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今年浩浩荡荡的开幕队伍,赵伟昌亲身经历的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的画面,显得遥远而模糊。
那是新中国第一次踏上冬奥赛场,中国代表团派出6名教练员和28名运动员前往比赛场地,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首次参赛的我国运动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无一人进入前六名。
但是,赵伟昌手举国旗,红旗飘展,中国代表团昂首阔步迈进开幕式的一幕,却成为了中国冬奥历史上划时代的一个瞬间。
而赵伟昌作为杰出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被选中担任那一年开幕式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当时,他的成绩包括连续11次夺得全国速度滑冰男子全能冠军,26次打破全国记录,并在1975年奥斯陆世锦赛上摘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银牌。
备战在即,条件却是不可忽视的艰苦。
赵伟昌在采访中提过:“冬天在外面训练,不刮风、不下雪,就算是好天气。第一次接触到人工制冷的冰场,还是在国外。”
当时在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摄影文化学者王瑞回忆,他曾在1979年前往通化采访被选中出国比赛的滑雪运动员。凌晨,他们站在通化火车站等待四位运动员从长白山深山老林训练雪厂赶回——
“十几分钟后,从长白山驶来的火车进站了。旅客出站时,若不是见他们肩上扛着滑雪板,简直无法从混杂的山民百姓中判断出这就是中国第一批参加世界冬季奥运的中国滑雪健将……全身上下唯一能使我记住的醒目色彩,就是被雪原强烈紫外线晒出的那副对称的红脸蛋儿。”
央视新闻的一段视频资料则描述了另一个细节——出国比赛时,队员衣服上都没有国家的标识,最后大家在胸前绣上了“中国”二字。
面对各种差距,中国的运动员们并没有“怯场”。用赵伟昌的话说:“国家既然给你派出来了,到场上就得要拼!”
于是,便有了赵伟昌手举国旗,红旗飘展,中国代表团昂首阔步迈进会场的画面。
赵伟昌记得,当他迈进冬奥会时,全场观众对中国代表团重新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全场都在欢呼,在这样的场面之下,所有人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当然,我的使命感要更强一些,毕竟作为代表团旗手,要专心致志举旗,不像其他队友可以四处看,向观众致意挥手。”
1980年6月的《今日中国》记载,许多外国朋友见到中国代表团时第一句话就是:“终于把你们盼来了”,中国奥运会纪念章也成了人们到处索求的珍贵纪念品。
像今年一样,1980年的冬奥会也赶上了中国春节。中国代表团举行了一个家庭式的联欢会,美国代表团团长豪伊先生、其夫人及两名女儿、日本队教练星野仁和八位日本那女滑冰运动员、中国代表团联络员凯瑟和他的父母兄妹全都参加了这场联欢会。“客人们品尝着中国的茅台酒,频频向中国朋友祝贺节日”。
尽管这一年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并不好(18个小项中无一进入前六名),但作为新中国第一次在冬奥运赛场上的“亮相”,那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历史意义重大。
《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邮票
转眼就是42年。
见证了42年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赵伟昌,也被请进“鸟巢”,传递北京冬奥火炬。
不过,整场开幕式最振奋人心的,还是要属东道主中国代表团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