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岁末,晶莹剔透的初雪降落在武警贵州总队机动支队柏腊山间,身着21式冬季作训服的官兵潜行在山间,“3、2、1,行动!”一声令下,一场山林地捕歼训练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武警贵州总队官兵开展训练的一个缩影,2022年,这群最可爱的人的身影活跃在训练场、党史学习教育与抢险救援一线等多个场景。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武警贵州总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强军事业蓝图。
山林地捕歼训练
真抓实训,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
“砰!”一声枪响响彻武警贵州总队“巅峰-2022”特战侦察比武竞赛上空,狙击行动比武正在进行。武警贵州总队机动支队狙击行动小组的两名狙击手听到指挥员下达的口令后,同时扣动了扳机。
“两声枪响,人耳只能听见一声,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只有通过声控计时器才能分辨。”武警贵州总队机动支队特战一中队小队长马晓波介绍,他与两名战友数次训练,使射击间隔控制在一秒钟之内,并同时对目标实施狙击。
“全情投入训练不止为了赢得比武竞赛,更多的是一种练为战的思想。”凭借“一枪毙敌”的枪法与小组成员默契无间的配合,这支“神枪手”队伍摘得了狙击行动比武桂冠。
在比武场的另一头,侦察比武在任务背景下,正上演巅峰对决。武警贵州总队机动支队侦察小组成员快速反应、默契配合,迅速将任务情况汇总至指挥中心。
“以战促训,以训促战。”武警贵州总队机动支队某部班长李兴坤说,在侦战一体的实战背景下,实战化训练能有效锤炼官兵精准侦察能力,确保在实战中不错过任何一个现场事态细节。
武警贵州总队机动支队领导介绍,连日来,支队官兵坚守站位,组织开展重火器实弹射击、手榴弹实投等多项紧贴实战的训练。其中,在科技练兵、对抗训练上不断创新训法战法,通过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仿真模拟训练系统,采取红蓝对抗模式等方式,不断提升训练质效,进一步提高打赢制胜能力。
狙击手潜藏狙击
利用无人机开展侦察训练
“声”入人心,铸牢绝对忠诚使命担当
台上,武警贵阳支队执勤二十三中队党支部宣传委员娄坤通过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引导台下官兵一同见证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史。
“跟传统党课不同,从照本宣科转变为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武警贵阳支队执勤二十三中队政治指导员张力介绍,2022年年初以来,中队依托军乐特色,在武警贵州总队共开展7次音乐党课。“加入军乐元素与引导官兵谈感悟,官兵实现了表演者、施教者、受教者三者有机融合。”
除了党课上的有力创新,2022年,武警贵州总队还举办了第一届“每个人都了不起”故事分享会现场。12名来自基层不同岗位的官兵走上讲台,将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用兵言兵语倾情讲述,以身边典型引导战友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一堂“视频+引导”思政课,一首催人奋进的红色乐曲,一个身边官兵的动人事迹……2022年,武警贵州总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以走进官兵心坎、拨动官兵心弦的方式,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让党的声音及时准确传达到每一个官兵心间,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
官兵集体演绎红色经典音乐作品
赴汤蹈火,筑起保卫人民安全防线
在接到灾情通报后,武警黔东南支队从江中队闻令而动,携带救援器材抵达受灾严重的从江县丙妹镇归林村。
归林村因东面山坡土质松软,在暴雨冲刷下,发生了泥石流,导致进村道路中断、村里房屋受损严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武警黔东南支队从江中队13名官兵徒步行军6小时,19公里,成为第一支抵达归林村的救援队伍。“路上发生了多次山体滑坡,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武警黔东南支队从江中队副队长吴延江说。
当“橄榄绿”抵到归林村后,给村民带来了希望。据统计,抢险救援持续了4天,期间,武警官兵分为3个灾情核查组,深入4个偏远村寨,共排查173户村民情况,转移受困群众46人,破除路障、开辟人行通道20公里,为村民转移贵重物品若干,并为受灾群众开展巡诊。
历经五天四夜奋力救援,山火被成功扑灭。在凯旋归队途中,赤水人民群众自发走上街头,他们拉起横幅、挥动手中的国旗,欢送守护他们的无名英雄。
“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站在人民群众的前面,为他们保驾护航。”武警贵州总队领导表示,未来,将着力提高官兵单兵技能,深化专业训练,同时,着力提升小组协同能力,强化指挥员指挥能力,练强救援本领,全力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新的一年,继续用青春和热血守卫黔贵大地,是我们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