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届冬奥会(中篇)

●第九届: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举办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运动员:1091名(女子200人/男子891人)

项目数量:6个大项34个小项

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于1964年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这里是奥地利著名的滑雪圣地,但在1964年却遇到了严重的缺雪问题。奥地利政府派出军队,从阿尔卑斯山上采雪下山,利用卡车将20000块冰砖运送到雪橇比赛赛场上,同时将40000立方米的雪铺到高山滑雪的赛场,还另外准备了20000立方米的雪,做为预备不时之需。组委会还特地从美国运来6部造雪机,在比赛场地边待命,一旦雪融化,准备立刻造雪备用。但是比赛开幕前的十天,一场大雨将这一切泡汤,军人再次将比赛场地清理,就这样因斯布鲁克的人造奥运雪场终于准备就绪。在这届奥运会中,东德和西德联合组成一个德国代表团参加,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第十届: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

举办地:法国格勒诺布尔

运动员:1158名(女子211人/男子947人)

项目数量:6个大项35个小项

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上第一次对女子运动员进行性别检测。法国运动员基利(Jean Claude  Killy)成为本届奥运会的英雄,他在高山滑雪比赛中囊括全部3枚金牌,追平托尼塞勒(Toni  Sailer)的纪录。

●第十一届:1972年札幌冬奥会●

举办地:日本札幌

运动员:1006名 (女选手205名/男选手801名)

项目数量:6个大项35个小项

1972年日本札幌第十一届冬季奥运会是冬奥会第一次在欧洲和美国以外的地区举办,也是亚洲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职业运动员的参赛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国际奥会严禁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接受任何金钱酬劳,否则视为职业运动员取消资格。

●第十二届: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举办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运动员:1123名(女选手231名、男选手892名)

项目数量:6个大项37个小项

●第十三届: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举办地:  美国普莱西德湖

运动员:  1072名(女选手232名、男选手840名)

项目数量:6个大项38个小项

1980年在美国纽约州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是一届非常精彩的奥运会,创造了一大批冬季奥运历史上的传奇:来自瑞典的滑雪运动员斯滕马克(Ingemar  Stenmark)在大回转和回转两个项目中均胜利夺冠。本届冬奥会中,中国首次派队参加,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但当时我国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无一人进入前六名。

●第十四届: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

1984年,冬季奥运会第一来到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击败日本的札幌和瑞典法伦/哥特堡获得第十四届冬奥会的举办权。南斯拉夫国民对这次冬奥会来到萨拉热窝非常重视,以极大的热诚欢迎各国运动员。当时没有任何人预料到,几年后,这座美丽的城市会陷入战争的火海中。东道主运动员弗兰柯(Jure Franko)在大回转比赛赢得一枚银牌,成为南斯拉夫历史一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运动员。继1980年冬季奥运会之后,中国奥委会第二次派队出席了这次盛会。运动员共37人,参加了滑冰、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的26个单项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了14名运动员,参加了有舵雪橇、运动雪橇、现代冬季两项等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国选手第一次同时参加奥运会。

●第十五届: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首次将比赛时间延长到十六天,横跨三个周末。在这届奥运会上,一些新的项目加入到冬季奥运会的争夺中来。高山滑雪的超级大回转和高山结合项目首次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北欧两项和跳台滑雪的团体项目也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由于中国未取得冰球参赛资格,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和现代冬季两项的水平较低,而雪车、雪橇两项又未开展,因此在本届冬奥会中国仅派出一行20人的代表团,其中,中国运动员李琰在本届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表演赛中获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并且两破世界纪录,卡尔加里冬奥会以她的照片为原型制作了一张海报,上书“神龙腾飞”四个字。

●第十六届: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项目数量:7个大项57个小项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在全部57个比赛项目中只有18个在阿尔贝维尔本地举行,其余的比赛都在分布于阿尔贝维尔及其东南1000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的13个比赛场馆进行。

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本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本届参加比赛的中国队员有34人,共获银牌3枚,其中叶乔波,在速度滑冰比赛中带伤上阵,夺得500米和1000米两项速滑的银牌,成为了中国第一枚冬奥奖牌获得者;短道速滑成为本届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李琰夺取一枚银牌,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第一枚冬奥会奖牌获得者。 (综合整理自国际奥委会官网、搜狐、腾讯体育等)

THE END
0.十三冬精彩落幕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大幕正在拉开体育原标题:十三冬精彩落幕 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大幕正在拉开 人民网乌鲁木齐1月30日电(记者 杨磊) 随着乌鲁木齐冰上中心主火炬塔徐徐熄灭,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圆满落幕。在11天的时间里,新疆用热情、信心、责任和创新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届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的冰雪盛会。 jvzq<84urqxuu7hpvx4dp872385138821CXUK
1.中国历届冬奥会精彩瞬间,13块金牌夺冠画面回顾|奥运会|短道速滑|中国历届冬季奥运会一共夺得过多少金牌?中国体育代表团1980年首次参赛,11届赛事13金28银21铜,从2002年到2018年的五届冬奥会上,中国队每届比赛均有金牌入账,共斩获了13枚金牌,分别是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枚金牌、2006年都灵冬奥会2金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5枚金牌、2014年索契冬奥会2枚金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1枚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WPMW:>T2778ZI^N0jvsm
2.十三冬系列访谈: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高志丹北京的冬奥会前期申办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总体来讲还是属于初始的筹备阶段,有很多方面还需要学习各借鉴。既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冬季奥运会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吸收国内办运动会的一些好的做法。 就新疆这次十三冬来讲,它整个的工作效率,结合它的民族特色和体育元素,包括各方面的组织管理衔接等,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jvzq<84yyy4yl7}kpj{bpny0eqs0hjsivct07<=1
3.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1月20日开幕:吉祥物是什么?第十三届全冬会会徽 会徽“丝路冬韵”的设计灵感是将中国汉字和冰雪运动相结合。这个会徽采用中国汉字“冬”为创意原型,苍劲有力,自由洒脱的书法笔触演绎出冰雪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魅力身姿和运动曲线。同时,又巧妙的将数字“13”隐于图形之中,特指在新疆举办这一运动盛事。而会徽色彩取自奥运体育的红、黄、蓝、绿、黑,传递出更高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knobq88867=20qyon
4.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为冬奥喝彩)肯尼亚主流报刊《民族报》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将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奥运精神必将取得胜利。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卓有成效,国际社会对赛事举办充满信心和期待。作为跨文化交流和人才培训的平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将是全人类的胜利,对全球疫后复苏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为各国人民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jvzquC41pg}tems0jpjog€x0eqs0jk4jvor0oxgkng562>5:;0nuou
5.十三完美收官:花样滑冰比赛决出最后4枚金牌申雪说,新疆花样滑冰有过辉煌时期,如今新疆观众对花样滑冰也特别热爱。她相信,未来新疆的滑冰队伍会越来越多:“新疆以前是有花样滑冰队的,而且他们的成绩也特别好,这次十三冬又在美丽的新疆举行,观众也特别喜欢花样滑冰,接下来2022年的奥运会又在北京,我相信新疆会有很多的花样滑冰队伍去成立。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knobq8896;6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