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来了③丨场馆利用全季可期

一周前,伴随着奥运之火渐渐熄灭,为期17天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落幕。

赛场内,奥运健儿拼搏奋斗、挑战极限的精彩瞬间就此定格;赛场外,全民上冰雪的热情不断被推高,还想尽快到冬奥会比赛场馆近距离感受冰雪魅力。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世界性难题——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

事实上,这一问题早在冬奥会规划筹办阶段就已起笔作答,以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赛后利用为例,即突出“四季运营”,根据各自特点兼顾赛事运行和面向大众,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冰雪美人”升级为“四季全能选手”,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是如何做到的?

“雪如意”:赛后还能办婚礼

林海雪原,万山霜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巍然矗立,尽显东方神韵、中国气派。

这是中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奥运跳台滑雪场地,也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因融入中国元素、与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的惊艳设计,它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不管在赛前还是赛时,“雪如意”都是冬奥赛区的“网红”建筑,正因如此,它的赛后利用也更受关注。

跳台滑雪是极具挑战的运动,普通大众直接使用奥运场馆体验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服务专业赛事及运动员是“雪如意”赛后利用的首要方向。冬奥会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可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国家队及河北等省份的队伍还可以在此进行训练。

对于普通人而言,“雪如意”又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呢?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给出了更多可能:“训练、比赛自不必说,‘雪如意’下方的足球场可以承载8000-10000人的规模,冬奥会之后,大型的户外运动、音乐会、新的户外产品发布仪式、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幕式都可以在这里举办。”

“雪如意”顶部的“柄首”——顶峰俱乐部,有着可容纳500人的报告厅,游客在此可收获“一览众山小”的独特体验。顶峰俱乐部的加持不仅让“雪如意”在造型设计上更接近如意,同时也有着冬奥场馆可持续利用的功能性考量。

“这里有很好的风景。”张利指着“雪如意”模型的顶峰俱乐部说道,“从学术会议到展览,再到婚礼,所有的利用类型都可以做。而从底下的足球场到顶部的顶峰俱乐部,还可以设计路线满足游客体验。”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的介绍同样指向专业赛事和全民性质——赛后,“雪如意”在承办高规格跳台滑雪赛事的同时,将服务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滑雪表演、大众滑雪等群众性活动,进一步拓宽滑雪项目受众面,满足大众滑雪需求。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面向“初学者”“青少年”

“赛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可以开展户外项目来增强娱乐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对该场馆的赛后发展充满期待。

作为北京冬奥会新建雪上运动场馆之一,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初始设计任务书中,就明确提出了基本设计原则:顶级赛事标准,以运动员为中心,突出方案的创新点和吸引力、经济性和集聚性,重视赛后利用、可持续发展。

既是新建场馆,再加上对赛后利用的重视,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发展出以冬季两项运动为特色的更多赛后利用可能,其中之一自然是满足专业运动员及专业赛事的需求。

除了举办专业赛事,场馆服务普通人的路径则更受期待。

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王敬先介绍,在赛道设计中,考虑到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未来在夏季作为训练基地的需求,将核心圈4公里的赛道设计为沥青路面,赛后可转化为轮滑赛道,供比赛与夏季训练使用。其余赛道则采用碎石路面,赛后可转换为山地自行车或徒步路径。

“我们设计了很多穿越白桦林的线路,无论是滑雪也好,还是将来作为山地自行车的赛道,在这里面穿行,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王敬先说。

此外,面向“初学者”“青少年”群体成为该场馆赛后利用的一大特色。据悉,这里在冬季满足国家体育专项训练和赛事举办需要的同时,还将打造适合滑雪初学者的培训和体验项目,如适合儿童及青少年娱乐的激光枪靶场等。夏季,这里将打造成户外活动中心,增设山地自行车越野、飞包公园、长城脚下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并可在场地周边设置房车宿营地、小剧场等,以增加娱乐性。

而将视线拓展到更广的古杨树场馆群,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场地经理魏庆华对这里的赛后利用充满信心,“奥运会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拉到了一个高点上,这种势头未来还将继续发展。我们有国土和人口的纵深资源,这些都将给冰雪产业以巨大的支撑,相信精彩还将在后续呈现。”

云顶滑雪公园:瞄准“长期运营”

与前两个场馆不同,云顶滑雪公园在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前已有三年的商业运营经验,是北京冬奥会7个雪上竞赛场馆中唯一利用现有雪场改造而成的场馆。因此,云顶滑雪公园的赛后利用与赛前功能具有一脉相承的属性。

“赛后,云顶场馆将恢复大众滑雪和旅游度假功能,同时保留的冬奥赛道将拓展场馆功能,使其具备举办世界级赛事的能力,提升云顶场馆赛后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密苑云顶乐园高级副总裁金立新介绍。

