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有着传承火焰
生生不息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
是本届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之一
是邹氏家族的骄傲
作为科学家的优秀代表倾情接力
让奥林匹克精神
为科技强国注入生机与活力
冬奥会火炬“飞扬”,使用的是氢燃料,火炬燃烧呈现的是“透明”火焰,这在历届冬奥会上都没有过,在燃料方面我们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奥运会历史以来最低碳环保的圣火。
而我们的邹才能院士也是研究燃气能源领域的高精尖人才。邹才能是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奠基人与能源战略研究科学家。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他主要从事油气地质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创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第一个发现北美以外更古老的页岩气层系和具工业价值的纳米孔隙,首创“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论证了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等沉积模式。阐明了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分布规律,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变与重大发现。研判世界能源发展大势,提出了“氢能中国”、中国“能源独立”等战略认识。向国家提出天然气生产与安全建议,得到高度重视。
并出版《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新能源》等第一著者中英文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94篇,5篇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9年入选爱思维尔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批4个国家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0余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
邹才能曾发表演讲并表示,从全球能源格局来看,2019年,全球能源产量占比为石油32%、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6%,世界能源形成煤、油、气、新能源“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生产能源占比为石油7%、天然气6%、煤炭69%、新能源18%,目前煤炭资源仍是主力。研究预测,煤炭发展进入“转型期”、石油发展步入“稳定期”、天然气发展迈入“鼎盛期”、新能源发展跨入“黄金期”。按照目前能源消费,已探明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还可以利用100年以上和50年左右。
世界非常规油气产量逐年递增,非常规油气产量占总产量的25%,产量递增,近10年年均增长量1.2亿吨,年均增长率9%,特别是页岩油气发展很快。非常规油气将成为我国“稳油增气”的战略资源,非常规油产量是石油工业稳定的“砝码”,非常规气产量是天然气工业增长的“主力”。油气不可再生,但非常规油气革命可延长石油工业生命,从资源角度将助推世界油气工业再发展150年以上。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最高,国家与相关企业主动采取了减排举措,加快布局四大领域革命性去碳举措,需要像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工业一样,战略布局建立“碳工业”、“氢工业”,将碳捕集、碳运输、碳驱油、碳埋藏、碳转化、碳金融等作为一个全产业来利用,氢气工业要实现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下游利用氢,实现氢气工业快速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世界与世纪大考。国际石油公司和一些国家的做法给我们以启示。例如百年油气巨头壳牌提出的“氢”洁革命,BP重塑能源业务体系实现碳“零”排放。国内中石油则提出“绿色低碳”新战略,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油气业务的同时,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努力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天然气与新能源成为最佳伙伴,将发挥重要作用。
邹才能表示,一切需要创新、创新决胜一切。科技创新在支撑与引领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中会发挥重大作用,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主火炬的熊熊大火一个小时大概要消耗5000立方的天然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为了给主火炬供气,鸟巢甚至专门配了一个燃气站,日夜不停地为他输送动力。
如今2022的北京冬奥会我们将火炬变身为“微火”之后,产生的碳排放大概只有之前的五千分之一。而本届冬奥境内火炬接力也全部使用氢燃料,开幕式上使用氢燃料点燃冬奥赛场主火炬,赛事期间大量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以减少污染排放,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进一步结合!
随着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提出,我国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两届奥运会也见证了这一历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