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主题口号公布,背后含义解读
1. 主题口号正式发布,彰显时代精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主题口号正式公布,定为“全民全运,同心同行”(All People, All Sports, United in Progress)。这一口号由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组委会公开征集并最终选定,经过专家评审、公众投票与多轮优化,于2024年6月正式对外发布。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本届将于2025年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开创了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跨区域联合主办的先河。此次口号不仅体现竞技体育的追求,更强调全民参与和区域协同,呼应新时代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4.8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4%,“全民全运”的提出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
2. “全民全运”:推动全民健身深度融合
“全民全运”强调体育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的舞台,更是全体民众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全运会自2017年起已增设群众赛事活动项目,涵盖龙舟、广场舞、太极拳等贴近大众生活的运动形式。第十四届全运会共设置19个群众赛事项目,吸引逾万名业余选手参赛。本届全运会将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规模,计划新增骑行、轮滑等城市流行项目,并在粤港澳三地设立社区选拔赛点,打通普通市民通往国家级赛事的通道。“全民全运”不仅是口号,更是一套可执行的公共政策导向,旨在通过大型赛事带动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与组织网络完善。据《2023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报告》,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89平方米,较十年前翻倍增长,为全民参与提供了坚实基础。
3. “同心同行”:展现区域协同与民族团结
“同心同行”突出了本届全运会的特殊历史意义——首次由内地与港澳共同承办。粤港澳三地将共享赛事资源、统一竞赛日程、协调安保与交通系统,形成一体化办赛格局。这一合作模式被视为“一国两制”框架下体育融合的典范。根据组委会披露信息,本届全运会将启用新建及改造场馆共67个,其中香港承担足球、场地自行车等5个项目,澳门负责篮球、排球等4项赛事,广东则为主赛区,覆盖80%以上的比赛内容。三地联合办赛不仅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也促进文化交流与社会认同。此外,“同心同行”还蕴含着民族团结的深层寓意。全运会历来设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押加、板鞋竞速等,本届将继续保留并加大宣传力度,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
4. 中英双语设计,增强国际传播力
本次主题口号采用中英双语同步发布,中文简洁有力,英文翻译“All People, All Sports, United in Progress”准确传达原意,同时符合国际表达习惯。“All People, All Sports”借鉴了国际奥委会“Olympic Agenda 2020”中倡导的包容性理念,而“United in Progress”则强调团结奋进的动态过程,避免静态表述。这种语言策略有助于提升全运会在国际体育话语体系中的能见度。近年来,中国体育赛事愈发注重全球传播,例如北京冬奥会口号“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引用。全运会作为国内顶级赛事,其口号的国际化表达标志着中国体育软实力的持续构建。未来,围绕该口号还将推出系列视觉标识、宣传片与城市推广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塑造积极、开放、现代的国家形象。