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冰雪传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制服设计中的中国传统造物理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制服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制服设计项目,是冬奥会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制服是赛时工作人员、技术官员以及志愿者重要的身份识别和指定工作服装,穿着人员众多,其中志愿者就近3万人。赛会制服通过统一的形象,展示着奥林匹克精神,更传达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尚,被称为赛时流动的风景线。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制服也是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平台,作为冬奥会制服设计师,我们的设计不但要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兼具时尚性与功能性,而且在色彩繁杂的环境之中,还要醒目、易识别,能够更好保障赛事顺利举行。

源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设计理念

冬奥制服是典型的命题设计,有特定的主题要求,如纹样与色彩必须使用北京2022冬奥会核心图形与标准色彩,确保制服与北京冬奥会整体形象景观保持一致。构成制服的要素即款式、材质、纹样、工艺等也都有特定要求,比如款式、面料和工艺要有冬季运动服装基本的功能性,轻便、保暖、活动方便。这些限制都增加了设计难度,也意味着更明确的方向,冬奥制服设计必须做到创新与突破。

制服设计视觉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会核心图形中的“赛区山形”,体现了冬奥会赛时的自然景观与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特征。山水画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再现,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象征。自宋代以来,水墨山水便成为中国艺术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将传统山水意象运用到奥运制服设计之中,最终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制服图形选用红色和蓝色的核心图形。为了让设计更加具有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意境,我们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为设计的视觉来源,将核心图形的部分色彩转变为黑白色调。《富春山居图》中的山水景物气势磅礴又宁静淡远,用墨淡雅、寄情山水,象征着君子的高洁品质和博大情怀。

《富春山居图》中的留白和虚实变化产生的层次感,气韵生动、隽永悠长,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中国文人讲究“少既是多”,用尽可能少的元素表现更加丰富的效果,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也是中国传统日常设计的造物方法。在中国日常传统的服饰和设计用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节用”和“慎术”的造物思想与方法。

核心图形“赛区山形”的主要元素由山、光线、雪花、长城的元素构成,制服设计在运用时保留了山、光线、长城元素。作为设计者,我们将衣服前身、后背和袖子局部的核心图形变成了黑白色调,“山”变成白色,看上去更像是雪山,虽然去掉了雪花元素,但雪山有冰雪的意味,缺失的“雪花”融入了整体的雪山之中,感觉更加大气,呈现出中国水墨山水的意象,有中国式的优雅与淡定。减少的视觉元素没有使设计偏离冬季奥运的主题,相反,这样的创新和突破让制服呈现出独特气质。对此,国际奥委会专家评价说:“很中国,很像一幅古画。”

在不改变核心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对山的大小、形状、虚实的组合关系进行重新设计,保证着装后从每个角度都有完美的图形呈现,这是制服设计者必须考虑的。根据衣服的裁片形状来安排适合的图形组合,确保近距离观看时,衣服上图形的完整性和丰富细节;远距离观看时,服装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符合完美的人体比例。我们将上衣下摆处颜色做成与裤子相同的颜色,形成“大长腿”的视错觉效果;红鞋底、裤腿侧面的红色拼接竖条、红色袖子图案和帽子上的红色小毛球,引导视觉从下至上纵向观看,会使人显得更加高挑。衣服侧面拼接的黑色面料,使图形更加醒目。插肩袖则显得圆润、亲和,适合不同肩宽的穿着者。通过视错觉的效果,让穿着制服的人拥有接近完美的身体比例关系。服装结构满足人体功能需求,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减少工艺步骤、降低制作难度、节约时间和人力。

工作人员和技术官员的服装比较接近,志愿者的服装区别明显一些。志愿者大多为年轻人,服装中加入了蓝色长城元素。长城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具有连绵不断、坚忍不拔的意象,能唤起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共鸣,也被全世界所认同。放大核心图形中的长城元素,提取了长城“砖块”的典型特征,动态构图,形成流动、跳跃、进取向上的视觉感受,符合志愿者充满活力的身份特点。

孔子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传统制衣方法,“节用”体现在对人力、物力的爱惜。“慎术”体现在审慎的使用技术,尊重技艺,而不滥用技术、不炫技。制服设计的创新就是运用中国传统造物的思想,其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设计中“节用”与“慎术”的思想与造物观,体现着先人的智慧和远见,也是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体现。

尽显中华之美

相似的图形不同的颜色,是制服区分不同职能、保证视觉同一性的基本手段。在中国传统用色体系中赤、青、黄、白、黑是正色,正色相对间色来说更加饱和、纯正、有力量,选用红、蓝两种色调,再加入黑白灰过度色调来调和,便形成了设计制服的基本色调。红色和黑色的搭配,是古代天子祭祀天地和参加重大活动时所穿冕服的色彩,等级最为尊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论是重要会议还是日常生活,均可见红色和黑色的色彩搭配,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用色。

制服中使用的标准色“长城灰”,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色彩延展而来,以体现北京奥运遗产的连续性与价值。由这样一种兼具奥运遗产与中国文化特征的色彩,连接了北京夏奥与冬奥,尽展“双奥之城”的风采。

工作人员和技术官员服装主色霞光红是温暖与希望的象征,体现服务奥运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工作人员服装霞光红和墨色搭配,突出庄重、热情;技术官员服装霞光红和深灰色搭配,体现冷静、公正。

