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年,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十年,是一串串闪亮亮的数字;十年,是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旅人担当实干、笃定前行,在抢抓机遇、爬坡过坎中顽强拼搏,在攻坚克难中奋勇争先,谱写了桂旅发展史上的精彩华章,也翻开了建功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推进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年。为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学校党委宣传部将陆续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十年”系列专题宣传报道,该报道包括“喜迎党的二十大”“图说发展”“扬帆十四五”等新闻专题,旨在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旅游大学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繁荣校园文化,汇聚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学校坚持秉承“思政为基 专业为主 文体为翼”的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思路,聚焦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紧密围绕“应用能力”“专业能力”“传播能力”培养需求,把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体育锻炼、美育教学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把红色文化贯穿其中,依托各种学生社团、各大赛事平台、各类教育基地和项目支撑,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同学们打开了“文化之旅”的大门。
1.2015年,学校“七玄乐府”获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评选特色展示项目
荣誉证书
我校周泽江教授通过对壮、侗、苗、瑶、京等少数民族乐器先后进行5次改良,并以此组建了“七玄乐府”乐团。乐团自成立以来,创作了包括 “九马行云”、“金桂飘香”、“九龙飞天”等12部少数民族交响作品,并组织师生进行演奏,在继承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进而丰富了广西民族、民间音乐内涵,提升了桂旅校园文化的底蕴。
2.2015年,《传播陶瓷文化 体验国粹精华培育高素质旅游人才》获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
荣誉证书
学校“传播陶瓷文化 体验国粹精华 培育高素质旅游人才”项目集文化传承创新、学生创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艺术活动体验为一体。2014年,该项目获得全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在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优秀奖。
3.2017年,学校创新举办“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活动
学校举办“弘扬民族团结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
从2017年起,学校每年均会以“壮族三月三”契机,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和传播能力。
4.2018年,学校垒球队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垒球比赛冠军
学校棒垒球队13次荣获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冠军
5.2018年,学校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文件截图
学校从2017年起,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全校本科学生中开设《第二课堂》课程,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提出具体要求。2019年,学校成为广西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单位建设高校,《争做新时代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的使者——桂北红色文化传播与旅游志愿讲解员培养课程》获广西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精品课程建设。
6.2019年,学校推出原创“第一套戏曲(桂戏)广播体操”
学校推出原创“桂戏广播体操”
学校第一套戏曲(桂戏)广播体操,是2019年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演艺中心出品,以中宣部等四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为指导,“针对大众传播戏曲”的理念进行创作。广播体操分为九节,包括热身运动、四肢运动、肩部运动、全身运动、腰部运动、扩胸运动、跳跃运动、腿部运动、放松运动。动作融入桂剧元素,音乐结合桂剧文、武场音乐特点进行原创。此套广播体操是学校对广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又一次探索和创新实践,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对宣传桂林、宣传广西发挥积极作用。
7.2020年,学校打造“青马·小燕”大学生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学生开展志愿服务
从2020年起,学校重点打造“青马·小燕”大学生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通过“五进”,即“进景区”、“进赛会”、“进文旅部门和院所”、“进基层”、“进农村”等方式,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实践中根植文旅情怀、培养优秀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引领大学生服务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和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为助力广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壮美广西”建设贡献桂旅学子的青春力量。其中,“晨光—助力脱贫攻坚”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8.2021年,《长桌情》荣获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团队成员合影
2021年,我校在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共取得5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的参赛佳绩,实现学校在此项赛事新的突破。在获奖项目中,由团委选送的舞蹈《长桌情》节目参加艺术表演类(舞蹈)非专业组比赛,因创意独特、编排新颖、表演到位,充分展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和大学生风采,从众多高校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大赛一等奖,这是我校历年来在该项赛事艺术表演类竞赛中的最好成绩。
9.2021年,以“一赛一节一讲堂”、“一院一品”、“一赛三节一展演”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构建起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逐步形成
“桂旅风采”礼宾礼仪大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学校以思政类校园文化活动为根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打造“一赛一节一讲堂”;以专业类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丰富专业教育形式,打造“一院一品”;以文体类校园文化活动为两翼,涵养品德锤炼身心,打造“一赛三节一展演”。第二课堂育人成效逐步显现,有效服务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10.2022年,学校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
2018年以来,学校每年均会重点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学校连续获评广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4支队伍获评全国重点团队,14支队伍获评自治区重点团队,2支团队获评自治区优秀团队,1项目入选自治区优秀品牌项目,2名指导教师获评自治区优秀个人。3篇调研报告荣获自治区优秀调研报告,其中《广西博白县西塘村编制工艺调研报告》获一等奖。
11.2022年,我校学子圆满完成第24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合影
在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来自我校84名大学生,用蓬勃的朝气和饱满的热情,在北京、张家口等赛区圆满完成了本届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对外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桂旅青年突出的专业素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学校、为国家赢得了良好声誉。
校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良丰路26号 办公电话:0773-3691009 传真:0773-3690008 邮编: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