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是一项深受全球观众喜爱的冬季运动,自1936年起便成为冬奥会正式项目。随着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临近,以下是关于这项运动你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
高山滑雪这项运动诞生于19世纪末,其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挪威滑雪传奇人物桑德雷·诺海姆,他让滑雪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冬季运动。这项运动首次登上奥运舞台是在1936年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当时设立了男子和女子的全能项目(包含滑降+回转)。此后,高山滑雪项目不断演变与扩展。1948年,滑降和回转被设立为独立项目;1952年奥斯陆冬奥会,大回转首次亮相;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超级大回转被正式引入奥运赛程。
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上,高山滑雪竞赛项目可以分为速度赛、技术赛以及全能赛。速度赛包括滑降和超级大回转,技术赛指的是回转和大回转,而全能赛则是速度与技术的综合比拼。
速度型项目
滑降,与超级大回转一样,赛道较长,通常需要超过90秒完成,旗门间距较大,选手能达到高山滑雪项目中的最高时速。赛前允许选手进行计时训练,以熟悉赛道并测试理想滑行路线。
超级大回转是高山滑雪中第二快的项目,也是相对较新的项目,由国际滑雪联合会(FIS)于1982年引入。比赛赛道由一对对旗门组成,选手一旦漏过任何一个旗门即被取消资格。与其他回转类项目相比,超级大回转的转弯更大,因此滑行速度更快,常与滑降在相同的赛道上进行。
技术型项目
回转是高山滑雪中赛程最短、转弯最多的比赛,完赛时间约为50-60秒。选手需在密集设置的旗门间穿梭滑行,每次通过旗门时必须触碰旗门,因此需要佩戴手部、腿部和面部防护装备。比赛由两轮滑行组成,在同一赛道的不同线路上进行。最终成绩为两轮用时相加,总时间最短者获胜。第二轮出发顺序为第一轮前30名倒序排列(第30名最先出发),第31名及之后的选手按照第一轮排名依序出发。
大回转的转弯半径均为20至30米,比回转项目的更大,完赛时间约为1至1分半钟,速度更快。旗门用于标记滑行路径,而非传统的杆门,选手很少接触旗门,因此对防护装备的依赖较小。比赛也分为两轮,使用同一雪道但不同线路,完成第一轮的选手即可参加第二轮。第二轮出发顺序同样为前30名倒序,其余选手按第一轮名次顺序出发,总时间最短者胜出。
全能****项目
全能项目由两名来自同一代表队的选手分别参加滑降和回转两个小项,最终排名由两项比赛成绩相加决定。
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将设有10个小项:
在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上,女子高山滑雪比赛将在科尔蒂纳丹佩佐的托法纳高山滑雪中心举行,男子比赛则将在博尔米奥的斯泰尔维奥滑雪中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