志愿者服装色彩天霁蓝是冰雪运动的色彩,活泼生动,极具亲和力。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让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制服中的瑞雪白,象征着在白雪覆盖下纯净高洁的世界。瑞雪兆丰年,更加契合了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春节。

兼具时尚与功能

制服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穿着功能、审美之间的关系平衡。制服的图案采用定位设计,在稳重与动感中取得平衡,保证图形设计的完美和独特,图形的整体布局采用倾斜的角度分布,使稳重的山形富有动感。冬季运动专业装备的款式和穿搭组合,要确保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的穿着需要。版型兼顾时尚与流行趋势,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以立体裁剪的方法,让服装的结构满足不同工作类型的运动需求。

制服要适合各种气候环境,北京冬奥最极端天气的气温可达到零下30度,风力可达7级以上,轻便保暖是制服最重要的功能需求。尼龙是滑雪服和防寒服的主要面料,在极寒环境中更具韧性,轻便耐磨,可为穿着者提供全方位的防护和辅助支持。此外,面料采用了超强保暖炽热科技、防水透湿科技的石墨烯、聚热棉、超级羽绒等,能实现快速升温、高效蓄热、超级保暖。石墨烯是确保快速升温的新型纳米材料,通过发射远红外线提升远红外辐照升温效率,升温效果超过国家标准一倍;聚热棉作为新型立体结构保暖材料,具有光蓄热性能,可以将阳光照射后的热量牢牢锁住,提高反射人体热能,降低热量流失,达到保暖效果;超级羽绒的蓬松度比普通羽绒增强30%,绒子含量高达90%,可以锁住更多空气,起到长效保暖效果。

冬奥制服属于重大国家形象设计项目。令人欣慰的是,设计师不负坚持文化自信、传递冬奥理念的重要使命,在平衡各方需求的过程中力求完美,不仅体现了现代科技实力,而且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华美学,实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融合。

THE END
0.术语入高考作文,专家点评红楼梦高考作文北京市6月7日上午,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首场语文考试于上午11:30结束,澎湃新闻第一时间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获得了2022年全国甲、乙卷,全国新高考Ⅰ、Ⅱ卷,以及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的语文作文试题。 在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红楼梦》、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纷纷入题。 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7/2831:8iqe/onkƒntcw=25=:770yivvq
1.传承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理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向世界全面立体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北京冬奥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既礼赞过去辉煌,也面向光明未来,具有极其鲜明的实践品格,必将进一步激发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IK4p31814=4242>0e=5753352:<78::/j}rn
2.什么是“冬梦”和“飞跃”?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央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从最初的会徽征集,到后来的一路“披荆斩棘”,她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设计的初衷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新的视觉元素跟大家见面?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一一解读。 00:00/ jvzq<84ejktb0lst0et0imli146339:321z32;62736`7;:6:4;757xjvor
3.第一观察丨5年5次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总书记为何念兹在兹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是冬奥筹办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从远景蓝图到具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冬奥会筹办并作出重要指示,为筹办工作指向定调,巨细无遗。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138571CXUK=Go8p7L‚:EDEGoiqiVP48139:0ujznn
4.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诞生记体育央视网消息: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在2月4日正式问世。“火炬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上发布火炬外观设计,是想用火炬点燃全世界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jvzquC41urusv|3eev|/exr142821971265BT]N5NI?cZ|zNL[uzKvv:PRY3397260yivvq
5.2022北京冬奥会系列评论观点2月16日,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冬奥组委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两个奥运同时举办的原则,场馆建设、赛事组织、赛事服务和宣传文化方面都将同步推进冬残奥会的相关工作,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备工作中,都彰显着“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办赛理念及 jvzq<84qrktjqw3rgqvmg7hqo0io1PG1:4741=93::?0kwigz0nuou
6.【光明日报】唐洲雁刘本森: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伟大的北京冬奥精神,不仅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下简称“两个奥运”)奏响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乐章,架起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必将有力推动jvzq<84yyy4tfwz0gf{/ew4kphu039>613895:3jvo
7.绿色办奥,让北京冬奥会“冰雪之约”变得“绿意盎然”经济·科技“可持续性”是国际奥委会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标志性理念和任务,“绿色办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四个办奥理念之首,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如今,绿色能源、绿色场馆、绿色出行等构成了北京冬奥会的最大亮点,绿色已成为北京冬奥会最亮丽的底色,描绘出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优美画卷。 jvzq<84hkpgoen3rgqvmg7hqo0io1w614283196391i2299/54945<:;0jznn
8.“双奥之城”闪耀世界冬奥财富弥足珍贵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体育强国取得的辉煌成就,闪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通过筹办冬奥,不仅把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也追上去了,体育运动的质和量都提高了;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jvzquC41yy}/s|yjgqxz0ls1fwqbp8vu146346561270eh634:;279=70jzn
9.“双奥银行”——中国银行成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7月13日,中国银行与北京冬奥组委举行签约仪式,中国银行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银行合作伙伴,这是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银行第二次服务奥运会,中国银行也因此成为“双奥银行”。 2004年,中国银行成为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此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球jvzquC41yy}/dxh0ep5bdxzvdqi0ck=142782@4v42782@69a;=: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