坐拥丰富商业运营经验,云顶滑雪公园从设计之出就瞄准了“长期运营”。

“我们在场馆规划设计之初的理念,就是通过可持续的场馆设计来衔接冬奥赛事和雪场的长期运营。”云顶滑雪公园设施副经理陈荣钦表示,场馆的整个规划建设和运行测试过程均考虑与雪场运营相衔接,以及对赛后运营的影响。

早在2017-2018赛季,云顶滑雪场就在冬奥赛道举办过国际雪联的单项世界杯赛事,此后每个雪季都陆续有赛道建成并举办相关世界杯比赛。伴随着冬奥场地的规划建设和云顶滑雪场的雪季运营,专业运动员在感受赛道优化的同时,大众滑雪爱好者也能体验到冬奥场地的魅力。

从专业赛事到大众冰雪,赛道难度面临“降级”需求,这些都列入了陈荣钦及其团队的考虑之列,“赛后,这些专业赛道可以继续举办世界级赛事,同时还可以通过雪道的二次塑形降低难度,向公众开放,增加云顶滑雪场雪道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

“后冬奥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是春天的开始,冰雪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同样拥有多年雪场运营经验的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对未来充满信心。

至于冬奥会期间场馆内建设的大量临时设施,在冬奥会结束后也自有妙用。以打蜡房为例,就有望改造成青年旅社。

在场馆赛后利用这一大主题上,张利不禁感慨:“当一座建筑真正进入人们生活,要看它怎么生长,怎么表现。冬奥会比赛是一次检验,赛后5年、10年这一建筑能多大程度和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个检验。”

后冬奥时代,场馆利用这张“答卷”将如何接受检验、书写精彩,我们拭目以待!

THE END
0.医疗保障的妈妈,开幕式表演的女儿……冬奥会背后的保障医生们|医生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供图 白鹏目前已经通过了加拿大滑雪指导员联盟的二级指导员认证,也通过了国内的滑雪指导员认证。但在白鹏看来,高山滑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坡度大,比起大众滑雪的高级道难度还要高出很多。第二,按照国际雪联的要求,高山滑雪是冰状雪,比起滑雪,更接近滑冰,在陡峭冰面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3/97/295eql2km{glwv~683:92@3ujvsm
1.场馆运行顺畅赛事保障有力(走向冬奥)新闻频道11月25日至28日,“相约北京”2021/2022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比赛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举行。为保证测试赛顺利进行,云顶场馆团队积极准备,在赛事保障、媒体转播报道以及现场观赛测试等方面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张家口赛区系列测试赛开了个好头。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38821CXUK|\y6S:MEonHKq9yolVj94723<50ujznn
2.江苏徐州:北京冬奥会点燃全民“冰雪热”,“冰雪进校园”掀起冰雪滑雪场地繁多 四季冰雪运动 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室外滑雪场和室内冰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徐州市民的认可与喜爱,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也不再限于冬季。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冰场、走进雪场,为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据了解,徐州市也是目前淮海经济区唯一具备室外滑雪、室内滑雪、室内滑冰场的城市。 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32:6713<54;7;;8:67B3ujvsm
3.京城冬奥场馆周边绿在哪里?山体开挖后,土层很薄,几乎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要在石上种草,难度可想而知。施工方利用“挂网喷播”技术,把土喷到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再栽种锦鸡儿、雀儿舌头、绣线菊等本土植物,还原其本来的植被群落。 冬奥会期间,从市区前往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场地,都能路过这一石上种草的生态修复样板区域。 jvzquC41yy}/j~grf0ipo8(1fgzbkuDeqpzfp}Nf?4917A9522?33=<783;8
4.北京八达岭滑雪场游玩攻略八达岭滑雪场门票多少钱/价格表1米38的小孩可以去这个滑雪场吗? 暂无回答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八达岭滑雪场有两条800米长的初级滑道、二条600米的中级滑道、一条800米长120米落差的高级滑道以及一条2300米堪称北京目前长的雪地摩托车道和二条300米长的雪上飞蝶道。带给人“山舞银蛇”的壮美景色和淋漓畅快的驰骋感受。除此之外,狗拉雪橇、蹦极jvzquC41o0iutru0eqs0j}rn71pw8xkijz0t~scp49298<4:4;/j}rn
5.冬奥场馆四季绽放焦点新闻2022北京冬奥会专题北京专题专题位于北京首钢老工业园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赛后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场地。北京冬奥会时,运动员从跳台上腾空而起,与身后工业风十足的冷却塔构成了令人叫绝的经典画面。 赛后,除了向公众开放、供游客参观之外,首钢滑雪大跳台也将借助“永久保留”的优势,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副总jvzq<84yyy4837hp1463485546523?82484tj}rn
6.北京冬奥会场馆速览——五棵松体育中心体育五棵松体育中心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是国内首个在一块比赛场地同时举办篮球、冰球两种职业体育赛事的场馆。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作为冰球训练馆使用,其特殊设计的多彩外幕墙体系,让场馆得名“冰菱花”。jvzquC4142830lhvx0ipo872445138731CXUKkQF7TxNZB={WlMUXPWZp4813;6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