体考季,关注孩子运动装备的妈妈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对回弹好、包裹性强的体考鞋需求激增,特步、361°等品牌已针对性推出校园体育专业产品线;规律跑爱好者则更看重跑鞋的支撑性与耐磨性,常通过线下跑团、线上社群获取训练知识,品牌也多通过开设训练营、推出联名产品深化用户连接。
入门圈层则贴近大众日常需求,呈现出“轻运动”“重颜值”“高性价比”三大特点:城市泛运动人群以30-49岁女性为主,热衷瑜伽、骑行等多元运动,跑鞋需兼顾功能性与场景适配性,春夏季消费需求旺盛;休闲穿搭跑人群多为18-29岁年轻人,追求复古、街头等潮流风格,明星同款与OOTD(每日穿搭)内容对消费决策影响显著;入门跑人群则以30岁以上男性为主,注重产品性价比,偏好舒适实用的基础款跑鞋,电商大促节点购买意愿更强。
面对圈层化趋势,运动户外品牌正通过多元策略适配需求:在营销端,借助短视频平台种草、专业赛事联动、跨场景合作(如跑步+露营、跑步+瑜伽)触达不同人群,同时利用线下活动码、拍立淘等工具引导用户回流;在产品端,针对专业圈层强化功能参数(如碳板、耐磨材质),为入门圈层打造平价潮流款,为进阶圈层设计场景专属产品(如体考鞋、训练鞋);在运营端,通过社群建设、会员专属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如今,跑步已从单一运动升级为涵盖专业竞技、日常健身、潮流社交的多元生活方式,圈层化消费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特征。未来,随着品牌对人群需求的进一步洞察与精细化运营,跑步经济有望持续释放潜力,为运动户外行业带来更多增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