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当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踏上冬奥征程,中国的冰雪运动就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近42年来,从颗粒无收到收获首枚奖牌、首枚金牌,截止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队共获得13金、28银、21铜,共62块奖牌,中国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冰雪强国。这是一代代征战赛场的中国冰雪健儿用青春与热血征服自我的成果,他们创造的辉煌成绩不断改写着中国冰雪运动史,在冬奥史上留下了属于中国的多个“第一次”。
首次出征
——1980年:第13届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中国队首次参加冬奥会,看台上拉起“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队”的横幅。
1980年冬奥会,中国选手在比赛中。
首次两岸同场参赛
——1984年 第14届萨拉热窝冬奥会
这一年是中国代表团第二次参加冬奥会,共派出37名运动员参加了速度滑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花样滑冰和现代冬季两项等5大项26个单项比赛。中华台北队也有14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冬奥会。这是海峡两岸中国选手首次同时参加奥运会。
1984年,第十四届萨拉热窝冬奥会开幕式。
表演赛首金
——1988年 第15届卡尔加里冬奥会
这一年,由于中国未取得冰球参赛资格,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的水平较低,而雪车、雪橇两项又未开展,因此,中国仅派出一行20人的代表团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参加速滑、花样滑冰、越野滑雪3项的竞争。在当时还是表演赛的短道速滑比赛中,不满20岁的女将李琰勇夺1000米金牌、500米铜牌和1500米铜牌,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升起。
首枚奖牌
——1992年 第16届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在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34人出征,参加了滑雪、滑冰、冬季两项等34个小项的比赛。中国选手叶乔波带伤上阵,接连摘得女子速滑500米和1000米两枚银牌,为中国获得冬奥会历史上首枚奖牌。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选手叶乔波带伤上阵。
虽与金牌擦肩而过,但她“挂着冰刀去,坐着轮椅凯旋”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体坛神话。而曾在上一届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表演赛中获得1000米金牌的李琰,也在首次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的短道速滑比赛中,为中国队再添一枚银牌。最终中国队斩获了3枚宝贵的银牌,实现了冬奥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从首次参赛到收获奖牌,12年的努力造就了改写中国冬季运动历史的一刻。
首枚金牌
——2002年 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
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队的杨扬击败了保加利亚选手和队友王春露,以44秒187问鼎冠军,中国首金就此诞生!此后,杨扬又与队友一起获得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银牌,并在女子1000米比赛中再夺金牌。而申雪/赵宏博也在欧美选手传统垄断的领域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中奋力拼下了一枚铜牌。本届比赛中国队共获得2金、2银、4铜的好成绩、排在奖牌榜的第13位。
首次女性旗手
雪上项目首金
——2006年 第20届都灵冬奥会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上,由在上一届冬奥会夺得两枚金牌的杨扬担任旗手,这是中国奥运代表团有史以来首次由女运动员担任开幕式旗手。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金4银5铜,尽管在金牌数与上届持平,但11枚奖牌已经创造了历史。
本届冬奥会中,中国代表团在雪上项目参赛人数及项目上较于盐湖城冬奥会有了显著的增加,而冰上项目中,不仅王濛一人独得一金、一银、一铜的佳绩,其它单项上的成绩也有了提高。
韩晓鹏和金牌合影。
花滑首金
金牌数创历史
——2010年 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
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5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11枚奖牌的成绩平了2006年都灵冬奥会时的最高纪录,而金牌数则创造了历史最高。中国所获得的5枚金牌都来自冰上项目,并都有女选手的功劳,5枚金牌来自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大项。
在本届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中,中国组合申雪/赵宏博以216.57分的总成绩夺取冠军,拿到中国花滑历史上首枚冬奥金牌。庞清/佟健同样发挥出色,以213.61分获得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